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9年廬山會議,一位上将對“批彭”一言不發,後被趕出軍隊17年

作者:雲頂尖尖

1959年廬山會議召開,這次會議牽涉到很多内容,過程也從簡單的讨論糾錯搞成批判,慢慢的變了味道,可以肯定的是,彭老總是個正直、要強的人,說話直來直去,是以在某些有心人的幹擾下最終遭到打壓。

當然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魂,彭老總在軍隊裡的威望很高,很多将軍不願意批判他,他們和彭老總一樣,也是出了名的剛正不阿,其中有一位不僅敢于頂住壓力,甚至還為了彭老總搭上了17年的光陰,這位硬骨頭就是洪學智。

1959年廬山會議,一位上将對“批彭”一言不發,後被趕出軍隊17年

記得彭老總評價北韓戰争時曾說過,我老彭能打赢這場戰争,全靠這兩個“麻子”,而這兩個麻子一個是高麻子,一個是洪學智。他們一個負責東北後勤一個負責志願軍的後勤,的的确确為抗美援朝作出了巨大貢獻。

此外,在彭老總一生中最心痛的挫折180師事件中,洪學智一開始就提出可誘敵深入聚而殲之,雖然沒被采用,但被彭老總認為是最佳的決策。

總而言之,洪學智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将領,搞後勤是一把好手,在打仗方面,智謀也不輸各位元帥。是以,雖然洪學智雖隻是一位上将,但他絕對算得上是新中國的開國将帥中的前列人物。

1959年廬山會議,一位上将對“批彭”一言不發,後被趕出軍隊17年

對于這位優秀的将才,彭老總自然對他十分欣賞,多次委以他重任,對其十分信任。而出于對彭老總的感情,也通過對彭老總的了解,是以洪學智在這場風波中也表現的非常強硬。

比如當時有人要求他批判彭老總,甚至還要拉他下水,和他一起訓斥自己的老上級。可洪學智非常冷靜,在開會之前他就認為會上有人說的一畝地能打萬斤糧食純粹是胡扯,彭老總的書信是對的,這些人在亂搞。

等到開會時,看着有人指責彭老總,洪學智徹底坐不住了。他先是不肯發言,拒絕批評彭老總,緊接着又反駁衆人的言論。

1959年廬山會議,一位上将對“批彭”一言不發,後被趕出軍隊17年

毫無疑問,在此時,洪學智這突如其來的理智如同驚雷炸響了平靜的氣氛,導緻有人将情緒發洩到他的身上。于是各種批判紛紛湧來,例如有人指責,彭老總和洪學智是一根繩上的螞蚱。

面對鋪天蓋地的批判,洪學智成功幫彭老總吸引了火力,曾有人暗示他不要卷入其中,但他還是說了公道話,選擇為真話負責。真話的代價是很大的,尤其是在當時,這種代價大到難以承受。

洪學智的仗義執言沒能拯救彭老總,而他自己也遭到打壓。比如廬山會議結束後,洪學智從原先的中央候補委員調任吉林省農業機械廳廳長。

1959年廬山會議,一位上将對“批彭”一言不發,後被趕出軍隊17年

1960年,他甚至脫下了軍裝,一下子從軍隊核心層變成了地方中上層幹部。然而這還隻是開始。後來動蕩時期來臨,局勢更亂了,被下放的洪學智處境愈發糟糕。

客觀來說,洪學智為了一句真話已經付出很大代價,但在1970年,他又被下放到農場改造。根據曆史資料記載,洪學智被配置設定到農場裡喂牛,經常穿着邋邋遢遢,拉着牛回家。

看着這一幕,無論是誰,都隻會覺得這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民,而不會想到他是北韓戰場叱咤風雲的總後勤部長,戰無不勝的開國上将。

不過曆史終有定數,随着時間的推移,這場混亂一度迎來了短時間的秩序安穩。

1959年廬山會議,一位上将對“批彭”一言不發,後被趕出軍隊17年

1971年後,洪學智回到長春,1974年被安排到石油化工局擔任局長。1976年毛主席去世後,1977年洪學智回到中央,在十一屆一中全會上被選舉為中央軍委委員。

從1960年到1977年,洪學智度過漫長的17年歲月,17年,人生又能有多少個17年呢?,多麼好的光陰。此時的洪學智早已白發蒼蒼,他的這句真話的代價實在太大了。

不過幸運的是,曆史的風吹去了塵埃,當年的一切終于被平反。隻是可惜彭老總,可惜了在洪學智。銘記曆史,我們如今的和平和富足來之不易,不要辜負了那些同志們用心血和慘重代價打造出來的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