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2》是一款令人愛恨交織的遊戲,好的是總算是在CS正統作上向前邁進了一步,而且基本繼承了《CSGO》的玩法,恨的是與當年《CSGO》上線時一樣出了各種BUG,最讨厭這些的莫過于沙鷹玩家,因為全甲沙鷹可是成為高手的必會套路,一直有人問為啥沙鷹本身就自成體系,為何有“全甲沙鷹”這個分支呢,那就要說到全甲對于沙鷹的作用。所有看法僅代表個人意見。
很多玩家的認識中,甲是防止被一些武器秒殺的東西,比方說鳥狙,比方說噴子;頭甲就更不必說了,沒有頭甲USP都能爆頭;經驗更豐富的玩家還知道,甲還直接關系到手雷對你能不能構成威脅,但有時候會發現,被擊中後護甲似乎沒有起效果,直覺的展現就是護甲值并沒有掉,這就要說到護甲的第一個知識——它不能保護“隻因”以下的位置,打腿其實是一些槍第二該選擇的位置,這裡頭就有沙鷹;這也就是除了頭以外,沙鷹打身體一般3槍,打“隻因”一般2槍就死的原因,當然目前來說“隻因”位置的判定模糊,容易出現穿裆,加上沙鷹散步問題,為此不建議把“隻因”當頭那樣的預瞄點。
甲的作用當然不止于此,另外一個關鍵作用就是無甲沙鷹與有甲沙鷹的本質差別,那就是有甲的沙鷹能硬鋼;當然這從掉血角度上看這說法是可笑的,但甲的作用不止是減少掉血,與被打中腿後基本走不動的原理相同,甲能防止被擊中後槍線“漂移”的作用,這也是為啥MAC-10是第一成本效益槍的原因,因為其射速資料能保證33%命中率的話,無甲敵人的槍線永遠是在你頭頂上方的,在此基礎上隻要打中第一槍,沒有神經槍等事件或者技術,無甲敵人與你的這輪對槍必輸!然而有了甲之後再對面沖鋒槍沖臉時就能淡定瞄頭了,目前馬槍了結局是一樣的。
總結下來可知有甲沙鷹就是花650&1000買了個不怕沖和能對的機會,值不值得就看“PK”基本功如何了,當然這錢1千大洋也不是說一定花的值得,比方說CT方巨大劣勢局——對面AK起不起甲都是那幾槍,比方說T方對面全狙的局;同樣也有成本效益高了很多的情況,比方說現在不管什麼段位都經常出沒的牛戰士,再比方說“新星”戰士,對付這些不起甲真就送錢的。
補充幾個關于甲的知識:甲的數值不會影響防護力高低,除非是被打沒了;手雷和C4單次最高破甲數值是30-40區間,為此甲的數值到了40以下就要考慮補甲了,要不然一個雷加一槍這局可能就“裸奔”了。
當然以上資料僅僅是目前遊戲計算下的知識,哪天《CS2》改了就不适用了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