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月7日),作家、旅遊達人項明生向香港本地媒體《香港01新聞》爆料,指稱他原定于昨日早晨搭乘的國泰航空公司航班,由台灣桃園機場飛往日本關西。
但直到其抵達機場後,才獲告知因“班機排程”問題航班被取消。
而國泰航空在桃園機場當地的地勤隻提供了300元新台币(折合約港币80元)的餐飲券,受到影響的乘客需要自行上網填退款表格。
(圖檔來源:香港01新聞)
項明生在受訪時表示:
直到他抵達桃園機場後才獲告知其要搭乘的CX564航班因“班機排程”而取消。
現場有不少旅客和他一樣行程受阻。
而據他所知,原航班是由香港飛來台灣桃園,再由桃園飛往關西。
“佢香港班機都飛過嚟,都取消埋。(他們香港班機都飛過來了,都取消了。)”
(圖檔來源:香港01新聞)
原本航班取消已經造成旅客的不便與不悅,而之後國泰對此情況的處理更令現場旅客群情激憤。
項明生說,自己曾向國泰提出退款要求,但國泰似乎并未打算向受到影響的旅客做出賠償。
桃園當地的國泰地勤僅提出可以賠償他300元台币(即約80元港币)的餐廳禮券。并要求他自行上網填寫退款表格。
“總之系咩都唔關佢事,叫我自己上網填。(總之什麼都與他們無關,叫我自己上網填表)”。
(圖檔來源:香港01新聞)
而同項明生一樣,當時在櫃台也有不少其他客人就此問題向國泰投訴。
雖然國泰提出可安排轉機方案,但需耗時12小時才能抵達大阪。
最終,項明生還是隻得選擇了現場購買了其他航空公司飛往大阪,惟9000元新台币(約2270港币)的機票比平時貴出3-4成。
但為了不浪費之前就預訂好的酒店、餐廳,也隻能選擇成為“案上魚肉”。
(圖檔來源:香港01新聞)
項明生指自己雖然曾經遭遇過廉航取消,但像此次國泰這樣的情況實屬首次。皆因國泰并非“Budget Airline”,而此次航班取消亦不是因為天氣等不可抗力原因。
他認為,作為大公司,國泰不應該出現以“班機排程”為由突然取消航班的情況出現。
“佢品牌商譽好緊要,如果咁樣下次邊個夠膽搭你嘅飛機,人哋(旅客)plan好曬。(他們的品牌商譽很重要,如果這樣,下次誰還有膽量搭乘,旅客都事先計劃好了行程。)
(圖檔來源:網絡)
其實,項明生在台灣桃園機場遭遇的這一幕,并非個案。
自去年12月開始到今年1月,國泰航空已經出現了多次的航班取消情況。
綜合Hong Kong Aviation Forum的網上專頁,以及國泰航空官方網站的消息,國泰在本月2日至7日,取消至少34架航班,涉及來往上海、北京、台北、迪拜、印度德裡及孟加拉國達喀爾的航班。
其中,來往上海浦東機場的CX360及往返航班CX369将取消全部6日的航班。
(圖檔來源:香港01新聞)
而去年的12月31日,則至少有16班國泰航班取消,當中10班為抵港航班,涉及悉尼、新加坡、德裡、曼谷、北京及上海;6個離港航班則涉及曼谷、北京、上海、仁川及墨爾本。
對于正值聖誕新年假期返港探親及計劃出遊的旅客影響不小。
(圖檔來源:香港01新聞)
就此情況,國泰曾于早先表示:
由于12月流感季節期間,機師因病缺勤較預期為多。
為應對有關情況及確定整體航班服務正常運作,決定主動取消個别航班。自12月中以來,少于總數1%的客運航班被取消。
但綜合各項情況來看,流感季并非主因。“機師荒”才是導緻國泰航班頻頻取消的“罪魁禍首”。
(圖檔來源:香港01新聞)
航空機組人員協會稱:
國泰航空目前的機師數目隻有疫情前的約五成二水準。
雖然國泰早前聲稱已經恢複了七成運力,但不僅現有機師數目尚未達到疫情前數量,連招聘機師的進度也根本追不上。
(圖檔來源:香港01新聞)
航空機組人員協會主席Paul Weatherilt也認為,國泰主動取消個别航班的原因估計是人手不足——“當沒有足夠機師,這情況就會發生。”
他亦認為,現在需要加快機師的招聘,而盡快招聘機師的方法之一,就是向已離職的機師招手。
他又指,目前有近千名被裁機師,分布世界各地及香港,如果要吸引他們回來,必須更具吸引條件。
(圖檔來源:香港01新聞)
工會則指:
如果國泰再不加強招聘,2024年則無機會全面恢複運力。亦擔心農曆新年之後,國泰的人手不足會加劇。
昨日的事件發生之後,國泰即刻就長假出行高峰期的營運受阻,導緻航班營運受影響或取消的情況,再次向乘客緻歉。
并表示已經汲取經驗,未來将做出相應改善,確定未來航班的運作穩定。
(圖檔來源:香港01新聞)
國泰航空表示:
已檢視航班時間表,并增加候命機師數目,于一月份及二月份餘下日子,每日整合平均六對航班,主要集中在每日班次較頻密的航線。
并會盡快聯絡受影響乘客,安排換乘其他時間最接近的航班,或提供退款。
(圖檔來源:香港01新聞)
對此,國泰行政總裁林紹波亦表示:
目前已采取措施,會確定國泰航空的航班服務在農曆新年旅遊高峰期間運作如常。無論是外遊港人還是訪港旅客都可以安心按原定計劃出行。
(圖檔來源:香港01新聞)
國泰航空曾經是令香港引以為傲的品牌,如今的表現卻差強人意。
三年疫情期間,港府屢次出手拯救國泰。
2020年6月,在宣布國泰資本重組計劃後,港府甚至動用273億元土地基金投資國泰,當中包括195億購買優先股份,以及78億元的過度貸款,協助國泰度過難關。
(圖檔來源:Now新聞)
2023年,香港政府宣布推出“你好,香港!”(Hello Hong Kong)計劃,吸引旅客訪港。
其中包括分階段送出約70萬張機票,由港府分别向國泰航空、香港快運(HK express)及香港航空預購。
(圖檔來源:網絡)
在此計劃之下,國泰航空推出“飛遇世界钜賞”項目,由港府買單,送出36090張往返台灣-香港、12000張往返日本-香港,83000張往返内地-香港,27314張海外26個國家往返香港的機票。
(圖檔來源:Klook)
在《2023年政府施政報告》中,港府也提出了繼續提升香港國際航空樞紐競争力的多項政策措施。
對此,國泰航空總裁林紹波也曾明确表示,國泰作為以港為家的香港本地航空公司,會為香港打造國際航空樞紐提供全力的支援。
(圖檔來源:BBC)
然而,理想的願景是好的,國泰該如何拿出實際行動,目前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就是“機師荒”的問題。
正如前文中所提到,如果國泰的運力已經如其所言,恢複到了疫情前的70%,而機師數目隻恢複到52%,那麼現時運力已經超負荷。
如不及時改善問題,恐怕永遠也恢複不到疫情前的100%,更遑論再創闖高峰了。
(圖檔來源:香港01新聞)
與此同時,正如此次遭遇“無端”取消航班的旅遊達人項明生所言,在航班被取消的過程中,無論是國泰的處理還是服務态度,都缺乏專業性。
既沒有提前通知,亦沒有滿足旅客心理預期的賠償措施。
這的确不利于國泰未來的品牌形象。
類似事件如果一再發生,即使微不足道,也會積少成多,對國泰,乃至整個香港的航空業産生不良影響。
(圖檔來源:香港01新聞)
是以,國泰将如何在農曆新年之際,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對旅客的承諾,挽回自己的形象?是眼下國泰亟需解決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