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寫下一首千古絕唱,僅開頭兩句,便驚豔了歲月

作者:如一席話

詩詞的集大成者多在唐宋,唐詩宋詞是大陸古典文學的巅峰時期。

不過,在之後的朝代裡也有許多詩詞的滄海遺珠。這些詩人寫出了驚豔絕倫的詩詞,将文化傳承延續了下來。

在明代,湧現出了很多優秀詩人,楊慎就是其中非常突出的一位人才。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寫下一首千古絕唱,僅開頭兩句,便驚豔了歲月

青山依舊 綠水長流

大陸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的首頁上題了一首詞,詞牌名叫《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演義》是明初文學家羅貫中的作品,他以漢末三國割據時期為背景,将魏蜀吳等多方勢力之間此起彼伏的糾紛經過誇張演繹編成了一篇蕩氣回腸的故事。

這本書塑造了無數面目清晰、有血有肉的英雄,他們英勇善戰,直至死亡。這樣一篇故事和這樣一首詞放在一起簡直如同伯牙子期一唱一和那樣般配。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寫下一首千古絕唱,僅開頭兩句,便驚豔了歲月

就連毛主席也都很喜歡這首詞,認為它表達出了一種十分宏偉的英雄氣概。

在央視版《三國演義》電視劇中,這首詞被改編成歌曲,作為主題曲在每集的片頭演奏。随着各路英雄身着铠甲你方唱罷我登場,渾厚的男聲将這首詞唱得九曲回腸,十分動人。

可以說,這首詞已經和《三國演義》緊緊捆綁在了一起。也許有許多人是以而認為這首詞是羅貫中自己寫的,但事實并非如此。

羅貫中生于公元1330年,卒于公元1400年。他一生見證了無數英雄崛起和衰落,方才寫下《三國演義》這樣壯觀的故事。

而這首詞的作者卻生于明朝中期,比羅貫中晚了将近一個世紀。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寫下一首千古絕唱,僅開頭兩句,便驚豔了歲月

楊慎,生于公元1488年,卒于公元1559年。

他生活在明朝中期。那時的明朝平靜和樂,既沒有清君側的篡位皇子,也沒有揭竿而起的枭雄,他卻僅憑豐富的想象力和細膩的共情能力,寫出了這樣宏偉的詞。

生于安樂 富貴裹身

楊慎,字用修,四川新都人,是明代三才子之首,明代當之無愧的第一才子。他的父親楊廷和是明代政治改革家,也是年少的天才。

楊廷和十九歲便中了進士,官拜東閣大學士。後來,他又被升為太子太傅,最終官至内閣首輔。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寫下一首千古絕唱,僅開頭兩句,便驚豔了歲月

衆所周知,内閣首輔在明朝相當于宰相。也就是說,楊慎生來就是官二代,不但衣食無憂,家中往來的叔伯客人也都是鴻儒大能。

有這樣的父親和家族,楊慎的才能注定不會平庸。

公元1511年,年僅二十三歲的楊慎考中狀元,随後被當時的明武宗授予翰林院修撰官銜。

那時的他,一身少年豪氣,以為這隻是自己政治生涯的起點。他又怎會知道世事無常,最是锉磨人心,管你是宰相公子還是天才少年,無論是誰都逃不掉命運的浮沉。

嘉靖三年,楊慎因為進谏言語不當觸怒了明世宗,被杖責後罷官。皇上想要眼不見為淨,便将他調離京師,調到了雲南永昌衛去戍邊。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寫下一首千古絕唱,僅開頭兩句,便驚豔了歲月

楊慎自出生起便錦衣玉食,所用之物都是無比金貴的,此番突然被調離了富貴溫柔的京師,在野草都懶得長的永昌衛紮了根。任誰聽了這樣的事情都會替他憂心。

楊慎自己反倒成了最想得開的那個。他借助此番調任,一路走走停停遊山玩水。見到了有趣的民風民情,他便停下來體驗一番。見到了有才華的當地學者,他也要駐足和人家攀談幾盞茶的時間。

一番遊曆下來,他不但積攢了大量動人的詩篇,還覺得心胸都開闊了不少,内心裡也翻湧出了許多不一樣的感悟。

這首《臨江仙》就是他在遊曆途中有感而發的。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寫下一首千古絕唱,僅開頭兩句,便驚豔了歲月

是非成敗 轉頭皆空

傳聞楊慎是在往返雲南與四川的路上時見到了兩個老翁在江邊下棋。

那時正值黃昏,落日給水面披上了紅霞。滔滔的紅色江水滾滾東流,仿佛此地是什麼古戰場遺址。

兩個老翁對此卻不為所動,他們專心緻志地在方寸之間厮殺着。

楊慎靜立在旁觀看了許久,結合此情此景,回想自己扶搖直上的前半生和此刻的境遇,他當場頓悟,揮筆寫下了這首驚豔世人的千古絕句。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寫下一首千古絕唱,僅開頭兩句,便驚豔了歲月

“是非成敗轉頭空”,他曾經以為自己是直言進谏的清正官員,卻因為言語不符合當朝聖上的心意而被輕而易舉的罷官。曾經天才、狀元的美名轉眼成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經此劫難,他本以為天要塌下來了,沒想到在路上見到了這樣多的民俗美景。這些美麗的景色、有趣的人一直在這裡,無論他是高高在上的官,還是被貶谪的可憐人,它們都客觀存在。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見到此情此景,那些煩心事,那些曾經仿佛大石頭一般壓在心中的苦悶過往突然好像就沒那麼重要了。它們不再是一碰就痛的傷疤,而是可以拿出來說笑的舊事了。

此後的楊慎心境豁然開朗,開始安于在雲南戍邊。他多次往返于四川、雲南兩地,收集美景,書寫文章。作為一名當地官員,他還曾參與平定了當地邊境的戰亂。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寫下一首千古絕唱,僅開頭兩句,便驚豔了歲月

他在雲南任上時,嘉靖幾次大赦天下,将許多被貶谪的官員召回京師,楊慎卻每每不在此列,可見皇帝仍然記恨他當年的直言。不過,讓皇帝恨得牙癢癢的楊慎卻快樂得如同老神仙。

他在雲南三十年,博覽群書,寫了無數詩歌詞曲。他的文學著作題材廣闊,既有經史子集,又有天文地理、宗教音樂戲劇,甚至包括金石書畫和民風民俗。

後人評價他的詩有晚唐時期的風采,又有獨特的靡麗氣質,實在是妙不可言。

嘉靖三十八年,七十二歲的楊慎終老于雲南。他度過了曲折美好的一生,最終了無遺憾地離世了,還給後人留下了一大筆文學遺産。而這些美好,是他應得的。

#頭條創作挑戰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