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病人将在一兩天内死亡,醫生是怎麼知道的?真相沉重,但不得不說

作者:DrX說

“也就這兩天了,你們要有心理準備。”主治醫生的一句話,讓朱大叔的親屬們悲痛欲絕。

朱大叔今年51歲,已經查出癌症兩年了,雖然他一直很積極配合治療,但遺憾的是,癌細胞已經擴散到了全身。癌症給他帶來了極大痛苦,他沒辦法正常進食,隻能做造痿滴營養液,瘘口時時刻刻都在疼痛,甚至還滲出了大量液體。

朱大叔雖然有很強的求生欲望,但在疾病面前,一切好像都是那麼無能為力。

病人将在一兩天内死亡,醫生是怎麼知道的?真相沉重,但不得不說

病人将在一兩天内死亡,醫生是怎麼知道的?

死亡是神秘的,又是令人恐懼的,雖然人人都害怕死亡,但每個人又都不得不面對死亡。

或許大家在看電視時都看過這樣的情景:某個人因為重病住院,醫生通知病人家屬要做好心理準備,說病人可能時間不多了...

事實上,這真不是電視劇在刻意誇張表達,現實生活中也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那麼醫生到底是如何知道患者生命即将走到盡頭的呢?難不成醫生真的會算命?

①症狀評估

說白了就是對患者身體狀況的評估,比如患者手掌和腳底已經出現了紫色斑點,身體系統運作緩慢,患者很難進食甚至無法進食。此外,患者的肌肉變得松弛,呼吸和吞咽功能開始受到影響,呼吸變得困難,受到吞咽障礙影響,唾液慢慢堆積在喉嚨中,喉嚨中開始發出咕噜咕噜的聲音。

還有一些人在臨終前,會變得很焦躁不安,出現語無倫次或不停揮動手勢等情況。

②檢查名額

這裡的檢查名額包含基礎的體溫、呼吸、脈搏和血壓等。就比如說體溫已經明顯低于常人,四肢供血明顯不足;脈搏變得十分虛弱,甚至已經很難感受到脈搏;血壓值持續下降,特别是在收縮壓小于90mmHg,舒張壓<60mmHg,并且藥物等治療手段也不能使其回升;呼吸功能受損,氧飽和持續下降,已經出現呼吸衰竭趨勢等,這些都是很不好的信号。

另外,一些檢查也會幫助醫生判斷患者的病情,比如乳酸情況、體内是否酸堿失衡、以及一些影像學檢查等。

③臨床經驗

一個經驗豐富的醫生,不僅有着很強的理論知識,還需要接觸到大量的臨床病例,經驗越是豐富的醫生,臨床經驗就越豐富,接觸過的病例就越多,判斷得也就越準确。有一些臨床經驗豐富的醫生,很多時候隻需要結合患者的生命體征、檢查名額和臨床表現,就能對患者接下來的情況以及病情發展做出基本的判斷。

病人将在一兩天内死亡,醫生是怎麼知道的?真相沉重,但不得不說

人在臨終前有哪些表現?

以下内容來自相關研究和網友們的經驗彙總,不一定每個人都會出現,但有着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一、出現較為嚴重的排異反應,一般表現為腹瀉、嘔吐,直到脫水。

二、焦躁不安、精神亢奮。一般臨終期的病人會出現此類情緒,這在醫學上又被稱為“谵妄”。

三、由于人在臨終前身體各項器官已經衰竭,很難将自己想說的所有話表達出來,一般隻能說出少許,是以會表現出胡言亂語,且沒有層次和邏輯。

四、處于彌留之際的人,因為下體周邊的血液供應不足,是以神經肌肉會是以出現障礙,進而導緻大小便失禁的狀況出現。

五、有部分年齡較大的人在去世前,額頭上存在多年的皺紋可能會慢慢舒展開,當皺紋全部張開時,往往意味着徹底離去。

六、正常人呼出來的氣應該是熱的,這是因為血液流通正常。而對于臨終的人來說,由于器官正在衰竭,心髒輸血功能會慢慢停止,血液的流動也會變得十分緩慢,是以呼出來的氣溫度也會更低,手腳摸上去也是冰涼的。

病人将在一兩天内死亡,醫生是怎麼知道的?真相沉重,但不得不說

親人臨終前,我們能做些什麼?

其實,人在進入彌留之際,過度治療往往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了,有時候甚至會因為過度治療,眼睜睜看着患者痛苦,沒有好好告别,最終留下無法彌補的遺憾。事實上,親人在進入生命倒計時之際,我們能夠為親人做的事情有很多。

比如一些瀕死的患者,由于消化功能和吞咽功能已經出現障礙,很難吃東西喝水,這時候就不要勉強病人強行進食,最好遵從病人的意願,如果嘴唇很幹的話可以用棉簽蘸點水塗抹嘴唇即可。

當一個人瀕死時,身邊的親友難免都會去探望,這時候最好不要紮堆去探望,因為臨終患者大多喜歡安靜的環境。可以輪流探望,并且和其交流時盡可能放低聲音。

臨終的人由于身體各項機能逐漸變差,意識也會逐漸模糊,患者可能會陷入長時間昏睡。這時候盡量不要試圖将其叫醒,因為如果可以在睡眠中安然離世,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死亡是我們每個人都無法躲開的必修課,面對死亡和生命,我們要有足夠的敬畏之心。死亡雖然可怕,但我們隻要在活着的時候好好珍惜生命,該吃吃該喝喝凡事别忘心裡擱,開開心心來人世間走一圈,也算無怨無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