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0後60後的老人不是不會享受生活,而是被現實牽絆住了前行的腳步

作者:樸實雪梨V

#文章首發挑戰賽#

我是1965年出生的58周歲的老太太,再過一個多月虛歲就滿60歲了。

我是妥妥的60後,曾幾何時,我也有無限的向往,期盼着早日退休,過上自己夢想中的生活,尋找詩和遠方。

可是等真正來到這個時間段的時候,往往就靈驗了那句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不是說我們50後60後的老人不會享受生活,而是被現實牽絆住了前行的腳步:

50後60後的老人不是不會享受生活,而是被現實牽絆住了前行的腳步

被迫打工

像我這樣企業退休的60後,一個月終身俸隻有2000來塊錢,要想尋找詩和遠方,要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談何容易?

無奈囊中羞澀,毫無安全感,隻能默默地再次回到職場,過着朝八晚五的生活。

退休不叫退休,上班不叫上班,隻能叫退而未休,繼續打工。

50後60後的這一代人響應國家号召,一對夫妻一個孩兒,如果這一個孩兒經濟條件優渥,那麼哪怕老人隻有2000多塊錢終身俸,他也不必再去辛苦打工。

但是真正有條件的孩子又有多少呢?大多數的孩子都是普普通通的一個月也就是幾千塊錢的收入。

話說現在的孩子生活壓力又挺大的,他們要還房貸,車貸,孩子的奶粉錢,小孩上學的費用等等,都壓得孩子們喘不過氣來。

他哪裡還有精力和财力來照顧父母啊。

是以,50後60後的這一批老人,指望獨生子女來養老是不可能的了,隻能靠自己。

是以,沒有享受生活的資本,隻能繼續打工。

50後60後的老人不是不會享受生活,而是被現實牽絆住了前行的腳步

被迫帶娃

還有些老人,本想着退休之後終身俸又不低,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實作年輕時候的夢想。

可是,又迎來了孫輩兒,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這些老人又踏上了第2個特殊的崗位,那就是去孩子家幫忙帶寶寶。

有的老人好不容易帶大一個,第2胎又來了又接着帶。

10年8年之後把寶寶們都帶大了,自己就是七八十歲的老人了,那個時候再想出去潇灑潇灑,腿腳也不靈活了,時間也不允許了。

是以,我們不是不會享受生活,而是被現實打了臉。

現在的年輕人,不像我們那個年代生了孩子自己帶,反正機關有事先串通的人所放到那裡就不管了。

可是現在的年輕人,沒有父母幫忙就得雇保姆。

也是被逼無奈,隻有父母幫忙更放心的,是以父母幾乎沒有選擇的權利,必須承擔起這個任務,責無旁貸,不能袖手旁觀,累并快樂着。

50後60後的老人不是不會享受生活,而是被現實牽絆住了前行的腳步

被迫照顧老人

五六十年代的老人,如果父母健在的情況下,都是80出頭的老人了。

父母在不遠行,沒有辦法去尋找詩和遠方。

因為,父母身體如果硬朗的情況下還好一點,但是也怕意外發生,是以不敢私自出去潇灑旅遊。

如果父母生活不能自理,那就更别提去遊山玩水了。立馬又上崗來照顧父母了。

有的人甚至熬不過父母,把自己熬垮了,熬走了。

是以說,不是五六十年代的老人不會享受,而是現實不允許。

50後60後的老人不是不會享受生活,而是被現實牽絆住了前行的腳步

唯獨沒有自己

五六十年代的老人終身俸少的,不帶娃就出去打工,該打工的打工,該帶娃的帶娃,該照顧父母的照顧父母,辛辛苦苦到最後唯獨沒有愛自己。

等到平台抛棄我們了,打不了工了,把娃兒也帶大了,父母也送走了,我們自己也老了,也沒有了出行的體力,更沒有了遊玩的興緻了。這一生,就這樣索然無味地結束了

是以說,50後60後這一代人是最堅強,最無私的一代人,不是我們自己不會享受,而是被現實牽絆了手腳。

終身俸低要打工,補貼補貼子女,同時為自己賺養老錢。孫輩兒小要幫着兒女去帶娃。父母老了,要照顧父母。

等到一切任務都完成了,自己也就老了,走不動路了,孝敬了老的,照顧了小的,唯獨忘了愛自己。

50後60後的朋友們,無論你是在打工還是在帶娃,或者是在照顧老人,都記得别忘了好好愛自己,别忘了吃點好的,喝點好的,用點好的。

人隻有這一輩子,别等到躺到床上,生活不能自理那天,一切都晚了,不要給咱們的人生留下遺憾,好好活着吧!

50後60後的老人不是不會享受生活,而是被現實牽絆住了前行的腳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