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未注,另有其因,莫言謂之;創作不易,切勿盜用,盜者必究;望請自重,發現一例,曝光一例;個人觀點,僅供參考,特此聲明】
原民辦教師的存在是曆史事實,但是,對原民辦教師的定性也衆說紛纭。不可否認,民辦教師還分計劃内、計劃外兩個類型。何為“計劃外民辦教師”?“計劃”又是什麼?這就不得不提到民辦教師任教截止日期的規定。
民辦教師“一刀切”清退的依據就是任教截止日期。它恰似一條“紅線”,是民辦教師的身份和命運兩重天。原民辦教師的出現和存在,任教截止日期才是根本原因,它也是原民辦教師最大的痛。
既然任教截止日期意義非凡,能量不可小觑。那麼國家有沒有統一的規定呢?
頭條使用者@微信高灘xx“四川省民辦教師于一九七八年截止,本人就是最後一批”,@才高八鬥夢想6Xד我們江西的截止日是1980年7月15日造冊登記,以後不管能力文憑都一刀切”,@自信xx“各省不一樣,内蒙古是1985年12月31日前參加工作的”,@86145322484xx“湖北截止1986年以前為民師,可參加民轉公考試,之後的無論多優秀,都無…”@蔣老師xxx“吉林八六年後民師不給任何機會,一刀切無條件下崗”…
從頭條使用者回報資訊來看,民辦教師任教的截止日期各地不同,且都是任教幾年後才提出的。難免各地差異大,也為現在解決原民辦教師的問題留下了隐患。這也是無法否認的,頭條使用者@聰明的xx“我們縣1984年還從當年聯考落榜生中招考民辦教師,1989年甘肅省有了1984年12月31日為任教截止日期的不成文規定。”
說的也是啊,我也是原民辦教師的一員。記得1996年,教師工資說是來源于教育附加費,鄉分管教育的副鎮長在教師節大會上說:“現在教育附加費征收不容易,财政也很困難,教師的工資欠了三四個月了,希望廣大教師安心工作,特别是民辦教師,你們大有前途的。”
幾年以後,才發現學生人數呈下降趨勢。原來是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似乎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教師明顯的多了,特别是僻壤的農村。這便使民辦教師的希望變得更加渺茫。
以“打招呼”的方式告訴我們,1984年12月31日以後任教是“計劃外”民辦教師。都已經任教幾年了,許多民辦教師和我一樣,挺糾結。若離崗,幾年的苦白吃了。不甘心啊!終于下決心要繼續幹下去,或許政策會開“口子”的。擁有一腔熱情和對教育的執着,一堅守又是十多年。到了九十年代末期,還是被“一刀切”清退了。
是“政策”?誰又親眼見到官方的相關檔案?還沒有一點回旋的餘地,還是不得不離開奉獻出青春的校園。這是我們人生的一大敗筆,也是我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
現在總是有人诋毀被清退的民辦老師,說他們是“不合格”,或違反了國家法規,或自動離崗的。我完全負責任的說,這些人絕對不了解實際情況,是違背曆史事實的推斷和臆想,或者是這些的人格有問題。
現在所說的原民辦教師,就是被那個任教截止日期所界定,後來被“清退”的民辦教師。其實,他們是最冤的,各地任教截止日期并不是剛進校擔任民辦教師就有規定的,而是任教幾年後“半路殺出的程咬金”。這也不是危言聳聽,民辦教師截止日期是滞後的能不是事實嗎?檢視民辦教師領第一筆工資的時間,不就明白了嗎?原民辦教師怎麼能接受,又怎麼不據理以争?
原民辦教師的遭遇怎麼就得不到一些人的同情?他們究竟做錯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