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貪戀美色的抗日将軍,一直活到103歲,生下一兒子是知名影星

作者:百年曆史老号

古往今來,曆史的長河中閃耀着無數英雄的名字。他們或是征戰沙場、保家衛國,或是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然而,也有一些人,雖然曾經名噪一時,最終卻隻能被曆史的塵埃所掩蓋。

今天要講的這位“飛将軍”,便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他曾是黃埔高材生,更是蔣介石的得意門生,本該有着大好的前程。然而,在抗戰的曆史上,人們銘記更多的是他的貪财好色,屢戰屢逃的怕死形象。

他就是孫元良。

貪戀美色的抗日将軍,一直活到103歲,生下一兒子是知名影星

孫元良于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他的祖籍是浙江紹興。是以,他可以說是蔣介石的同鄉。由于家庭背景顯赫,他的童年并沒有經曆過任何苦難。

孫元良的父親是一位清朝時期的知縣,他的叔父則是川軍軍閥孫震。這樣的家庭背景讓孫元良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貪戀美色的抗日将軍,一直活到103歲,生下一兒子是知名影星

年輕的孫元良展現出了與衆不同的才華與志向。他不僅在學業上勤奮刻苦,成績斐然,更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考入了北大的預科班。那時的他,心中懷揣着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1924年,孫中山先生建立了陸軍軍官學校,也即黃埔軍校。這所學校的成立,為中國的革命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當時,年輕的孫元良熱血沸騰,他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黃埔軍校。在填寫報名表的時候,他在為何入校一欄裡寫下了這樣的話:“不為經濟問題,也不為升官發财,隻相信三民主義。”這句話,不僅僅是他對黃埔軍校的承諾,更是他對自己人生理想的堅定表達。

當時的孫元良,對革命充滿了無限的憧憬和向往。他深知,自己選擇的路是一條艱難而又充滿挑戰的道路。但是,他堅信自己的信念,決心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奮鬥。

貪戀美色的抗日将軍,一直活到103歲,生下一兒子是知名影星

在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黃埔軍校作為中國革命的搖籃,以它的制度嚴明和選拔嚴苛而著稱。這所學校不僅要求學生成績優異,更要有推薦人以示對其的重視和肯定。而年輕的孫元良,一出場便帶着各種光環,仿佛是命運的寵兒。

孫元良的引薦人,是革命的巨擘李大钊先生。李大钊不僅是中國共産黨的創始人之一,更是中國革命的重要推動者。他的推薦無疑為孫元良的入學之路增添了無上的榮耀。而更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孫元良在秘密考點考試時的考官居然是偉大的領袖毛主席。

孫元良憑借着出色的表現,最終成為了黃埔軍校的第一屆學員。他的同期的同學,也都是一時之選,如杜聿明等人,都是國軍中的名将。

在黃埔軍校,孫元良無疑是一個引人注目的存在。他的文化底蘊深厚,相貌堂堂,氣度非凡,這使他成為衆人矚目的焦點。

在那個特殊的開學典禮上,他被選為儀仗隊的一員,負責迎接那位受人尊敬的名譽校長孫中山先生。蔣介石對這位才華橫溢的年輕人頗為賞識,對他寄予厚望。

孫元良的表現也确實不負衆望。在黃埔軍校的學習期間,他展現出了卓越的才華和上司力,使他在衆多的學生中脫穎而出。

是以,當黃埔一期的學生們畢業時,孫元良自然地得到了蔣介石的重用。而在抗戰中,孫元良也立下了戰功。

1932年1月,寒風凜冽,星光稀疏。日軍趁着夜色的掩護,悄然逼近了閘北的國軍駐地。他們瞄準了國軍防線的薄弱環節,準備發動一場緻命的襲擊。而在京滬地區的第十九路軍,作為國家的堅盾,他們立刻意識到了威脅的臨近,迅速進入戰鬥狀态。

第十九路軍的士兵們,雖然士氣高昂,但面對敵人精良的戰備和蓄謀已久的襲擊,他們的反擊顯得力不從心。一時間,戰場上炮火連天,硝煙彌漫,第十九路軍陷入了苦戰。

貪戀美色的抗日将軍,一直活到103歲,生下一兒子是知名影星

在這危急的時刻,駐紮在附近的第五軍接到了支援第十九路軍的指令。他們沒有猶豫,立即投入了戰鬥。随着第五軍的加入,戰局開始發生轉變。兩支國軍并肩作戰,共同抵禦日軍的進攻。

然而,日軍并未就此放棄。他們見狀迅速調轉方向,轉而向廟行鎮發起了猛烈的攻擊。廟行鎮的守軍在日軍的狂轟濫炸下,形勢岌岌可危。

此時,孫元良,第五軍87師259旅的旅長,他深知責任重大。他率領着部隊,義無反顧地前往廟行鎮阻擊日軍。在孫元良的帶領下,士兵們英勇無畏地與日軍展開激戰。

經過一整夜的激戰,孫元良所部成功地守住了廟行鎮,粉碎了日軍的進攻計劃。廟行鎮上空升起的曙光,象征着希望的曙光。日軍為了避免更大的傷亡,不得不狼狽地從廟行鎮撤出。

第一次淞滬抗戰,國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最終取得了艱難的勝利。這場勝利,是國軍士兵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戰後,中日雙方簽訂了《中日停戰協定》。

貪戀美色的抗日将軍,一直活到103歲,生下一兒子是知名影星

在1937年的夏天,随着日軍全面侵華的腳步加速,整個國家都陷入了戰争的陰影之中。那時的上海,宛如一座巨大的堡壘,背負着民族尊嚴與國家未來的重任。然而,日軍為了迅速占領上海,再次集結了大量的軍隊,他們的鐵蹄震動了整個大地,企圖将這座城市化為灰燼。

面對日軍的嚣張氣焰,國軍并未退縮。他們深知,上海不僅是一個經濟重鎮,更是國家尊嚴的象征。為了保衛上海,國軍高層果斷決策,共計投入70多萬兵力,決心與日軍血戰到底。

在這場生死攸關的戰役中,孫元良将軍率領的部隊成為了國軍的砥柱。他們固守閘北陣地,面對日軍的狂轟濫炸,他們堅守了76天,沒有後退一步。孫元良将軍身先士卒,他的英勇與堅定感染了每一個士兵,他們用血肉之軀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

然而,戰争是殘酷的。盡管孫元良的部隊竭盡全力,但依然無法抵擋日軍的瘋狂進攻。在這場戰役中,他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許多英勇的士兵永遠地倒在了這片土地上。

除了閘北陣地外,其他地區的國軍也面臨着同樣的困境。在日軍猛烈的炮火下,他們不得不且戰且退,為了儲存有生力量,他們不得不選擇撤退。

四個多月的堅守後,國軍高層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為了減少無謂的犧牲,全軍撤離上海。在撤離前,孫元良将軍将團長謝晉元叫到身邊,交給他最後一個任務——守住上海的最後一處陣地。

貪戀美色的抗日将軍,一直活到103歲,生下一兒子是知名影星

謝晉元接到指令後,沒有半點猶豫,立刻開始整頓隊伍。四行倉庫,這個曾經的繁華之地,如今成為了他們堅守的陣地。面對強大的敵人,謝團長深知這場戰鬥的艱巨,但他更清楚,身後的祖國和人民需要他們挺直脊梁。

部下的戰士們,人數其實已經不足400,但為了提振士氣,謝團長下令對外号稱有800之衆。這是一種心理戰術,也是一種民族尊嚴的展現。他們不是為了自己的生存而戰,而是為了國家的尊嚴、為了民族的未來而戰。

四行倉庫之外,是繁華的上海灘。然而,這座城市的大部分地方已經被日軍占領。在這片孤島上,謝團長和他的勇士們成為了最後的堅守者。他們的血戰,成為了這座城市、這個國家不屈意志的象征。

這場戰鬥,讓全國的群眾為之震撼。勇士們的壯舉,傳遍了每一個角落。人們被他們的勇氣和堅定所感動,被他們的犧牲精神所激勵。從此之後,以他們為原型的影視作品開始不斷湧現,他們的故事成為了民族精神的象征。與此同時,孫元良将軍也在這次戰鬥從旅長晉升為軍長。

貪戀美色的抗日将軍,一直活到103歲,生下一兒子是知名影星

然而,孫元良在戰場上英勇無比,屢立戰功。他身先士卒,沖鋒陷陣,不畏艱險,令敵人聞風喪膽。然而,在私底下,孫元良卻有着另一面。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好色之徒,常常沉溺于女色之中,對美貌的女子有着極強的占有欲。

在淞滬會戰期間,戰火紛飛,硝煙彌漫。孫元良率領着部隊在前線浴血奮戰,與敵人展開激烈的搏鬥。盡管戰事緊張,條件艱苦,但孫元良的色心卻依然旺盛。

當時,有一批女大學生自發組織起來,準備了一些醫療用品,前去慰問前線的戰士們。她們的出現給戰士們帶來了溫暖和希望,也給這個充滿血腥和暴力的戰場帶來了一絲清新的氣息。

然而,孫元良卻把目光瞄向了這群女大學生中的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孩子。他的色心被激發了,仿佛整個戰場上的疲憊和血腥都消失不見,隻剩下他對那女孩的渴望。甚至他還在當場做出了行為不端的舉動來。

由于兩個人身處孫元良的辦公室,女孩吓得不輕,直接大聲呼救起來。而此時,就在緊挨着孫傳亮辦公室的副師長聞訊趕來。看到師長做出如此的舉動,趕忙上前勸阻。

看到副師長的到來,孫元良這才放開了那個女兒。而這件事在上海很快就被傳開。誰也沒有想到,一位堂堂的師長竟然做出這等事。

貪戀美色的抗日将軍,一直活到103歲,生下一兒子是知名影星

事實上,孫元良之是以表現出這種行為,背後有其深層次的原因。從小,由于父親的早逝,孫元良在母親的過度溺愛中成長。這種溺愛導緻他幾乎從未因為犯錯而受到過懲罰。母親的無原則庇護,讓他在成長過程中缺乏必要的管教和限制。

正是這種寬松的教育環境,讓孫元良在性格上逐漸形成了自由散漫的特點。他多次違反軍紀,貪圖享樂,沉溺于聲色之中。他的行為,無疑是對紀律和規矩的極大蔑視。然而,他并未意識到這種行為的嚴重性,直到有一次的遭遇,差點被蔣介石槍斃。

在孫元良部隊撤離繁華的上海後,他們駐紮在了古都南京。南京,這座曆經風雨的城市,仿佛承載着孫元良和戰士們的命運,成為了他們的新家園。然而,随着前線戰事的日益嚴峻,南京的安危也變得岌岌可危。

南京城内的緊張氣氛越來越濃重,仿佛一場暴風雨即将來臨。在這樣的背景下,南京守城的将領們緊急召開會議,商讨應對之策。會議的氣氛凝重而緊張,與會者們的臉上都寫滿了擔憂。他們深知,南京的安危不僅關乎着城内百姓的生死存亡,也關乎着國家的尊嚴和榮譽。

經過激烈的讨論,會議最終作出了決定。孫元良的八十八師被委以重任,奉命留守南京,誓死保衛這座古都的安全。這一刻,孫元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責任。他的臉上雖然保持着平靜,但内心卻是波瀾起伏。

從沉悶的會議室走出來,孫元良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試圖平複内心的激動。他吩咐身邊的司機:“去五元巷。”五元巷,是南京城裡一條幽靜的小巷,離丹鳳街不遠。對于孫元良來說,五元巷有着特殊的意義。

車子緩緩駛向五元巷,孫元良的思緒也開始飄散。他回想起自己在上海時,常常來南京城中的這家妓院。這裡不僅有他曾經心儀的姑娘,還有那些與他共度歡樂時光的紅顔知己。

然而,如今時局艱難,孫元良卻跑到這煙柳之地。

他很快找到了鸨母,一個面容憔悴但眼神犀利的女人。孫元良直截了當地告訴她:“日軍即将攻占南京,我奉委員長的指令,需要潛伏在民間,等待時機剿滅敵寇。我想在悅安院暫住一段時間,希望你能收留我。”

原來,孫元良在得知自己需要留守時,心中早已埋下了不滿和怨氣。他無法接受在日軍大軍來襲之時,隻留下這麼少的兵力來防守南京,這無疑是在讓他去送死。不願輕易赴死的孫元良,想到了這個他常來的地方——悅安院。

貪戀美色的抗日将軍,一直活到103歲,生下一兒子是知名影星

孫元良踏進那家妓院的那一刻,南京城的氣氛便開始變得緊張起來。不久之後,日軍如同狂風暴雨般席卷而來,瞬間讓整個南京城陷入了一片混亂。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孫元良隻能選擇躲進妓院,暫時尋找一個避難所。

就在孫元良躲避在悅安院裡時,他的88師将士們,卻堅守在南京的城牆上,為了保衛家園,他們浴血奮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日軍如同洶湧的洪水一般,猛烈地攻打着南京城牆。88師的戰士們,盡管身處險境,卻依然堅守陣地,用血肉之軀築起了保衛祖國的鋼鐵長城。然而,日軍的攻勢兇猛,守城的88師戰士傷亡慘重,空氣中彌漫着硝煙和血腥味。

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第88師的旅長朱赤和高緻嵩兩位英勇的将軍,為了民族的尊嚴和國家的安全,毫不猶豫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的犧牲,成為了88師将士們心中永遠的痛。

貪戀美色的抗日将軍,一直活到103歲,生下一兒子是知名影星

随着戰鬥的持續,88師的精銳主力也在這場殘酷的戰争中逐漸被消滅殆盡。許多年輕的戰士們,為了保衛家園,為了民族的尊嚴,英勇地倒在了南京的土地上。他們的血肉之軀,成為了南京城牆上一道道不朽的豐碑。

蔣介石得知孫元良在大戰前夕失蹤,氣得七竅生煙。他當即下令全軍通緝孫元良,并派出特務暗中追蹤。這些特務手段毒辣,無所不用其極,但孫元良卻像人間蒸發一樣,始終沒有露面。

就在蔣介石即将失去耐心的時候,孫元良突然現身武漢。原來,他一直潛伏在南京城中,暗中觀察着戰局的發展。

孫元良的逃亡之路可謂驚心動魄。他躲過了特務的追蹤,穿越了封鎖線,終于抵達了武漢。在那裡,他得到了杜聿明、黃傑等人的庇護。這些人都曾是他的同僚和戰友。

在他們的幫助下,才算撿回一條命。然而,就在蔣介石打算再次對孫元良下手的時候,杜聿明、黃傑等人挺身而出,為他求情。蔣介石這才饒了他一命。

孫元良,一生跌宕起伏,命運多舛,他的生涯評價毀譽參半,然而,他卻有一個極為出名的兒子——孫祥鐘。孫祥鐘,這個名字可能對于許多人來說并不陌生,他以藝名秦漢在影視界嶄露頭角,成為了中國乃至全球華語影視圈的璀璨明星。

秦漢,這個名字如同一個時代的記憶,它代表着無數觀衆對于青春、愛情和夢想的憧憬與回憶。他與秦祥林、林鳳嬌和林青霞并稱為“二秦二林”。

貪戀美色的抗日将軍,一直活到103歲,生下一兒子是知名影星

秦漢演繹過的影視作品無數,其中電影作品上百部,電視劇作品近30部。他的每一個角色都仿佛是他自己人生經曆的某種投影,他的演技深入人心,讓人為之動容。無論是悲劇還是喜劇,他都能诠釋得淋漓盡緻,令人難以忘懷。

秦漢的演技、他的藝術造詣,以及他在影視界的地位,都使他在華語影視圈中獨樹一幟。盡管他的父親孫元良的一生毀譽難定,但秦漢的成就卻是無可争議的。他用自己的才華和努力,書寫了一段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