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釣魚是狩獵的替代,但也有法律風險

作者:南方周末

據中國釣魚協會的不完全統計,全國約有1.4億釣魚人群。有些人可以從早上7點釣到晚上10點,甚至半夜,隻吃幹糧甚至不吃飯。

中國普遍興起的釣魚愛好,可以說是為了追求釣魚的樂趣和釣魚時内心的平靜,但更深層次的,是源于人類的狩獵本能。據考古發現,200萬年前的非洲能人已能成功地進行狩獵。在漫長的進化中,這種行為逐漸沉澱在文化中。對絕大多數中國人而言,釣魚是少數能安全釋放這種本能的活動。

狩獵本能

釋放狩獵本能,其他國家的人們也是一樣。每年的9到12月是美國的狩獵季,這是美國一個廣受歡迎的戶外活動,在狩獵季人們通常可以狩獵白尾鹿、黑熊、火鳥、小麋鹿等。美國東部緬因州、佛蒙特州有豐富的鹿、熊,西部科羅拉多州、懷俄明州有獐、駝鹿、雪兔、大角羊等,北部有北極鳕魚、斑點鹿等,南部著名的火山盆地,則是狩獵野火雞的天堂。

狩獵在美國形成了一種文化,有相應的節日與比賽,比如弓箭狩獵比賽、獵犬競賽。例如北卡羅來納州的第一主題樂園曾在狩獵季推出狩獵射箭遊戲。

有些狩獵活動是出于生态考慮。野豬對美國而言是入侵物種,它們繁殖能力強大,泛濫成災,破壞農作物,且對當地生态系統造成威脅。根據2016年的資料,全美一共有690萬頭野豬,每年會對美國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美國人不吃野豬,一頭僅賣25美元,政府雇獵人獵殺成本很高。為解決這一難題,美國得克薩斯州允許商業性的合法狩獵野豬。每名狩獵者繳納3000美元,在狩獵前接受必要的教育訓練和指導,然後坐上直升機狩獵野豬,使用手持步槍和沖鋒槍從空中獵殺野豬,整個狩獵行動約2個小時。當地法律允許射殺兩種動物,分别是野豬和土狼。

在美國,狩獵産品和狩獵服務,形成了一種規模不小的産業。一份資料顯示,僅2002年,美國就有1400多萬名18歲以上的公民參加了狩獵活動,狩獵産生的直接經濟效益多達220億美元。狩獵服務解決了70萬人的就業問題,由此帶動的消費市場高達650多億美元。

狩獵活動是危險的。狩獵季往往會出現誤傷人或打死瀕危動物的情況。此外,狩獵還會對當地居民生活造成幹擾、産生噪音等。是以,有很多針對狩獵活動的安全管控和嚴格法規,以保護野生動物和居民的安全。

近年來,随着環保主義的盛行,美國的一些州開始禁止狩獵。2023年,紐約州議會準許了一項法案,禁止私人舉辦獵殺野生動物的競賽。在此之前,佛蒙特州、馬薩諸塞州、新墨西哥州、馬裡蘭州、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州、加利福尼亞州和華盛頓州已經制定了此類法律。不過,此法案并不嚴厲,僅是對違規狩獵競賽行為處以5至2000美元的罰款,而且,懲罰範圍并不包括狩獵白尾鹿、火雞和熊的比賽,釣魚比賽也不受影響。

反對狩獵的很多是環保主義者。雖然法案并不嚴厲,但美國狩獵文化濃厚,仍然導緻了嚴重的政治分歧。很多人表示反對,有人說:“該立法大部分的支援者來自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其中許多人不是獵人,他們試圖阻止一些北部人的生活方式。”

狩獵活動在中國

其實,中國也是有狩獵活動的。

中國的狩獵場始于1980年代,1984年,中國在黑龍江省的桃山林場建立了第一個正式的國際狩獵場。1985年,青海省成立了都蘭國際狩獵場,1988年甘肅省建立了肅北國際狩獵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也在上世紀90年代建立了多個國際狩獵場。在青海、新疆、甘肅、山西、黑龍江等省區,先後建立了對外國人開放的國際狩獵場所共25處。在甘肅、青海的狩獵場,每隻盤羊的價格為21500美元,岩羊為7900美元。國家林業局公布的資料顯示,截至2005年底,大陸共接待國際獵人1101人次,狩獵野生動物總數1347頭(隻),狩獵收入3639萬美元。

狩獵可以控制種群數量,殺死老弱獵物,獵捕數量控制在一定範圍内,對種群也沒有太大影響。狩獵獲得的資金可以用于保護野生動物。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有關負責人曾表示:從目前來看,凡是開展正當狩獵行為的地方,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工作也做得比較好。

後來,這個現象得到了法律的許可。2004年頒布的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八條規定: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及其生存環境,禁止任何機關和個人非法獵捕或者破壞。其第十六條規定:因科學研究、馴養繁殖、展覽或者其他特殊情況,需要捕捉、捕撈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的,必須向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申請特許獵捕證;獵捕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的,必須向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申請特許獵捕證。也就是說,經由政府部門的準許,可以“合法”地狩獵野生動物。

不過在最新版的野生動物保護法中,關于狩獵的條文已經取消。新版的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獵捕有重要生态、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應當依法取得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核發的狩獵證,并服從獵捕量限額管理。第二十三條規定,獵捕者應當嚴格按照特許獵捕證、狩獵證規定的種類、數量或者限額、地點、工具、方法和期限進行獵捕。獵捕作業完成後,應當将獵捕情況向核發特許獵捕證、狩獵證的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備案。具體辦法由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制定。獵捕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應當由專業機構和人員承擔;獵捕有重要生态、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由專業機構有組織開展。持槍獵捕的,應當依法取得公安機關核發的持槍證。

對于商業捕獵,沒有許可商業狩獵,但也沒有明文禁止。目前國内合法狩獵的管道非常少。湖北太子山狩獵文化主題樂園,總面積六千餘畝,是目前國内最大的全封閉式狩獵場。園區提供獵槍、子彈、弓弩等狩獵工具,開展獵槍打獵、弓弩射獵、陷阱捕獵等狩獵活動,獵物包括野豬、波爾多羊、野雞、野鴨、黃牛、野兔。

總體而言,當下中國的野生動物保護極其嚴厲,很多地方都實行的是全域禁獵。刑法三百四十一條第二款,規定了非法狩獵罪,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根據相關司法解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非法狩獵“情節嚴重”:(一)非法狩獵野生動物二十隻以上的;(二)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或者禁獵期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狩獵的;(三)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

釣魚也有法律風險

在這些禁止之下,釣魚就成了唯一合法的狩獵行為。而且,水面實際上成了一種安全網——因為看不到水面之下,是以可以不用對被釣上來的魚的種類負責。漁民網到了江豚這種被嚴格保護的動物,隻需要立刻放生或者交給相關部門,就可無責。

不過,釣魚的風險也變得越來越高。2023年9月,四川綿陽鹽亭縣法院公布了一起“用活泥鳅釣魚獲刑”的案件,引發網友關注。兩名垂釣者在鹽亭縣梓江河段使用活餌(泥鳅)釣魚,共計釣獲翹嘴紅鲌、鲢魚、鳜魚等41.69千克。法院最終以非法捕撈水産品罪,判處兩人三個月、四個月不等拘役。

按照刑法第三百四十條的規定,違反保護水産資源法規,在禁漁區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方法捕撈水産品,情節嚴重的構成非法捕撈罪。

不過,非法捕撈罪在刑法中的規定相對寬泛。針對這個問題,最高法和最高檢在2022年4月,釋出了一個名為《關于辦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問題》的司法解釋。這個司法解釋對垂釣的工具和方法作出了明确限定,列出了被認定為犯罪的五種情形。比如,捕撈水産品的重量在500公斤以上,或者價值在1萬元以上的,就構成犯罪。還有捕撈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水生動物、苗種、懷卵親體,或是在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内捕撈水産品,重量在50公斤以上或價值1000元以上的,就構成犯罪。另外,在禁漁區内使用電魚、毒魚、炸魚等嚴重破壞漁業資源的禁用方法或禁用工具捕撈的,也以非法捕撈水産品罪定罪處罰。

禁止使用活體餌料的相關規定散見于地方性法規當中,這些地區主要是長江流域的幾個省份,比如四川、重慶、江西。在具體實施層面,不僅活泥鳅,所有在水中可以生存的魚蝦,原則上都屬于禁用的範圍。禁止使用活餌釣魚,理由是使用活餌釣魚,魚兒比較容易上鈎,捕撈的數量就會比較大,而且可能造成餌料生物的泛濫,造成外來生物的入侵,導緻整個地域生态環境變化。不過,釣魚常見的餌料——蚯蚓,沒有被法律禁止使用。

•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劉遠舉

責編 陳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