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雌雄同體“33年”的她,正在通過媒體尋求幫助

作者:小肖肖小琳琳

她一出生就注定與常人不同,女性的器官與男性的器官兼具,是少見的“雌雄同體”。面對這樣的身體,她在成長過程中不斷遭遇誤解、欺淩與歧視,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壓力。為尋求解脫,她離開家鄉到大城市闖蕩,卻仍在工作與生活中遭遇種種不公。就是在絕望中,一則報道和一場免費手術為她帶來希望,或許能讓她擺脫痛苦,得到新的人生。

雌雄同體“33年”的她,正在通過媒體尋求幫助

一、特殊的嬰兒誕生

1989年,山西一個姓王的家庭誕生了他們的第二個孩子,一看是個男嬰,父母有些失望,本想要個女兒。但很快他們就高興起來,兩個兒子意味着家裡日後不會受欺負。他們給這個男嬰取名王梓淇。

雌雄同體“33年”的她,正在通過媒體尋求幫助

随着王梓淇逐漸長大,父母發現他的興趣與其他男孩截然不同。他不喜歡體育運動,反而對女孩子的遊戲很感興趣,經常跳皮筋、玩洋娃娃。王梓淇和女孩子們關系親近,男同學們則看不起他,經常欺負他娘娘腔。

雌雄同體“33年”的她,正在通過媒體尋求幫助

二、男孩子也會來例假

某天體育課上,王梓淇的褲子後面出現一灘血迹。衆人以為他受傷,把他送去醫務室。結果醫生判斷他是來了例假,這下子更令人匪夷所思。王梓淇自己也十分納悶,男孩子怎會有這種情況。

雌雄同體“33年”的她,正在通過媒體尋求幫助

三、外出闖蕩 尋找真相

受不了學校裡的取笑,王梓淇離家出走,來到大城市深圳打工。他租了個小屋子,做着收入低微的工作。通過儲蓄和節衣縮食,王梓淇終于攢夠了錢,去醫院做全面檢查。

雌雄同體“33年”的她,正在通過媒體尋求幫助

結果,醫生診斷王梓淇是“真性畸形”,同時擁有男女兩套生殖系統,是極為罕見的病例。這說明他的身體情況并非自己的過錯,是出生時基因突變造成的。醫生表示,可以選擇單一性别,通過藥物抑制另一性激素來治療。

雌雄同體“33年”的她,正在通過媒體尋求幫助

四、無奈現實 盼望幫助

得知真相後,王梓淇本想告訴父母,發現他們直接拉黑了與她的聯系。她隻好自食其力,根據醫生建議服下抑制男性激素的藥物,并把身份證性别改為女。但由于生理特殊,她還是屢屢在求職中碰壁。

雌雄同體“33年”的她,正在通過媒體尋求幫助

王梓淇的生活越來越困難,特殊的用藥也負擔不起。正當她接近崩潰邊緣時,一位朋友建議她求助相關部門。從業人員表現出極大同情,發起了籌款。随後,一家媒體報道了她的故事,引來更多社會捐助,其中一家醫院還表示可以免費為她做變性手術。

雌雄同體“33年”的她,正在通過媒體尋求幫助

王梓淇終于看到了希望,也許她的人生能夠由絕望走向光明。

五、讀者評論

有網友說:真沒想到世界上竟然還有雌雄同體者!太不容易了,希望王梓淇能順利做完手術,過上她理想的生活。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寬容包容,接納社會各色人等。

也有網友說:文章中描寫的父母太無情了,關鍵時刻不給任何幫助,簡直就是負心漢!作為家人不應該無條件支援嗎?希望王梓淇未來能找到真愛,組建幸福家庭。

雌雄同體“33年”的她,正在通過媒體尋求幫助

還有網友說:真希望國家能出台法律,保護性别認同障礙患者的合法權益。他們是弱勢群體,需要社會各界給予關愛、就業機會和醫療救助。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傳播溫暖,讓他們重拾對生活的信心。

雌雄同體“33年”的她,正在通過媒體尋求幫助

六、倡導包容 給予關懷

王梓淇的故事喚醒我們對身體與心理“不同常人”的關注,他們其實也渴望得到普通人的尊重與善意。我們每個人都要反思自己的偏見,用溫和睿智的态度包容社會中各種不同個體。

雌雄同體“33年”的她,正在通過媒體尋求幫助

同時,國家層面也應加強對性别認同障礙者權益的法律保障,讓他們享受應有的醫療、就業和生活權利。整個社會要形成向弱勢群體伸出援手的風氣,不斷傳播愛與溫暖,讓他們重拾幸福快樂的明天。

雌雄同體“33年”的她,正在通過媒體尋求幫助

你如何看待上述事件?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喜歡文章的話還請關注加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