天天看點

闵行兩人候選“中國好人榜”! 一起為他們點贊

作者:縱相新聞
闵行兩人候選“中國好人榜”! 一起為他們點贊

2023年第四季度“中國好人榜”點贊評議開始啦!闵行區崔中輝入圍“見義勇為”好人候選名單,羅利軍入圍“敬業奉獻”好人候選名單!

崔中輝

羅利軍

浦錦小夥勇救落水者

及時施救善舉暖人心

崔中輝,男,漢族,1978年9月生,上海馬戲城馬術演員。崔中輝在上海市闵行區黃浦江邊杜行渡口區域散步時偶遇一位兒童不慎落水,面對可能存在的危險,他奮不顧身,于危急關頭拼盡全力将孩子救上了岸,并進行心肺複蘇,確定她恢複呼吸,成功挽救了她的生命。

進一步了解崔中輝的詳細事迹

傍晚散步遇到有人落水

2023年7月18日傍晚,家住上海市闵行區濱浦新苑八村的居民崔中輝剛剛吃完晚飯在杜行渡口散步。走到碼頭時,他注意到有五六個人站在河岸邊,焦急地指着遠處。“快看,好像是個小女孩落水了!”聽到這句話,他的心一下子緊繃了起來。他往遠處看去,隻見一個女孩浮在二十米遠的水面上。崔中輝沒有時間思考,他立刻順着河岸跳入江中,奮力遊向女孩。

奮不顧身勇救落水女孩

在水中,他用盡全力遊向女孩,抱住她的身體,努力往岸邊遊去。由于女孩身形較大,崔中輝在拼命把她往岸邊上推的時候,逐漸感到力不從心。落水點離岸邊目測有20米左右的距離,崔中輝用手臂護住落水者的頭,用盡全身力氣向岸邊遊去。“我遊到她身邊的時候,發現她已經失去意識了,我心想無論如何都要快一點把她救上岸。”終于,他成功将女孩抱上岸,然而,女孩仍然沒有恢複意識。

女孩被救上岸後,崔中輝沒有絲毫停歇,他立刻開始進行心肺複蘇。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他的手臂酸痛。終于,在經過五六分鐘的緊急搶救後,女孩恢複了呼吸,崔中輝這才松了一口氣。

甘于奉獻助人不求回報

女孩康複出院後,女孩及其家人親自前往崔中輝家中表達感謝。然而,崔中輝拒絕了他們的感謝紅包。他謙遜地表示,他的行為隻是出于對生命的敬重和責任,并不需要任何回報。

最後,女孩的家人們決定以另一種方式表達他們的感激。他們将寫着“奮不顧身,舍己救人”的錦旗送到了崔中輝的工作機關,這面錦旗代表着他們對崔中輝英勇救水的感激之情。

據了解,崔中輝并沒有接受過水中救人的專業教育訓練,遊泳技能也隻是自學的本領。但是,在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把曾經參加心肺複蘇教育訓練時學到的本領用到了“刀刃”上。回想起當時的情景,崔中輝心有餘悸:“當時跳下去的時候,心裡一點都不害怕,直到把女孩救上來後才覺得有點後怕。”

在生活中,崔中輝也是一個熱心腸,遇到有困難的人,他總是盡力提供幫助,“不管看到誰,我能幫就幫。如果有下次,我還是會盡我所能。”附近的居民得知他跳水救人的英勇事迹後紛紛表示贊賞,對他的善舉深感敬佩。

實幹興邦

繪就“藍色”農業圖景

羅利軍,男,漢族,1961年7月生,中共黨員,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首席科學家。他提出的以節水抗旱稻這一農業科技成果為核心的農業發展新方案,為保障大陸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推動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開辟新思路。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第六屆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第三屆全國創新争先獎、上海市科技進步或技術發明或科學普及一等獎5項、2023感動上海年度人物等。

進一步了解羅利軍的詳細事迹

國之所需,科研所向

1998年,從事水稻研究領域的羅利軍敏銳地察覺到,水稻發展正面臨淡水資源緊張、碳排放、面源污染等問題,很有可能威脅綠色農業發展的大局。從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設的戰略高度思考農業發展新方向,羅利軍毅然踏上節水抗旱稻的新道路。

他提出以節水抗旱稻為核心、配套輕簡栽培技術的農業發展新方案脫穎而出,節水50%、節肥30%、減少碳排放90%的成果,使這種栽培技術在全國各地和“一帶一路”國家中産生了廣泛影響。

走一條前無古人

利在千秋的創新之路

研究初期,羅利軍帶領團隊從1萬個育種資源裡選出一個旱稻保持系,之後又篩選出129份旱稻核心資源。從旱稻中一步步搞清抗旱性,将旱稻的優勢和水稻的優勢結合,最終育成節水抗旱稻。

節水抗旱稻解決了水稻難以兼顧高産優質和節水抗旱的問題,極大提高了中低産田的利用效率,更對調整大陸種植結構、促進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即使取得了顯著成績,羅利軍也沒有絲毫懈怠。他時常勉勵科技人員,要堅持不懈做創新,不因現有成績而停滞不前。在他的指導下,節水抗旱稻的理論研究也在不斷深入和完善。

雖荊棘遍布吾往矣

羅利軍認為,夯實種源安全根基,推動農業強國建設,種質資源的收集儲存是最重要的基礎工作。早在1986年,工作于中國水稻研究所的羅利軍就開始了農業種質資源的保護創新與評價利用研究,并在理論和實踐上積極開展對水稻資源庫位儲存體系的研究。

建庫、建系統、科學流程,羅利軍一步一步建立起一個完善的基因資源庫。至今,他帶領團隊在全球範圍内收集儲存種質資源,建構了水稻育種與基礎研究的遺傳資源平台,基本解決了大陸水稻育種和基礎理論研究中遺傳資源缺乏問題。

全球視野關注人類可持續發展

基于節水抗旱稻及其栽培模式,2022年羅利軍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水稻“藍色革命”理念,即通過創新培育節水抗旱稻,實作旱種旱管的稻作生産模式,使水稻生産擺脫對水的過度依賴,大幅減少稻田溫室氣體排放,促進水稻生産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可持續生産方式轉型。

在培育節水抗旱稻的20年間,羅利軍帶領團隊推動節水抗旱稻走向“一帶一路”國家,逐漸成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農業典型案例,為保障大陸糧食安全、全球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力量。

點贊方法

01

點選文末“閱讀原文”

進入點贊評議頁面

02

選擇省份“上海”

找到崔中輝、羅利軍點選“加入”

并進入點贊

闵行兩人候選“中國好人榜”! 一起為他們點贊

03

點選“點贊評議”

完成投票

闵行兩人候選“中國好人榜”! 一起為他們點贊
闵行兩人候選“中國好人榜”! 一起為他們點贊

投票截至2024年1月14日

每個微信号隻能投一票,請大家點選文末“閱讀原文”,攜手親朋好友,一起來為我們闵行培育的好人點贊吧!

(圖檔由“今日闵行”授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