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呂雉呂太後,世人大多評價她兇殘歹毒,也有一些人試着從另一方面解讀她,說她也曾善良過,還有不少名人說她是一個很好的政治家。
為更加深刻地解剖了一個人的成長曆程,解剖了複雜的人性,那些正面的例子就不舉了,讓我們來看看呂雉做過的比較極端變态的事吧!也能解剖出深層意義。
将彭越大将軍殺死并做成人肉湯以儆效尤
這裡就不再詳細贅述曆史,感興趣的可以自己查閱下,大概的内容就是彭越被告密要造反,經查證判定謀反的情況已經具備,但是劉邦卻赦免了他,隻是廢為平民并且流放蜀地。
然而流放過程中遇到了呂雉,彭越向呂雉哭訴自己沒有罪行,呂雉假意答應他為他求情然後帶回了洛陽,卻對劉邦說了此人必殺的道理,後訓示人繼續告彭越謀反,于是誅殺了彭越,并且剁成肉泥制作成了人肉湯分發給諸王以儆效尤。
就單從騙回彭越然後殺死做成人肉湯這一方面來說呂雉的确心狠手辣,甚至還有那麼一點變态,可是她跟劉邦分析的并無道理,彭越不是一個簡單的平民,他是曾經立下汗馬功勞的異姓諸侯王,如果此事留下了他,後面必定反叛。
站在當時的曆史來看,這個思維是對的,這本就不是小打小鬧的事,而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現實,而後她又制作成人肉湯來警告其他的人不要有造反之心,手段雖然變态但是的确能起到震懾人的作用,她的本意就是鞏固漢朝江山。
将劉邦的愛妾戚夫人做成人彘
人彘之刑法的确恐怖到變态,很多人會覺得呂雉這麼對她是因為她之前争寵企圖奪走屬于自己的一切,當然這的确是一部分原因,但是似乎并不是最大的原因,最終造成這個局面的是戚夫人自己。
最初劉邦去世後,呂雉隻是将戚夫人打入永巷罰她做苦力,若這個時候她能看的清形勢安分守己一點或許就不會死的這麼慘還坑了自己的兒子。
她在永巷被囚禁時做了一首《戚夫人歌》: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裡,當誰使告女。
也就是這首歌重新喚醒了呂雉當初在項羽軍營做人質的悲苦日子,同時也引起了她的警惕,如果以後劉如意真的造反起來,對皇室來說就是不可避免的一場厮殺,為了永絕後患她斬草除了根。
如果真說呂雉是因為嫉妒而報複就太過片面了,如果真的是單純的嫉妒成狂,就不會有後來的薄太後了,也不會讓戚夫人的父親爵位安穩的傳了七代,她是在保全自己兒子的皇權基礎上捎帶了個人的恩怨,不過手段确實殘忍變态,可能也和她長年累月的壓制情緒導緻的心理扭曲有關。
讓自己親女兒的閨女嫁給自己的親兒子,繼子稱妹妹為母
古代封建時期親上加親的事件并不少,但大多都是同輩的表親之間,可是呂雉卻讓舅舅娶自己的親外甥女,這個時候她滿腦子都是權力了,或許是真正感受到了權力的美好,舍不得拱手讓人,于是想出了這亂倫的法子。
呂雉和劉邦有一兒一女,女兒是魯元公主,也是兒子劉盈的姐姐,但是同時在呂雉之前劉邦還和一個曹氏女子生下一個兒子劉肥,這兩件亂倫的事件就是發生在這三個人身上的。
首先是魯元公主的女兒11歲的時候嫁給了魯元公主的弟弟劉盈,然後是呂雉變相削弱繼子劉肥的權力,使得劉肥為了自保不得不把自己的城陽郡獻給魯元公主并且尊稱魯元公主為王太後,把自己的輩分降了一級。
這兩件事表面看似都覺得呂雉這個人很歹毒霸道,可是掩蓋之下的卻是對權力的渴望,或許是經曆的太多也看的透徹,過得小心謹慎,總怕手裡的權力流失掉,不惜一切的代價要保持住,隻是手段比較變态。
小記
這似乎才是人性真正的顯露,一個人不可能是隻是善良的或者隻是兇殘的,人性是一個複雜的結合體,無論誰都有立場決定的不得已,雖然呂後的實行手段太過變态殘忍,但是其中的根本卻都是政治意圖、政治手段,是以後人有人稱她為政治家也是不可質疑的。
《史記》中公允的司馬遷給了她很高的評價:“孝惠皇帝、高後在位時,百姓不再遭受戰争的痛苦,官員實行無為而治的政策,不用嚴苛的政令,天下也很太平,不用嚴酷的刑罰,犯罪的人也很少,百姓勤于務農,經濟發展富庶。
(來源:記錄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