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蒸發130億!董明珠沒變,但格力老了

蒸發130億!董明珠沒變,但格力老了

格力“鐵娘子”董明珠,最近有點煩。

自從和前助理孟羽童公開沖突之後,圍繞董明珠和格力的噪音,就從未停止過。

蒸發130億!董明珠沒變,但格力老了

先是和王自如之間的對話被瘋傳,成為全網茶餘飯後的笑談;

此後又說“年輕人隻想着掙更多錢跟行屍走肉沒差别”,遭到了全網的口誅筆伐;

被吐槽還不夠,格力的股價更是在年底給了董明珠狠狠一刀。

2023年12月底,格力的股價在一夜間下跌7.09%,市值蒸發132億。

蒸發130億!董明珠沒變,但格力老了

有人說,這是董明珠狠話說太多,終于砸了自己的腳。

其實,在說狠話方面,董明珠從未變過。

為了拉踩競品,董明珠說出過“美的是騙子,海爾僞造國家政府機關媒體、海信科龍已垮、志高沒有出息。”這種狠話。

做手機的時候,也宣稱“今天我可以大膽地說,我的手機世界上第一。”

當初董明珠的狠話雖然狠,但卻沒能讓自己翻車,還收獲不少支援。

蒸發130億!董明珠沒變,但格力老了

現如今的董明珠,卻因為一句“我培養了你...你拍拍屁股走人,那你下一個機關最少要賠償我的教育訓練費。”被網友追着噴。

狠話大師董明珠,為何這次被反噬地如此厲害?

蒸發130億!董明珠沒變,但格力老了

2023最慘痛教訓:

誤觸打勞工逆鱗

董明珠的人設“崩塌”,其實是惹了兩撥不該惹的人。

這第一波,就是曾經把她視作偶像、好老闆标杆的打勞工。

蒸發130億!董明珠沒變,但格力老了

就個人經曆來說,董明珠從底層銷售一步步爬到格力頂端,确實很勵志,給了很多打勞工信心。

身居高位的董明珠,也從來沒把員工當外人。

2018年,董明珠宣布,隻要在格力幹到退休,就送一套兩室一廳。

當時格力員工有8萬多人,算下來也不是一個小數字。

結果,格力真的耗資20億興建了明珠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所有員工可以拎包入住。

蒸發130億!董明珠沒變,但格力老了

作為人大代表,董明珠也甘願當打勞工嘴替,發表過許多吸粉言論。

比如号召個稅起征點提升至10000元;五險一金按照工資額度繳納等等。

對于越來越難的打勞工來說,董明珠的這些建議,無一例外都打到了心坎裡。

這時候的董明珠,被稱一句“良心企業家”毫不為過。

蒸發130億!董明珠沒變,但格力老了

不過就在去年底,董明珠的人設,來了個180度大轉彎。

反轉的理由,跟已經離職的“格力接班人”孟羽童脫不了關系。

孟羽童入職格力的時候,就被包裝成了董明珠的心頭肉。

蒸發130億!董明珠沒變,但格力老了

她不僅被稱為“下一個董明珠”,格力還給她立下了“5年之後必須成功”的flag。

但是孟羽童的突然離職,不但打亂了董明珠的所有計劃,還把她的老底給揭了。

離職後的孟羽童,透露了自己當時底薪隻有5000多,且經常加班的工作情況,引來了無數打勞工狠狠地共情。

蒸發130億!董明珠沒變,但格力老了

連欽點的“接班人”都被壓榨成這樣,董明珠“人民企業家”的形象開始崩塌。

對于董明珠來說,之前她有多捧孟羽童,後來就有多破防。

董明珠甚至自放身段,多次當衆開怼。

在2023年格力的大學生入職晚會上,董明珠說當初看中了孟羽童“勤奮”,選她做秘書,但她卻“一個字也寫不出來...”。

甚至還噴她“隻想着用格力平台自己當網紅,在公司中産生了不好的影響。”

蒸發130億!董明珠沒變,但格力老了

光怼孟羽童還不夠,董明珠更是開啟了“爹味模式”,開始教年輕人做事。

諸如“年輕人不應該以錢為中心”“隻想着掙更多錢跟行屍走肉沒差别”等言論,讓無數打勞工憤怒。

最後一句“員工離職應該給企業教育訓練費”更是觸及了打勞工的逆鱗。

疲于内卷的年輕人,拒絕再被灌輸這種“爹味毒雞湯”。

于是,喜歡教育年輕人的董明珠,被打勞工噴上了熱搜。

蒸發130億!董明珠沒變,但格力老了

就連李國慶也忍不住出來湊熱鬧,勸董明珠“給年輕人留個面子,留個餘地。”

蒸發130億!董明珠沒變,但格力老了

打勞工很困惑,這個曾經處處維護打勞工的“人民企業家”,怎麼轉眼就“本性暴露”了。

一向以“狠”著稱的董明珠,這次狠錯了人。

蒸發130億!董明珠沒變,但格力老了

格力的一招壞棋:惹惱消費者

比起得罪打勞工,董明珠更嚴重的問題,是惹了消費者。

格力的産品一向以靠譜耐用著稱,但最近的幾款新品,卻讓消費者難以接受。

首當其沖的,就是據傳由董明珠親自參與設計的一款空調。

這款名為“格力玫瑰”的空調,是格力公司的拳頭産品、誠意之作,目前為止已經更新到了第三代。

蒸發130億!董明珠沒變,但格力老了

董明珠自豪地向消費者介紹這款空調時,不惜溢美之詞,她還表示“這款空調是為新婚人士準備的,金婚銀婚也能用。”

點開一看,這款“90年代複古”風的空調,堪稱是審美屠夫。

浮誇裝飾的花瓣,加上雞肋的功能,讓年輕人直呼眼瞎。

蒸發130億!董明珠沒變,但格力老了

如果說造型和設計隻是審美趣味的差别,那這款空調的價格,也實打實地刺痛了消費者。

最低13529、最高32999元的售價,着實讓消費者接受不了。

蒸發130億!董明珠沒變,但格力老了

不僅審美被屠,就連錢包也被刺,網上對這款空調的吐槽鋪天蓋地。

但格力官方不僅沒有低調處理,反而回應網友“這款空調是送給所有使用者的藝術品...”

比起産品“土”,消費者更難以接受的是土而不自知。

光在去年,董明珠給消費者們帶來的震撼,遠遠不止一款土味空調。

去年底,董明珠在介紹格力的一款冰箱時聲稱“把蔬菜放進格力冰箱20天,比剛買的還新鮮。”

蒸發130億!董明珠沒變,但格力老了

不是大家不信任格力冰箱保鮮制冷能力強,而是實在難想象冰箱還能“起死回生”。

這不是格力的産品第一次遭到吐槽了,早在格力宣布要做手機時,網友就見證過一次。

2015年,董明珠信誓旦旦地宣布,“格力要做手機,分分鐘的事情,銷量做到1個億。”

蒸發130億!董明珠沒變,但格力老了

結果做出來的手機,卻讓人大跌眼鏡。

2015年的初代格力手機,上市之後就被使用者吐槽“799的配置,但卻有1599的定價。”

當然,格力手機最大的槽點,莫過于董明珠把自己的形象設定成了手機開屏,還不能更換。

蒸發130億!董明珠沒變,但格力老了

面對一面倒的吐槽,董明珠還是一如既往地保持鎮定,她認為:“格力空調做20年才有200億的利潤,手機的時間還長。”

但自信也救不了格力手機,2020年4月,已經推出6代的格力手機官方宣布,今後将不再更新。

蒸發130億!董明珠沒變,但格力老了

如果說手機的失敗,還能歸結于格力探索新領域的不熟悉。

那冰箱和“玫瑰空調”遭到群嘲,就是格力在熟悉的領域翻了車。

董明珠之是以觸怒消費者,原因很簡單:把自己的了解和喜好強加在消費者身上。

19年,董明珠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不用格力,就是傻瓜!

蒸發130億!董明珠沒變,但格力老了

在當年,這句話可以看作是對格力高品質的自信,但是如今,卻顯得格外諷刺。

和消費者站在對立面,永遠是企業最大的雷區。

蒸發130億!董明珠沒變,但格力老了

狠話變笑話,不能全甩鍋給董明珠

董明珠“狠話變笑話”的背後,其實是格力近幾年業績上的不如意。

畢竟公司的實力,才是說狠話的底氣。

去年8月份,在《财富》雜志釋出的世界500強企業中,格力電器未能上榜。這是4年來格力第一次落榜世界500強榜單。

蒸發130億!董明珠沒變,但格力老了

作為傳統制造業巨頭,格力和競品海爾、美的等品牌一樣,面臨着“求變”的難題。

巨頭們紛紛調轉船頭,駛向了兩個大方向:多元化、網際網路化。

對于格力的多元化轉型,董明珠顯得格外自信,她說“我認為(格力)已經轉型成功,實作了從單一空調到全品類家電的轉型。”

但格力的現實情況,卻和董明珠的期望相差甚遠,細數格力近幾年的失敗,其實是摔了三跤。

第一個給格力使絆子的,就是直播業務。

2020年初,格力敏銳地察覺到了直播業務的風口,他們也很快發現了直播業務的核心玩法:打造個人IP。

蒸發130億!董明珠沒變,但格力老了

但是,格力拿得出手的IP隻有一個,就是主心骨董明珠。

事實也确實如此,光在2020年的8個月内,董明珠參加的13場直播,就給格力帶來了476.2億元的銷售額,占格力全年總營收的四分之一。

老銷冠依舊能打,但長此以往,肯定難以繼續擴大戰果。于是,格力便請出了“接班人”孟羽童。

蒸發130億!董明珠沒變,但格力老了

但錯誤的職業安排,以及個人IP的不穩定性,不僅讓格力失去了一個網紅,也讓董明珠的個人形象大打折扣。

在直播這條路上,格力深陷泥潭。

格力的第二個坎,則是盲目地多元化。

格力多元化的野心,早就開始了。

從2015年起的手機,到2022年的預制菜,格力持續在多個不同賽道上發力。

蒸發130億!董明珠沒變,但格力老了

但是最終帶來的結果,卻都不盡如人意。

2022年上半年資料統計,格力非空調業務的收入,隻占到了總業務收入的28%不到。

格力的“副業”不僅沒成氣候,反而還把格力推到了火坑裡。

2023年12月19日,格力電器宣布以10.15億受讓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這一舉動,被視為董明珠要繼續深耕新能源電池領域的信号。

蒸發130億!董明珠沒變,但格力老了

但是股民對此卻并不買賬,消息一出,格力股價應聲下跌7.09%,格力市值蒸發132億元。

創新産業紛紛拉胯,格力的傳統産品也危機四伏。

2020年,格力空調業務收入1179億元,同年,美的空調業務收入高達1212億元,格力第一次被老對手反超。

蒸發130億!董明珠沒變,但格力老了

圖源:虎嗅

2022年上半年,格力的空調營收,也敗給了美的。

如今,格力的全年營收僅僅美的、海爾的一半左右,格力和曾經對手之間的差距,正在越來越大。

其實格力并不缺乏機會,去年杭州亞運會的時候,格力成功拿下了運載巴士、場館空調等大項目,但格力并未就此大做文章。

而在2022年卡達世界杯期間,格力的身影同樣在場館附近出沒,但比起高調的海信、美的,格力幾乎是一聲不吭,白白浪費了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廣告機會。

蒸發130億!董明珠沒變,但格力老了

可以看到,格力的大方向并沒有錯,隻不過過于高調的野心和倉促地執行,讓整體節奏逐漸走向脫軌。

有記者向董明珠提問“格力多元化失敗了嗎?”得到的是董明珠依舊霸氣地回應“我的字典裡,沒有失敗!”

但董明珠越是嘴硬,越是難以掩蓋格力的焦慮。

格力,不能繼續躲在董明珠的狠話後面了。

圖檔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