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勿論人非。
不要去講他人是非。
談論他人是非是一個很不好的行為方式。
古人告訴我們,時時檢點自己且不暇,豈有功夫檢點他人。
孔子也說過,“躬自厚而薄責于人。”
人生在世,你有你的是非,他有他的是非,是非總是講不清的,很多都是依據個人立場産生個人判斷,而人往往為是非所累。
ps:兩個人交流最好不講第三個人的事,講也隻講好事,講值得我們學習的事。
三個人以上人多場面話也會多,就更不用提不在場的人了。
交朋友一定要擦亮眼睛,喜歡議論别人的人,不要深交,因為越是喜歡議論别人的人本身就會存在很多缺點,且自己不正視。
隻有正己才能正人。
2.自省。
自我省察是非常有必要的。
自省在于不斷地檢討自我,善于承擔責任。
人如果老是指責别人看到的隻能是别人的錯誤,就不會看到自己的缺點,而自省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且及時糾正,才能讓自己越變越好。
懂得自省,是大智;敢于自省,是大勇。
君子的過錯就像日食和月食,人人都看得見,但是改過之後,會得到人們更崇高的尊敬。ps:現在的我會更留心身邊的人和事,若有發現自己還有做的不夠好的地方就會寫下反思,提醒自己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不斷的去認識自己,完善自己。
3.自知之明。
對自己了然于心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有多少價值,才能做到自知。
太過自信會不知道輕重。
太過自輕會覺得自己不如别人。
自知之明來源于自我修養和自我慎獨。
因為自省才能自制自律,自律才能自尊自重,自重才能自信自立。
自尊為氣節,自知為智慧,自制為修養。
遇事能審時度勢,善于趨利避害,很少有挫折感,其預期值就會更高。
4.真言求功。
說話是一門藝術,懂得如何說話,在什麼場合說什麼話,這是一種說話的政策,但這個話卻又有一個标準,那就是都要講真話。
講真話很難得,特别是一些特定的時候和場景更加顯得寶貴。
真正能夠打動人心的還是真話。
不過,在某些場合講話要注意方式方法。ps:一句話可以把别人說笑,一句話也可以把人說惱。
人與人之間性格各方面都有差别,遇到不便直言的場合和事情,含蓄一點可以生出迂回進言的效果。
時刻保持正念,表達出正言正語。
随喜贊歎.感恩每一天的相遇,願大家平安健康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