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從 USB IF 協會統一了 USB 的實體規格标準後,市面的線材愈加主流且通用;同時,Intel 釋出了多項通訊傳輸技術,以至于越來越多的智能裝置搭載全功能 Type-C 端口,擁有高功率電能傳輸、視訊拓展、資料傳輸等等強大的附加能力。
此前,充電頭網也給大家介紹過多款不同品牌的A/C to C線材,今天要評測的這款是來自SanDisk 閃迪的充電資料線,它雖然外觀方面偏向工業風,但是其内部滿 PIN腳設計和擁有轉接頭設計,或會讓這款線材實作更多不同的連接配接、使用體驗。
産品介紹
按照慣例,先看産品。
SanDisk 閃迪資料線擁有 PC 材質外被,線身柔軟耐彎折,線材本體上并無識别标簽。
SanDisk 閃迪資料線 USB Type-C公頭擁有加長的注塑端子,且外殼上凹印亮面的三角辨別;同時也可以看到線身與子端外殼擁有加厚注塑設計,更耐彎折。
此外,可以看到線材擁有轉接頭設計,Type-C 轉 USB-A 類型,可适用于更多主流端口的終端裝置。
USB Type-C端子内部采用24針滿 PIN 腳設計,具體支援功能需進行實測。
轉接頭的 USB-A 公頭内部采用“4+5”9針 PIN腳設計。
通過 POWER-Z KM003C 測試儀測試 SanDisk 閃迪資料線材,實測具備 E-Marker 晶片,支援 20V3A 電能傳輸和 USB 3.2/USB4 Gen2(10Gb/20Gb)資料傳輸。
SanDisk 閃迪資料線 線身直徑約為4.27mm。
SanDisk 閃迪資料線(C to C)長度約為17cm。
SanDisk 閃迪資料線(C to C+轉接頭)長度約為20cm。
SanDisk 閃迪充電線(C to C+轉接頭)重量約為17.2g。
性能測試
對于線材的測試主要展現在兩個大的方面,功能測試,以及線材自身的品質測試。前者主要測試線材支援哪些功能,是否支援快充、資料傳輸以及視訊傳輸;後者主要測試線材的内部品質如何,涉及具體的測試項目有壓降等等。
快充
首先來看 SanDisk 閃迪資料線在充電方面的表現。
使用蘋果 140W 充電器為 iPhone 15 Pro 手機進行充電,實測手機端輸入功率為 8.71V 2.58A 23.46W。
同樣為 MacBook Pro 16 M1 Max 2021 款筆記本充電,實測筆電端輸入功率為20.33V 2.97A 60.30W。
當SanDisk 閃迪資料線在搭載轉接頭的狀态下,通過支援 QC 快充的充電器的 USB-A 端口對筆電裝置進行充電,實測充電功率為 5.08V 1.43A 7.28W。
小結
實測 SanDisk 閃迪充電線在充電性能方面,可以支援20V3A 60W的功率傳輸,能夠應對搭載USB Type-C 實體充電端口的手機、平闆、筆記本等智能裝置,建議使用者避免搭配轉接頭進行充電操作。
資料傳輸
除了快充,下面來測試一下SanDisk 閃迪充電線支援哪種規格的資料傳輸。
将線材的兩端分别連接配接到 MacBook Pro 16 M1 Max 2021款筆記本的雷電接口和綠聯 USB4 硬碟盒,硬碟盒内裝載的是緻态TiPlus 7100 2TB 固态硬碟。
随後使用Disk Speed Test測試線材的資料傳輸能力,實測寫入速度約為1479MB/s,讀取速度約為1739.7MB/s,實測該速度表現為 USB4 Gen2 20Gbps 的傳輸規格。
另外,在 Windows 系統的聯想小新 Pro 14筆記本中,同樣使用綠聯 USB4 硬碟盒連接配接固态硬碟和筆記本的雷電端口,使用 CrystalDiskMark 測速軟體對進行速率測試,讀取速度可達1869.24MB/s,寫入速度可達970.2MB/s。
當SanDisk 閃迪充電線搭配 C 轉 A 轉接頭後,使用 CrystalDiskMark 測速軟體對進行速率測試,讀取速度可達458.09MB/s,寫入速度可達459.51MB/s,僅支援 USB 3.0 傳輸規格。
小結
由于系統和測試 APP 算法不同,macOS 系統的讀寫速度會比 Windows 慢一些;實測驗證SanDisk 閃迪充電線可達到 USB4 Gen2 20Gbps 傳輸規格,而搭配轉接頭使用後,下降至 USB 3.0 5Gbps規格。
視訊傳輸
最後再來看看 SanDisk 閃迪資料線是否支援視訊傳輸。
将線材的兩端分别連接配接到 iPhone 15 Pro 手機的USB Type-C 接口以及 4K 分辨率顯示器底部的USB Type-C接口,可以看到螢幕拓展顯示手機界面内容。
同時,調出顯示器菜單資訊,可以看到線材支援 3840*2160@60Hz 分辨率視訊信号傳輸。
壓降測試
壓降測試是衡量線材品質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日常使用中為手機充電,電壓電流經由充電器輸出到線材的一端,然後傳輸到線材的另一端到手機,這其中線材兩端的傳輸就涉及到了壓降方面資料。
将線材兩端分别連接配接到電源儀器以及負載儀器,此次分别測試了不同檔位下線材的充入電壓與輸出電壓,計算出內插補點,內插補點就是壓降的數值;此次共測試了10個檔位,測試結果如下。
繪制出柱狀圖,可以清楚看出,壓降內插補點最大的檔位為20V3A、15V3A、9V3A、5V3A的0.21V,內插補點最低的檔位為20V1A、15V1A、12V1A、9V1A、5V1A的0.07V;以3A電流進行壓降測試,內插補點在0.12-0.21V之間;以1A電流進行壓降測試,內插補點在0.07V。
充電頭網總結
SanDisk 閃迪 60W 資料線線身較短,且外觀上與正常的充電線材并無明顯差異,且擁有 C 轉 A 轉接頭,可相容兩類連接配接方式;同時,它可支援20V3A 60W的充電功率傳輸,支援 USB4 Gen2 20Gbps 資料傳輸規格,更偏向于資料傳輸方面的能力。
同樣,基于壓降測試來衡量這款快充線的品質,在同一電流下,随着電壓從5V逐漸升至20V,壓降數值近乎一緻,可穩定充電。
随着愈來愈多的手機、平闆、筆記本等智能裝置搭載多功能的 USB Type-C 充電端口,使用者在進行充電操作時,一如 SanDisk 閃迪 60W 資料線,同時也可支援高規格的資料傳輸能力,為智能辦公、娛樂生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