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發燒時請同僚送鑰匙被拒”上熱搜:别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系

作者:大道微言
“發燒時請同僚送鑰匙被拒”上熱搜:别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系

01

熱搜上有個網友發帖吐槽:發燒很難受,讓兩個同僚給我送鑰匙都被拒絕了。果然,永遠不要相信同僚會和你成為朋友……

原來,網友的公司近期在廣州某醫院做項目,網友和兩名同僚也參與了這個項目,于是公司在醫院對面租了一套房子給三人住。

但這套房子隻有兩把鑰匙,且一直是兩個同僚收着,網友自己沒有。

有一天,網友生病發高燒,但有個送資料的工作要完成,于是她先是拖着病軀乘地鐵把資料送到50公裡以外的地方,送完之後再回住處休息。

“發燒時請同僚送鑰匙被拒”上熱搜:别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系

返程時,由于地鐵口離住處很近,隻有600米,但距離對面的醫院辦公室有900多米,于是不想走太多路去辦公室跟同僚拿鑰匙的網友,打算讓同僚幫忙把鑰匙送到小區門口。

因為小區的位置就在辦公室對面,距離辦公室隻有三四百米,不算遠。

她覺得這點小忙同僚一定會幫,畢竟自己平時也很照顧她們:

降溫時兩人沒帶厚衣服,她毫不猶豫就把自己的厚衣服借給她們穿,買了厚棉被,也大方讓沒有厚被子的同僚跟自己睡;

怕同僚大晚上取快遞不安全,主動作陪;

平時的生活用品更不用說,放在桌上的紙巾,也都讓兩位同僚随意取用。

但沒想到,如此貼心的自己,換來的卻是同僚的冷漠拒絕。

“發燒時請同僚送鑰匙被拒”上熱搜:别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系

一個同僚說,自己穿了裙子,不友善騎單車送鑰匙,隻願意把鑰匙送到醫院門口。

但網友覺得,送到醫院門口和自己去取鑰匙沒差別,于是打算請另一位同僚幫忙。

結果另一個同僚直接一句“沒帶包”就把網友的請求給回絕了。

“發燒時請同僚送鑰匙被拒”上熱搜:别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系

網友不明白,為什麼兩個同僚如此沒有人情味,第二個同僚如果有心想送,就算沒帶鑰匙,完全可以找第一個同僚拿鑰匙送過去。

最後,無奈的網友隻得先走回小區,在小區的石凳上趴着睡着了。

大概睡了半個多小時,網友冷得受不了,終于決定自己去醫院辦公室拿鑰匙,委屈又狼狽。

她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平時幫了同僚那麼多,自己有困難的時候卻沒人願意幫自己。

02

客觀來說,兩位同僚并沒什麼錯,誰都有自己的事要忙,沒人有義務犧牲自己的時間走幾百米的路去送鑰匙。

事實上,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有千萬種,比如花點小錢打車去拿鑰匙,或者叫個跑腿把鑰匙送到小區,可她偏偏選擇了一種讓自己和同僚都難受的方法。

最令人不解的是,沒有鑰匙為什麼不早早配好一把呢?是不是平時也經常麻煩同僚開門呢?

不過,這些都不是問題的關鍵,網友會感到委屈和痛苦,根本原因在于她高估了自己和同僚的關系。

平時一廂情願地對同僚好,覺得自己對别人好了,大家就是朋友了。

于是對同僚有了期待,希望自己困難的時候,同僚也能幫一把。

殊不知,她的這些“好”,在同僚眼裡無足輕重,沒人把她的“好”放在心上,自然也不會是以給予超出情感範圍的回報。

有一種人際災難,叫做高估跟别人的關系;有一種自作多情,叫你把别人當朋友,别人隻把你當路人。

你以為彼此感情深厚,别人卻視你可有可無。

是以啊,永遠不要對别人抱有太高的期待,即使是親密的朋友。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位年輕人,向神明誠信禱告,希望神賜予他一些渡過人生難關的秘訣,可以讓他變得更聰明、更有力量。

神明顯靈,當時就答應了他,還與他約好了傳授秘訣的時間、地點。

年輕人喜出望外,連連感謝叩首。

到了約定的日子,年輕人提前半天就到了,焦急地等待神明的出現。

然而,他等了三天三夜,神明都沒有出現。

最後,他終于決定放棄等待。

回家的路上,他垂頭喪氣,喃喃自語:“看來連神明也會違背承諾,既然如此為何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呢,還是把希望寄托在自己這裡,比較靠譜。”

話音剛落,神明就出現了,他滿意地告訴年輕人:

“孩子,看來你是真的得到秘訣了。記住這個秘訣,無論你到哪都将會立于不敗之地。”

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寫道:

“人生的實質,就是一個人活着,不要對他人心存太多期待。”

不對任何人抱過高的期待,是一個人成熟的真正标志。

“發燒時請同僚送鑰匙被拒”上熱搜:别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系

03

倫理學上有個詞,叫“斯托克代爾悖論”,說的就是應對期望和失望的問題。

關于這個理論,有一個故事:

1965 年,美國海軍上将斯托克代爾在越戰時被俘,被關押在河内希爾頓戰俘營。

被俘的斯托克代爾先後遭受了20多次嚴刑拷打,8年後才獲釋回國。

而關在同一戰俘營裡的其他美國戰俘,大都比斯托克代爾年輕得多,身體狀态也要好得多,卻很快就死了。

美國學者吉姆前去采訪斯托克代爾:“8 年時間你有很多同伴不幸遇難,為何你能熬過來?”

斯托克代爾想了想說:

“我之是以能活下來,是因為我對未來沒有太高的期待,他們之是以會死去,是因為他們對未來過分期待;

他們總盼望聖誕節就可以被特赦,可是聖誕節過後沒能如願;于是又想複活節可以,結果還是沒被釋放……這樣失望接着失望,不久後便郁郁而終。”

“斯托克代爾悖論”告訴我們:期待越大失望就會越大。

就像《人間失格》裡的一句話:倘若沒有過度的歡喜,便沒有極度的悲傷。

這也是一種面對困境和逆境時,很有效的一種心智模式。

當我們把期望放在自己身上,自己對事情的結果負責時,就會發現,這世上可以責怪的人越來越少。

這時候,他人的幫助于你而言就成了錦上添花的意外之喜。

沒有過多的期待,不但抱怨和委屈變少了,也更容易對他人的回應和善意心存感激。

你的期待值越低,便越容易獲得滿足,也越容易得到快樂。

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就是降低對他人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