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讨好年輕人是白酒下行的唯一出路嗎?

作者:鳥哥筆記

來源| 巨頭财經

進入存量競争階段的白酒行業,2023年持續在承壓。

資料顯示,中國白酒産量已經連續七年呈下滑趨勢。

2017年到2022年期間,國内白酒産量從1198.1萬千升大幅降至671.2萬千升,近乎腰斬。而2023年前11個月,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累計生産白酒395.8萬千升,較去年同期下降了6%。

在産量滑坡的同時,行業内部虧損問題也日益突出。

截至2023年上半年,大陸共有規模以上的白酒生産企業983家,其中高達333家企業出現虧損,虧損面達到了33.8%。

白酒市場的寒意已經展現在不斷下跌的白酒闆塊行情上,引用國信證券研報中提到的資料,目前白酒行業的估值已回調至近十年來的低點。

市值大幅度縮水可能僅是市場調整的序幕,更為嚴峻的冰點時期或許還在後頭。特别是在全球經濟環境複雜性和不确定性加劇的背景下,整個白酒行業即将迎來一場硬仗?

01增持與回購都攔不住跌勢?

原本期待今年白酒消費複蘇的業界,近期卻頻繁上演價格倒挂的現象。

特别是近一個月内,泸州老窖的先漲後降的操作,直接導緻自家股價大幅受挫。

進入12月後本就疲軟的泸州老窖股價,曾在11日開盤即遭遇斷崖式下跌7.35%,跌破180元大關,時下股價165,維持5.6%的跌幅。

回頭看,降價促銷引發的股價滑坡不僅沖擊了泸州老窖自身,還波及了整個白酒闆塊。

據了解,盡管泸州老窖迅速回應稱結算價格并未改變,隻是對部分客戶進行了利潤前置調整,但仍未能有效遏制白酒闆塊的整體頹勢。

市場的低迷程度甚至刺激從來沒搞過增持動作的五糧液,在12月14日宣布拟斥資4億元至8億元進行增持計劃。

事實上,包括五糧液、泸州老窖在内,華緻酒行、舍得酒業、口子窖等多家酒企相繼宣布或更新回購方案,希望提振市場信心。

然而從實際效果來看,這些酒企的護盤之舉似乎并不盡如人意。例如,舍得酒業曾在兩年前創下每股超過260元的高價,而今已跌至100元以下,跌幅超過60%。

背後的邏輯其實不難了解。在消費更新階段,消費者願意為高端白酒買單,即使購買量相對減少,但價格提升使得經銷商和消費者也傾向于囤積投資。

而在經濟下行、消費降級時,消費者更偏好成本效益高的産品,導緻高端白酒銷量下滑。

為了盡快銷售,經銷商不惜虧本降價,形成“價格倒挂”。

當靠囤積高端白酒擷取利潤的方式不再可行時,若市場需求持續疲弱,庫存中高價白酒可能引發大規模低價抛售,進而影響到白酒行業的整體銷售業績與利潤水準。

02年輕人的白酒态度較冷淡

受制于經濟放緩、消費者購買力下滑等因素,白酒行業市場正逐漸回歸理性。

昔日旺季時的“一窖難求”現象已經轉變為如今的“庫存積壓”,不少企業開始面臨銷量疲軟的問題,并陷入了價格倒挂導緻銷量進一步下滑的惡性循環。

從價格角度看,白酒通常售價高于啤酒;然而在品質層面,市場上的勾兌酒愈發泛濫,缺乏專業知識的消費者基本無法辨僞。

僞劣白酒對健康的潛在危害毋庸置疑,當使用者無法對此進行有效識别,必然對白酒産生排斥心理。

價格與産品本身的品質之外,白酒市場減産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白酒産業所依托的文化邏輯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

年輕人成長背景的不同,他們更傾向于選擇保持清醒的咖啡而非助眠效果明顯的白酒。

這一變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從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過程中,新一代消費群體對飲品需求的新依賴路徑。

拒絕傳統酒文化那一套,正成為一股新的時代潮流。盡管一些創新嘗試如推出跨界聯名的醬香咖啡,在營銷領域相當破圈,但這更多是出于一時新鮮感而非轉化為穩定的消費習慣。

是以,當下年輕人的态度也預示着未來的白酒行業,仍将出現需求縮量的趨勢。

03馬太效應下加劇貧富分化

看到這裡,多數人可能會認為非必需品性質的白酒行業要涼涼。

樂觀的一面是,白酒行業蕭條背後仍存在向好發展的潛力。隻不過,這種機遇将更多地傾向于擁有強大品牌影響力和産品優勢的高端白酒市場。

換個知識點了解,随着市場競争日益激烈,白酒行業将進一步凸顯馬太效應,即頭部企業愈發繁榮,而尾部企業的生存則愈加艱難。

事實上,過去幾年間,白酒行業的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現象已經十分明顯,而在2023年得到進一步加劇。

根據中國酒業協會釋出的《2023中國白酒産業發展年度報告》,上半年有約三分之一的酒企陷入虧損狀态。盡管整個行業面臨普遍壓力,但頭部酒企的收入與利潤仍然呈現出上漲态勢。

按專業人士的話說,未來白酒市場的格局分化将日趨嚴重,整體結構将由現在的橄榄球形逐漸過渡到啞鈴形。

從價格層面看,高端化和價值化的兩端分化消費趨勢已成為主流,少數幾個頂級高端白酒品牌将持續占據行業收入和利潤的較大份額。

在行業布局上,資源将進一步向優勢産區(如長江名酒帶、黃淮名酒帶等)集中,頭部企業(如茅台、五糧液、洋河、汾酒、泸州老窖、古井、牛欄山等),以及具有品牌底蘊的優質品牌(如董酒、寶豐、黃鶴樓、全興等)加速整合。

以相關資料為證,“茅五泸洋”加上汾酒這五大酒企前三季度的營收總額接近2448億元,淨利潤之和更是突破千億元大關。

相比之下,30億至50億元規模的腰部企業在破局過程中面臨着巨大壓力,未來他們逆勢突圍的前提是,既要提升品牌影響力,又要實作差異化經營。

04在内卷中優化管道迎合年輕人

2023年,“内卷”位居中國酒業十大關鍵詞首位,衆多區域酒廠陷入促銷依賴的激烈競争。

進入分化與創新交織的2024年,中國酒業急需迎合年輕群體,建構千人千面的風味和具有品牌特色的價值體系,培養年輕人對白酒品牌的喜好與認同。

值得一提的是,江小白曾憑創新口感與時尚營銷一度風靡年輕群體,但卻始終沒能赢得老酒友的心。如何在吸引年輕一代的同時赢取老酒友的支援,也成為白酒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由此,依托龐大的消費基礎和深厚的曆史底蘊,中國酒業的投資價值依然存在。隻是需要企業更加積極調整政策,以适應市場的不斷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