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公衆号,月漲粉800+,不賺錢”

作者:二丫吖175

知識星球有小夥伴問:

二丫你好,很高興在星球看到你,有個問題想請教一下。

【我的瓶頸】

我今年也開始做成長類公衆号,目前粉絲4000+。

基本全是之前有個幾萬粉絲的純程式設計技術号帶來的引流,一個月漲粉800左右。

我感覺這樣漲粉,粉絲基本不看新的賬号,或者說主要是因為我成長類文章寫的不夠好,别人看+轉發意願不高。

【我的提問】

1.我覺得内容好了,漲粉才有意義。

想請教一下,你在新手期,是如何學會寫作的?

如何找到自己的自媒體文章風格的?

2.看到你的推廣漲粉和課程分銷效果,你自己也是很滿意。

可以分享一下你現在在用的推廣邏輯和分銷管道嗎?

如果可以的話,我也想加入,可以付費。

“公衆号,月漲粉800+,不賺錢”

二丫答:

你好哇~

我去看了你的公衆号,閱讀量确實不夠穩定,有的四五百,有的一百多。

我也去看了你的内容,确實不能算“個人成長類”内容呢。

是以,你現在的問題是定位。

把一個技術号轉成成長号,你可能是想做個人成長類IP。

但實際上你的寫作表達能力,暫時又還沒有跟上。

是以,你的寫法依舊隻是彙總關鍵知識點,傳播給粉絲們。

這樣的内容,無法讓粉絲産生共鳴、不會跟你發生互動,你這樣寫下去就得不到正回報。

是以進入了瓶頸期。

我是覺得現在做個人成長類的内容,就必須要有自己的個人經曆作為故事,然後夾雜着方法論。

讀者感受到了啟發,有了共鳴,就會轉發、評論。

是以,你要去想想自己内容的定位到底是啥。

我在剛做公衆号新手期的時候,花了近三千塊,買了粥左羅老師的知識星球。

星球内經常有免費的小課,比如我參加了一個《明确個人優勢,确立個人商業定位》的小課。

上課之前,我是“無意識”地寫個人經曆。

我本人并不是個寫作新手。

我寫文章總是喜歡拿自個兒的經曆來舉例,原因是我自己也喜歡看别的部落客用自己舉例,我覺得這樣更真實。

可我并不清楚,自己這樣的寫法,到底能有啥“商業價值”。

參加了這次課後,經過粥左羅老師的“點撥”,我就知道了:自己的經曆是獨一無二的,IP屬性強、辨識度高,轉化得好商業價值會非常高。

相當于,我寫法還是一樣,但我本人的認知不一樣了。

我其中一次作業,助教老師的評價也讓我“醒悟”,他說:

既然你什麼領域都會一點,那剛開始沒有必要聚焦,先都寫寫,看看資料,後面再定位賽道。

“公衆号,月漲粉800+,不賺錢”

是以,我的公衆号内容涉及範圍很廣,有:

  • 1、職場、搞錢類内容;
  • 2、婚姻、情感、原生家庭類内容;
  • 3、自媒體、知識付費類内容;

我這樣的内容發展政策,效果蠻好的。

不僅向我提問的讀者們提的問題更多元豐富了,讓我多了很多寫作的素材。

也有讀者發現了我内容的調整,評論:

“公衆号,月漲粉800+,不賺錢”

關于如何明确個人優勢,我寫過一篇文章的,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然後是你的問題:

1、“我覺得内容好了,漲粉才有意義。”

是的,我之前也這樣認為。

但随着我不斷地深入了解公衆号,接觸到越來越多的号主們,發現有的人的内容就很簡單,沒啥深度,拍照+濾鏡分享分享生活,然後靠收稿子來補内容。

靠這樣的号也能月入好幾千。

是以,這就要看你做公衆号的初衷了。

像我就是很喜歡寫文章,我也是個擅長思考、行動力比較強的人。

剛開始我并沒有意識到公衆号的價值,也沒準備用它來掙錢。

寫着寫着粉絲給了不錯的回報,那時候粉絲才120個,經常會有人發長篇大論地私信我,說我某一篇文章寫得好,給了TA鼓勵和啟發。

得到這種正回報,我就覺得既然能啟發到你,那肯定也能啟發到别人的。

但我不可能一直“靠愛發電”,寫作是個費時、費力的活。

讓我不掙錢地持續寫,我做不到的。

為了研究公衆号怎麼才能掙到錢,怎麼才能“寫我感興趣的内容,又能順便掙點兒錢”,我開始報課,去找大佬學習。

我現在一年知識付費的費用在2-3萬塊。

買課主要的作用在于:不能閉門造車。

我們早些年在公衆号有風口的時候,之是以,沒有靠公衆号賺到錢,就是不知道這裡面的門路。

這個事情,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改變,到了今年,你要是還不去買課,你一樣不知道公衆号裡面的門路呀~

是以,我這兩年買課買得挺勤的。

見識到了不少我原本并不知道的商業模式,是以,我現在能靠公衆号一年變現20多萬了。

2、“你在新手期,是如何學會寫作的?如何找到自己的自媒體文章風格的?”

這個我之前專門寫過文章,可以看看下面這兩篇:

從每接一個單子30元,到收入10000+,寫作變現的路上我是如何更新的

其實剛開始并沒有所謂風格。

我入行的初衷就是為了賺錢,是以當時就是給人當寫手,老闆讓我寫啥内容,我就寫啥内容。

因為我自己有比較豐富的職場經驗,是以,寫職場類的話題我是得心應手的,但切換到其他領域就不行了。

後面青雲計劃的出現,今日頭條鼓勵寫深度文,我覺得搞頭條比給人當寫手好啊,是以我就辭了寫手的工作,開始搞自己的賬号。

“公衆号,月漲粉800+,不賺錢”

我的頭條号剛開始是定位職場領域的,一來我擅長,二來我有興趣。

青雲計劃的文章都是三四千字。

我發現将書上的某個觀點+自己的例子+自己總結的行動幹貨,這種寫法,很容易中青雲。

接着我就發現這就是樊登老師講書的方法。

樊登老師講的書通俗易懂,他每次都是:書上的内容用自己生活的所見、所聞、所感來舉例,特别淺顯易懂。

我就開始模仿他的方式,看了書上的内容,記錄下這個章節的觀點、架構,然後把書中的例子替換成我自己生活中的感悟。

很快我就發現一個問題,我寫得很生硬,不如樊登老師的表達自然。

于是,我就對自己進行專門的訓練。

挑了幾本書,把樊登老師的講述打成文字稿,一萬多字的文字稿,都是我手敲出來的,我主要想知道:

  • 為什麼這個地方要用這個例?

    為什麼一本書上的重點這麼多,你要挑這幾個點來講?

  • 點與點之間的承接、例子的轉換,你是怎麼做到這麼自然的承接的?

這也算是抄書吧,我抄了3本,相當于3萬多字的逐字稿,後面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脈。

我好像掌握了财富密碼一樣,寫一篇中一篇,這種感覺超爽,給我很大的正回報。

我沒日沒夜地開始聽書、看書、寫文章。

我那時候的節奏是這樣的:

地鐵上1.5倍速在樊登讀書上聽一本書,然後到了公司就寫架構,接着用摸魚的時間寫成文章,釋出。

一般下午就能收到中青雲的通知了,1000塊、300塊到手。

這種工資日結的感覺,真是妙不可言~

“公衆号,月漲粉800+,不賺錢”

後面我就去寫作營當助教,教小白怎麼中青雲了,需要親自上手幫他們改文章的。

這個工作的難點在于:

你不能根據你自己的經曆去寫,而是要引導學員根據學員的經曆成文。

這就需要我具備“推理”能力,就是根據學員的初稿内容,去猜想她當時面臨的場景,然後把細節有邏輯地補充進去,調整學員文章的結構。

這也挺鍛煉我的寫作能力的。

是以,我要是看到那種,我已經給TA打了樣例、還私聊TA這麼改的原因,讓TA順着這個思路去改這篇稿子。

可TA最後交上來的内容還是像一坨屎一樣,我就很!生!氣!

這已經跟寫作技能沒關系了,這是了解能力有問題。

我想勸退TA得了,跟TA說:“你去搞營運吧,你吃不了寫作這碗飯。”

然後,我就會被老闆私聊:“你怎麼能打擊學員呢!學員來找我投訴了!”

我又去道歉

“公衆号,月漲粉800+,不賺錢”

“不好意思,我太情緒化了,口無遮攔;我再跟你講一遍這篇文章的修改思路,你再想想。

要是你不滿意我的指導,覺得我的表達不能讓你了解,你也可以選擇換其他助教老師的...”

講真啊,辦寫作班掙的真的是辛苦錢,給人改稿子這活,不好幹的,畢竟,寫作确實是:天賦+持續的訓練。

像我這種人,上學時就是國文課代表,作文寫得不錯,多次被老師當成班上的範文表揚。

自己從2008年開了部落格後,一周更新2-3篇,寫到2012年。

入行自媒體後,我又為了鍛煉寫作技能,願意花時間去抄書。

可是,你們呢?付出了啥?

就指望花錢交個教育訓練費,就能吃寫作這碗飯了嘛?

就不現實,你說對不?

是以,不要對知識付費抱有偏見。

課,肯定都是大V們花時間做出來的。

但,不同課針對不同的使用者群體,你要是覺得這個課不适合你,那肯定就是你剛開始的定位是錯誤的。

你并不是這個課的使用者群體。

你要做的不是懊悔被騙了錢,從此不再相信知識付費,而是想想自己為啥不适合,他們這課的使用者群體是哪類人,傳遞标準又是什麼。

既然課的内容不适合你,你總要去了解一下商業模式吧,這也是一種學習嘛,也不算空手而歸。

反正,我做助教的這個過程積累了大量的案例和寫作的方法論。

逐漸就形成了現在這樣的風格。

以前,我覺得話說一半就行了,大家會了解的。導緻我的文章内容很簡單,常常隻有結果,沒有推理的過程。

當了助教後才知道:NO!

道理要掰碎了往學員嘴裡喂,他們才能了解!

要告訴他們原因、結果、總結、下次遇到類似情況得如何舉一反三。

這樣的經曆,改變了我的寫作方式,你現在随便問我個問題、給我一個選題,我都能甩個5000字的文章出來,不吹牛

“公衆号,月漲粉800+,不賺錢”

總結一下:我覺得要形成自己的風格,就是多看書、多寫、多體驗,沒别的了。

我現在也辦了自己的寫作班,我對學員的點評是很不客氣的。

我自己當年為了寫好一篇文章:大量聽書、拆解文章、模仿寫法、甚至我還抄書...

就這樣,我的寫作能力才提升上來。

但是,在我手裡被指導的一些學員,其實并沒有付出我當年那樣的努力。

“公衆号,月漲粉800+,不賺錢”

所謂的寫作天賦,其實在小白階段根本就看不出來,要你至少是寫上道、過了那個一無所知的階段,才會展示出那麼一丢丢,其實就是常年的練習,養出來的手感。

做知識付費,其實,做得是成年人教育。

連手把手教你怎麼賺錢,你們都打馬虎眼,那麼你們的生活中,還有為了什麼事情而拼命學習過嗎?

這個問題,每個人都可以好好想想。

為什麼賺不到錢的答案,可能就在這裡了。

3、“看到你的推廣漲粉和課程分銷效果,你自己也是很滿意。可以分享一下你現在在用的推廣邏輯和分銷管道嗎?”

這個問題,我滿意的其實不是掙了多少錢。

而是:我找到了一種變現途徑,我在尋找适合我的商業模式。

我其實就是個做公衆号的新手(才不到2年嘛),任何一個新的變現途徑都能讓我開心一陣。

這種探索的喜悅是我給自己的正回報。

我現在沒啥具體的推廣邏輯,就是我自己買了課,覺得這個課不錯,解決了我的一些問題。

那當有相同問題的人來問我,我就順手給他們推薦我買的課,我能賺到一筆分銷。

或者,如果我發現某個課正在搞促銷活動,我正好又有分銷,覺得這課很值得,我就會專門寫一篇文章來推,挂上個二維碼,願意買這個課的人自己下單。

如果有人從我這裡獲得資訊源,然後不從我這裡下單,那這個人我肯定不會再交往了。

這屬于人品有問題嘛,對不對?

我肯定會守口如瓶,不會再回答對方一個問題。

分銷有一個好處:我不用負責售後,省事。

學員買了課,這個課程開發的老師會負責售後的。

最後總結一下:

自媒體這行,我入行3年,但我體驗過很多崗位。

寫手、助教、合夥人、公域平台創作者、私域平台創作者。

是這些角色,豐富了我的認知和知識。

是以,我現在搞公衆号,半年就能起号,而且是個價值高的IP号。

同樣,隻要我的号做起來了,我要變現其實是不難的。

因為我清楚自媒體這行的各種變現商業模式,我不需要另外花時間一款款了解、研究、測試,或者說我可以縮短這個調研的時間。

我覺得搞自媒體跟其他行業一樣。

要想要自己效率高,不能光想着内容。

你要了解整個行業的情況,多去看看别人是怎麼搞的。

就像我做本職工作一樣。

我每年一定會出去面試,一方面了解自己在市場上是個什麼價。

另一方面也要看看行業内又出現了什麼新的崗位、業務,了解行業動态。

打工也好、創業也罷,都是出來賣的嘛。

咱們得知道自己身上的賣點是什麼,買單的人群是哪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