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錢才買BBA的玩笑裡,是30萬元以上,燃油車不行了?

沒錢才買BBA的玩笑裡,是30萬元以上,燃油車不行了?

沒錢才買BBA的玩笑裡,是30萬元以上,燃油車不行了?

進入2024年的第一天,全新豐田凱美瑞公布了預售價(17.38-20.88萬元)。直接踩在20萬元門檻線以内的操作,讓人驚訝不已。作為傳統合資旗艦車型的代表作,與之類似的大衆帕薩特、本田雅閣等經典産品,長期将主力車型布局在20-25萬元價位。如今,這一波反向操作,再配合前不久極氪007定價超過20萬元,依舊收獲輿論廣泛肯定的襯托。難不成在“不努力就隻能買BBA”之後,2024年“沒錢才買合資車”?

20-25萬元,老旗艦紛紛失守

其實從2023年開始,傳統合資旗艦車型恰好進入集體換代周期。最早打響換代第一槍的當屬本田雅閣。在不讨論插混版本的情況下,雅閣的燃油版依舊穩穩超過了20萬元門檻。但除了剛換代之後的6月份,廣汽本田公布了雅閣系列(含舊款)的銷量突破1.1萬輛之,至“金九銀十”,伴随終端價格的松動,本田雅閣官方公布的月銷量實作連續突破1.5萬輛。

沒錢才買BBA的玩笑裡,是30萬元以上,燃油車不行了?

本田雅閣半年多來的市場走勢,或許給了老對手豐田凱美瑞以示範效應。更何況雅閣與凱美瑞已經屬于是合資中型車,位居頭把交椅的選手。2022年,本田雅閣全年銷量突破22萬輛。就目前情況來看,豐田凱美瑞在2023年前11個月的銷量依舊突破了20萬輛。這兩位選手選擇降低姿态,那麼在2024年一季度預計也将迎來換代的全新現代索納塔,以及海外一季度将率先上市的全新大衆帕薩特等車型,恐怕在國内車市也得掂量一下自身的定價政策。

沒錢才買BBA的玩笑裡,是30萬元以上,燃油車不行了?

而從能源結構次元來看,2023年前11個月,國内燃油車細分市場中,中型車(含轎車+SUV)銷量跌幅僅次于微型車與小型車。而且作為銷量絕對值僅次于緊湊型的存在,燃油中型車的銷量穩定性顯然不如前者。與此對應的是,新能源中型車在去年前11個月銷量增幅超過了50%。而且從銷量占比來看,新能源中型車的市場占比已經超過了三分之一。無論是趨勢還是占比,燃油中型車的表現都要遜色于燃油緊湊型車。

沒錢才買BBA的玩笑裡,是30萬元以上,燃油車不行了?

價格區間的資料就更為清晰了。2023年前11個月,國内燃油車20-25萬元價格區間,是所有細分價格市場中,同比跌幅最大,也是唯一跌幅超過兩位數百分點的存在,達到了14.5%。相反,在10-20萬元價位,燃油車反而能夠實作銷量正增長。不過隔壁新能源車那邊,20-25萬元的價位在同期也僅僅是微增長。這在國内新能源車一片大好的環境下,顯得有點紮眼。但恰好也說明了該價位或許是現階段國内内卷最嚴重的區間。比如開頭聊到的極氪007,還有華為背書的智界S7,以及潛在的小米汽車等等,幾乎都瞄準了這裡。

30萬元以上,合資忙沖高

那麼随着老旗艦車型的下探,合資品牌的價格定位真就要與中國品牌對調了?情況也未必如此。除了緊鑼密鼓的新能源計劃,即便在短期的燃油車市場内,合資品牌也在謀求沖高。其實這個趨勢已經有所鋪墊,那便是傳統非豪華品牌的産品線,正在大範圍試圖突破30萬元門檻。比如大衆旗下的途昂、攬境,豐田賽那SIENNA、皇冠陸放,福特探險者等等,都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産品。

沒錢才買BBA的玩笑裡,是30萬元以上,燃油車不行了?

為什麼會有如此動作,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30萬元以上的燃油車依舊具備極強的市場需求。還是以2023年前11個月的資料來看,燃油車在35萬元價位以上呈現明顯上漲的趨勢。即便是30-35萬元細分價位,也基本能夠維持住市場需求。另外從車型級别來看,中大型(C級)車成為2023年燃油車銷量增長最大的闆塊。如果刨除體量極低的D級車,那麼中大型(C級)車就是唯一實作正增長的燃油車闆塊,且增長率高達17.6%(去年前11個月資料)。

沒錢才買BBA的玩笑裡,是30萬元以上,燃油車不行了?

這恰好也說明了合資車沖高的具體方法之一,那便是車型級别上的錯位競争。畢竟30萬元以上價位,毫無疑問是傳統豪華品牌的自留地。而且在諸如雷克薩斯、凱迪拉克等二線豪華品牌終端價格不斷走低的背景下,想站穩30萬元以上價位就顯得更為困難。但從前面介紹的幾款主流産品也可以發現,合資品牌立足于該價位的,大多是中大型SUV産品。無論空間、配置,甚至性能表現,都要比同價位豪華品牌車型更勝一籌。從這個角度出發,也可以發現國内汽車消費者已經呈現出擺脫盲目品牌崇拜,對自身需求有更清晰認知的趨勢。

沒錢才買BBA的玩笑裡,是30萬元以上,燃油車不行了?

在2024年,預計将有更多合資品牌加入其中。比如今年一季度将上市的日産探陸,鋪墊許久的馬自達CX-90(另一種說法是引入CX-80)。除了産品錯位,合資品牌甚至還在謀求功能上的錯位。此前豐田賽那SIENNA以MPV身份切入,便算是一個标志性案例。而在2024年,豐田即将國産的普拉多更是重量級選手。同屬硬派越野的福特Bronco,在同品牌旗下皮卡産品遊騎俠Ranger上市後,也更讓市場期待其最終定價。預計在2024年,将會有更多傳統合資品牌,帶來突破30萬元價格門檻的産品。

沒錢才買BBA的玩笑裡,是30萬元以上,燃油車不行了?

寫在最後

在中國品牌以SUV突破合資品牌構築的10萬元價格天花闆之後,新能源的崛起,使得傳統合資旗艦級産品也開始逐漸放低姿态。毫無疑問,20萬元門檻也不再是中國品牌所謂的天花闆。隻不過與其說是中國品牌與傳統合資品牌交換了體位,不如說是合資品牌在20-25萬元這個傳統優勢陣地失守後,除了繼續鞏固20萬元以内的存量市場,還在謀求向30萬元以上的高端市場發起沖擊。或許在2024年,即便是燃油車,除了可以買到更便宜的合資車,有錢也不必隻能選擇BBA。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