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言身中醫》之中醫入門欄目
謝老師的中醫診所坐落在一條幽靜的街道上。診所内彌漫着淡淡的草藥香氣,暖黃色的燈光在房間中投下柔和的光影。謝老師是一位溫文爾雅的中醫,透露着一種深沉的智慧。在他的診所裡,常常有各種各樣的患者,而其中最勤奮的一位學生便是小王。
小王是一位年輕的學子,對中醫學充滿了濃厚的興趣。每次來到謝老師的診所,他都會懷着一顆好學之心。謝老師的親切和嚴謹給了他極大的啟發,而小王也以認真的态度赢得了謝老師的賞識。
陰陽學說如何應用到四診
小王又來到了謝老師的診所。他微笑着問道:“謝老師,我最近在學習陰陽學說,對于四診資料的分析還有些疑惑。”
備注:陰陽學說明确規定了陰陽各自的屬性,具有不可變性和不可反稱性。陽的特性包括光明、溫暖、向上、趨外、興奮、發散等;而陰的特性則包括晦暗、寒冷、向下、内收、沉靜、凝聚等。陰陽用以說明事物的屬性,例如水被歸屬于陰,火則被歸屬于陽。在這一理論體系中,水不能被稱為陽,火也不能被反稱為陰。
謝老師微笑點頭:“很好,陰陽學說是中醫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來詳細聊聊,先從色澤開始吧。”
謝老師細緻地解釋着:“在四診資料中,色澤分陰陽是很關鍵的一步。如果病者面色鮮明,通常屬于陽證;而若面色晦暗,往往是陰證。你要注意觀察患者的面色,這可以為你判斷病證提供線索。”
陽證常表現為面色鮮明,而陰證則使面色顯得晦暗。觀察色澤的鮮明與晦暗,可為病證的陰陽屬性提供線索。
小王認真地記錄下來,然後跟随着問題:“謝老師,那在氣息方面應該怎麼分辨陰陽呢?”
謝老師微笑:“氣息分陰陽也是很關鍵的。你要注意患者的語聲和呼吸。語聲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動者,往往是陽證;而語聲低微無力、少言而沉靜者,多屬虛、屬寒,為陰。呼吸微弱的多屬于陰證,而呼吸有力,聲高氣粗,多屬于陽證。”
從語聲出發,語聲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動者,多屬實、屬熱,為陽證;相反,語聲低微無力、少言而沉靜者,多屬虛、屬寒,為陰證。在呼吸方面,呼吸微弱多屬于陰證,而呼吸有力、聲高氣粗則多屬于陽證。
小王一邊點頭一邊記錄,他感覺每一個細節都像是在揭開中醫的神秘面紗。
“動靜喜惡分陰陽也是很有意義的。” 謝老師接着解釋,“你可以觀察患者的動靜、喜惡等情況,這同樣可以幫助你區分病證的陰陽屬性。躁動不安屬于陽,蜷卧靜默則屬于陰。身熱惡熱屬陽,身寒喜暖則屬陰。”
通過觀察患者的動靜、喜惡等情況,可以更好地區分病證的陰陽屬性。躁動不安通常屬于陽證,而蜷卧靜默則屬于陰證。喜熱惡熱多屬于陽證,身寒喜暖則多屬于陰證。
小王恍然大悟,覺得這樣的分辨方法簡直是醫學的藝術。他再次感慨着:“原來中醫學這麼豐富,真是博大精深。”
“最後,我們來說說脈象分陰陽。” 謝老師指導着,“辨識脈象的部位、動态、至數、形狀也可以分辨病證的陰陽屬性。寸為陽,尺為陰;至者為陽,去者為陰;數者為陽,遲者為陰;浮大洪滑為陽,沉澀細小為陰。”
辨識脈象的部位、動态、至數、形狀也是分辨病證的陰陽屬性的有效方法。部位上,寸脈為陽,尺脈為陰。動态上,至者為陽,去者為陰。至數上,數者為陽,遲者為陰。形狀上,浮大洪滑為陽,而沉澀細小則為陰。
中醫望色,青赤黃白黑
小王擡頭看向坐在對面的謝老師,又問道:“謝老師,謝謝您剛剛講的陰陽學說在四診的應用,我在書上還看到了關于望色和面部色診的内容,但是我還是不太明白,您能為我解釋一下嗎?”
謝老師微笑着點點頭,緩緩說道:“望色和面部色診是我們中醫診斷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望色,即通過觀察患者的皮膚顔色來了解病情。色指皮膚的顔色,包括青、赤、黃、白、黑五種色調,既可以反映氣血的盛衰,又可以反映髒腑病位及病性;澤即皮膚的光澤,指榮潤還是枯槁,主要反映髒腑精氣的盛衰和疾病的預後吉兇。”
小王聽得津津有味,他仔細聆聽着謝老師的解釋,并且認真地在筆記本上做着記錄。
謝老師接着解釋道:“而面部色診的原理則在于,面部的皮膚非常薄嫩,血絡豐富。正如古書所言,‘心主血脈,其華在面’。各個髒腑的精氣也通過經絡上榮于面部。是以,通過觀察面部的色澤變化,我們能夠了解髒腑的盛衰和疾病的預後吉兇。”
如何正确地進行望色和面部色診
小王點點頭,然後繼續問道:“那麼,師傅,我應該如何正确地進行望色和面部色診呢?”
謝老師微笑着示範道:“若血液充足,則面色紅潤;血液虧虛,則面色淡白;血行瘀阻,則面色青紫。光澤是髒氣之光華,可以反映精氣的盛衰。氣盛則有澤,氣衰則無華。是以,醫者望色時必須将顔色與光澤結合起來,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斷。”
中醫望色需先厘清常色和病色
"謝老師,對于常色和病色方面,有些疑問,不知您可否指點一二?” 小王恭敬地詢問。
"常色和病色,這是中醫望診的基本功之一。首先,我們來讨論常色。” 謝老師深情地說。
他繼續道:“常色是指健康人的面部色澤,其特征為明潤、含蓄,說明氣血充盈,髒腑功能強盛。以黃種人為例,其常色特征為紅黃隐隐,明潤含蓄。常色有主色和客色之分。”
小王聚精會神地聽着,認真記下了這些重要的資訊。
謝老師繼續:“主色是指與生俱來,一生基本不變的面部色澤。人類由于種族不同而有黃色、黑色、白色等不同人種;同樣是黃種人,由于遺傳不同,而有偏白、偏青、偏黑、偏紅、偏黃五形人的不同。由于種族或遺傳因素導緻的面色變化均系主色,屬常色範疇。”
小王點了點頭,示意自己了解了這個概念。
“客色是指非疾病因素所緻的短暫的面色變化。比如,随着季節推移、時辰變化,地理環境、飲食情緒等因素的影響,人體的面色也會出現短暫的變化,這些變化均稱為客色,也屬常色範疇。” 謝老師解釋道。
小王思考了一下,然後問道:“那麼,常色和客色之間有何差別呢?”
謝老師微笑着回答:“常色是一個人的基本面色,反映了他的體質和遺傳。客色則是短期的變化,通常由外部環境和生活習慣等因素引起。了解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對于望診非常重要,因為它們可以幫助我們判斷一個人的體質和潛在健康問題。”
《醫宗金鑒·四診心法要訣》:“四時之色,随四時加臨,推遷不常,故為客色也。 春氣通肝,其色當青;夏氣通心,其色當赤;秋氣通肺,其色當白;冬氣通腎,其色當黑;長夏四季之氣通脾,其色當黃,此為四時常則之色也。 ”
小王點了點頭,似乎對常色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現在,讓我們來談談病色。” 謝老師繼續。
他的聲音變得更加莊重:“病色指的是人體在患病狀态下的面部色澤。除了常色之外,一切反常的色澤均屬病色。”
小王的眼睛亮了起來,他迫切地想要了解更多。
“病色的顯露程度和光澤的有無,受疾病的輕重、淺深、病性等多種因素的直接影響。一般而言,病色雖顯但尚有光澤,為病色之善色,表明髒腑精氣未衰,胃氣尚能上榮于面,稱為‘氣至’。”
病色雖顯但尚有光澤,為病色之善色,表明髒腑精氣未衰,胃氣尚能上榮于面,稱為“氣至”,多屬新病、輕病、陽證,易于治療,預後較好
小王的手飛快地記錄下這些關鍵資訊,他開始明白病色的複雜性。
“然而,病色也有惡色,” 謝老師繼續說道,“病色暴露而晦暗、枯槁者,是真髒色外露,為病色之惡色,表明髒腑精氣衰敗,胃氣不能上榮于面,稱為‘氣不至’。”
病色暴露而晦暗、枯槁者,是真髒色外露,為病色之惡色,表明髒腑精氣衰敗,胃氣不能上榮于面,稱為“氣不至”,多屬久病、重病、陰證,治療較難,預後較差。
小王一邊聆聽,一邊将這些關鍵點記錄得密密麻麻。他覺得這是一次珍貴的學習機會,而謝老師的悉心教導更是讓他備受鼓舞。随着一次次的提問和解答,小王逐漸掌握了陰陽學說在四診資料中的運用。謝老師的嚴謹和親切一直是他學習的榜樣,而小王的聰明和努力也得到了謝老師的認可。
小王感慨地說:“謝老師,感謝您的指導。我會努力學習,成為一名優秀的中醫,為更多的人帶去健康和希望。”謝老師微笑着拍了拍小王的肩膀:“好好努力,醫者仁心。希望你将中醫的精髓傳承下去,造福更多的人。”在那個甯靜的診所裡,師生之間的對話交流,讓中醫的智慧在世代傳承中閃耀着更加璀璨的光芒。
陰陽符号Yin-Yang sym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