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蔣介石被人錯誤翻譯成常凱申?漢語拼音的曆史故事。

作者:當時就是這樣頭條号

為什麼山西的英文是s h a n ,而陝西的英文是s h a a n,比山西中間多了一個 a。

為什麼蔣介石被人錯誤翻譯成常凱申?漢語拼音的曆史故事。
為什麼蔣介石被人錯誤翻譯成常凱申?漢語拼音的曆史故事。

為什麼蔣介石被人錯誤翻譯成常凱申?

要解答這兩個冷知識,就要從拼音的曆史說起。

一、古代注音方法

中國古代基本靠“用漢字給漢字注音”的方法幫助語音識别。

1、直音法:

用一個漢字,給另外一個漢字注音。比如,“宋若送”,就是用送傘的送給宋朝的宋注音。

2、反切法

用兩個字來注一個字的音。第一個字反切上字注聲母,第二個字反切下字注韻母和聲調,如“紅,胡籠切。”也就是,取胡的聲母、籠的韻母及聲調,組合成紅。

為什麼蔣介石被人錯誤翻譯成常凱申?漢語拼音的曆史故事。

為了規範漢字讀音,幫助學習漢字,韻書及韻圖自然應運而生。

韻書相當于古代的字典,除了記錄了每一個字的意義,還用反切法記錄了它的讀音。

為什麼蔣介石被人錯誤翻譯成常凱申?漢語拼音的曆史故事。

古代韻書

韻圖也叫韻表,相當于古代的語音表,将漢字的全部發音繪制在一套表格裡,人們在表中找到某字後,根據其對應的一列找到聲母、其對應的一行找到韻母,其對應的最右列找到聲調。

為什麼蔣介石被人錯誤翻譯成常凱申?漢語拼音的曆史故事。

《切韻指掌圖》

這是一張宋代著名的《切韻指掌圖》,共收錄36個聲母,206個韻母,4個聲調。在這張圖,可以看到勞動的勞是來豪切,羽毛的毛是明豪切。最右側的聲調是平聲。

二、近代注音方法

古代的反切法孕育于對印度佛教梵文的學習過程。而近代漢字注音的方法也深受外來文化的影響。

基于傳教的需求,以利瑪窦、金尼閣為代表的西方傳教士,嘗試用拉丁文給中國漢字注音。

為什麼蔣介石被人錯誤翻譯成常凱申?漢語拼音的曆史故事。

利瑪窦

為什麼蔣介石被人錯誤翻譯成常凱申?漢語拼音的曆史故事。

金尼閣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發展,外交人士也加入漢字注音的隊伍。比如,由英國駐華全權公使威妥瑪創立的威妥瑪拼音(也叫韋氏拼音)。

為什麼蔣介石被人錯誤翻譯成常凱申?漢語拼音的曆史故事。

威妥瑪

威妥瑪拼音,是用羅馬拼音拼寫漢語讀音的音譯系統,發明後主要用于拼寫華語,一度成為20世紀翻譯中文主要的英文音譯系統。

為什麼蔣介石被人錯誤翻譯成常凱申?漢語拼音的曆史故事。

威妥瑪拼音對照

雖然漢語拼音已取代威妥瑪拼音,但威妥瑪拼音的影響至今留存,許多漢語詞彙仍以威妥瑪拼音的方式出現,例如:功夫(Kungfu)、太極(Taichi)、道教(Taoism)、易經(I Ching)、孫子 (Sun Tzu)、清明節(Chingming Festival)、宮保雞丁(Kungpao Chicken)、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台北大學(Taipei University)等等。

這裡就可以解答前文中關于蔣介石被人錯誤翻譯成常凱申的事情了。西方曆史著作對蔣介石的翻譯就是威妥瑪拼音:Chiang Kai-shek,清華大學曆史系副主任王奇在引入相關著作翻譯時錯誤地把Chiang Kai-shek翻譯成常凱申,鬧了一段學術笑話。

三、現代注音方法

1908年,章太炎模仿日語假名“簡化偏旁”的辦法,利用漢字小篆的結構,創造了36個“紐文”,22個“韻文”,是為今日注音符号的前身。

為什麼蔣介石被人錯誤翻譯成常凱申?漢語拼音的曆史故事。

章太炎

1913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召開讀音統一會,通過馬裕藻、朱希祖、錢稻孫、許壽裳、周樹人等人的提案,以他們的老師章太炎所創造的“紐文”、“韻文”為基礎,創造出一套注音符号,并于1918年正式釋出推廣。

為什麼蔣介石被人錯誤翻譯成常凱申?漢語拼音的曆史故事。

注音符号

經過百年演變,現有聲母21個、介音3個及韻母13個,共37個字母。大陸港澳台地區一直沿用至今。大陸大陸地區則一直使用至1958年推行漢語拼音方案前夕。

四、廢漢字運動

大陸自鴉片戰争以來的國運衰竭、民族積弱,讓諸多文人志士痛定思痛,他們一緻認為古代漢字繁瑣複雜的文字及語音系統,是制約民族發展的桎梏。

其中,有兩大流派。其中之一是保留漢字派,以語音統一會為代表,他們認為要保留漢字,隻需要改革漢字的注音系統即可。

為什麼蔣介石被人錯誤翻譯成常凱申?漢語拼音的曆史故事。

讀音統一會

另外一個流派,則嘗試廢除漢字或漢字拉丁化。這個流派又以國語羅馬字和拉丁化新文字影響力最大。

為什麼蔣介石被人錯誤翻譯成常凱申?漢語拼音的曆史故事。

國語羅馬字倡導者林語堂

為什麼蔣介石被人錯誤翻譯成常凱申?漢語拼音的曆史故事。

國語羅馬字倡導者趙元任

國語羅馬字是一套漢字拉丁化方案,曾是中華民國國家标準。他的最大特征是以複雜的拼寫規則用以标示聲調,不用調号或數字表示聲調。

國語羅馬字的拼音中不少字母也用來标示聲調,而不代表實際的音節。例如漢語拼音和威妥瑪拼音的a-i,在國語羅馬字可寫成a-i、a-i-r、a-e,或a-y(分别表示國語的四聲)。這裡的r不發聲,僅标示陽平聲。

這也是為什麼陝西要拼成s h a a n,中間的一個a 是表示聲調以區分山西的拼音。

拉丁化新文字是1931年由瞿秋白等人提出全盤拉丁化的“文字”,最終目的是想取代漢字。

為什麼蔣介石被人錯誤翻譯成常凱申?漢語拼音的曆史故事。

瞿秋白

基于方言平等的思維,制定了15種漢語的拉丁化方案,其中有實際推行的有5種,其餘10種方案并未被實際推行。在紅色根據地曾執行過兩次以拉丁化新文字為授課媒介的掃盲運動,第一波在1936年至1938年初、第二波在1940年至1943年春。

為什麼蔣介石被人錯誤翻譯成常凱申?漢語拼音的曆史故事。

根據地掃盲

不過,在複雜的曆史演進過程中,保留漢字派獲得最終的勝利。注音符号僅作為注音的工具,而沒有成為造字的工具。

五、新中國的漢語拼音

1958年,新中國基于掃除文盲的現實需要,漢語拼音及漢字簡化方案被推上曆史舞台。漢語拼音是由周有光等老一輩語言學家基于早期漢字拉丁化的基礎開發,對推廣國語,普及全國通識教育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為什麼蔣介石被人錯誤翻譯成常凱申?漢語拼音的曆史故事。

周有光

六、中國的幸運

中國比較幸運一點是,拼音及台灣字很大程度降低了漢字學習難度,幫助建立了國民通識教育系統,大幅提升了識字率,降低了文盲率。同時,保持了漢字的基本字形及意義。以至于時至今日,中華文化圈還是能欣賞領略古代文字之美,還能傳承很多古代成語及常用俚語。

而反觀同為漢字文化圈的北韓及越南,他們的去漢字化運動,雖然使得文字普及,但是流失了自身的曆史文化傳統,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七、北韓半島的去漢字化運動

北韓半島很長時間都在使用漢字。15世紀,在世宗的倡導下,彥文開始推廣。彥文實際也是一種拼音文字,但由于北韓文人和貴族的抵制,彥文直到20世紀才被廣泛使用。

為什麼蔣介石被人錯誤翻譯成常凱申?漢語拼音的曆史故事。

彥文

目前北韓與南韓用的就是這種拼音文字。拼音文字的使用也帶來很大麻煩。首先,這類拼音文字阻隔了對古代漢字的了解。由于北韓相當長時間使用漢字作為記錄工具,現在的北韓人與南韓人完全不能了解古代漢語的表達。比如床前明月光,凝視地上霜,完全不懂,需要翻譯成現代的彥文。另外,拼音文字會帶來大量的同音異形字的歧義,比如王明跟汪銘,用拼音文字是一樣的。是以南韓人取名字需要另外取一個漢字名,以便消除拼音文字的歧義。類似的問題大概也存在越南。

為什麼蔣介石被人錯誤翻譯成常凱申?漢語拼音的曆史故事。

南韓人身份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