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61年,梅蘭芳葬禮現場,宛如沉睡,遺容安詳,特批用沉香木棺材

作者:三秦青年人
1961年,梅蘭芳葬禮現場,宛如沉睡,遺容安詳,特批用沉香木棺材

這是1961年8月,一個沉重的日子,“平劇泰鬥”梅蘭芳的葬禮在北京隆重舉行。這幾張難得的實拍老照片,捕捉下了那莊重而又悲傷的一幕。從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追悼會的氛圍肅穆而莊嚴,現場布置得十分隆重。

1961年,梅蘭芳葬禮現場,宛如沉睡,遺容安詳,特批用沉香木棺材

陳老總親自擔任了主祭人,他的臉上寫滿了哀痛和敬意,顯然對這位卓越的藝術家的離世深感惋惜,在靈堂内外,二千多的人們默默地肅立着,沉痛哀悼這位偉大的藝術家。他們的臉上滿是悲痛之色,許多人眼中含着淚水,默默地默哀完畢後,人們依次排隊,緩緩瞻仰梅蘭芳的遺容。

1961年,梅蘭芳葬禮現場,宛如沉睡,遺容安詳,特批用沉香木棺材

雖然照片的清晰度并不高,但我們仍能看出,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梅蘭芳的面容顯得非常平靜、溫和,仿佛隻是安靜地沉睡,而不是永遠地離我們而去。

在他的靈柩旁,擺放着各界人士送來的花圈和挽聯,每一件都寄托着無盡的哀思和敬意。人們以各自的方式表達着對這位偉大的藝術家的懷念和敬仰。

1961年,梅蘭芳葬禮現場,宛如沉睡,遺容安詳,特批用沉香木棺材

衆所周知,梅蘭芳先生是中國戲劇藝術史上的一位傑出人物,他的一生為戲劇藝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梅先生在解放後仍然多次登台演出,他的表演技巧和藝術魅力一直深受觀衆喜愛。在很多人看來,他身體健康,精神矍铄,活到八十歲不成問題。然而,誰也沒有想到,1967年8月8日,他突然患上了心肌梗塞,因為搶救無效,離開了大家。

這個消息傳遍了全國,舉國悲痛。人們紛紛表達了對這位偉大藝術家的悼念和敬意。國家為了表彰梅先生在文化事業的巨大貢獻,親自特批将國庫記憶體有的一口價值不菲的陰沉木棺材,用來安葬他的遺體。

梅先生的“萬年福地”被選在北京香山腳下的萬花山。這裡環境幽靜,景色宜人,是一個非常适合安息的地方。他的墓地經過精心設計和建造,表達了對這位偉大藝術家的敬意和緬懷。

梅先生的一生,無疑是一段充滿智慧與從容的傳奇。他的人生道路,仿佛精心鋪就,每一步都恰到好處。在他的生命中,我們幾乎看不到巨大的坎坷與波折,這或許正是他儒雅謙和、樂善好施性格的展現。他與世無争,與人無忤,無論在哪個場合,他都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所有人的尊重和喜愛。

對待子女,梅先生更是因材施教,不拘泥于傳統的教育觀念。他并不強求子女繼承自己的事業,而是鼓勵他們按照自己的興趣和天賦去發展。這種開明的教育方式,使得他的後人都能夠在各自的領域裡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其是兒子梅葆玖,更是桃李滿天下,使得梅派的傳承得以延續,為中國的戲曲藝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梅蘭芳先生的一生,堪稱“高調演戲,低調做人”的典範。他在舞台上表演精湛,藝術成就無人能及;而在生活中,他卻始終保持着謙遜低調的态度,不張揚、不炫耀。這種品質在當今社會顯得尤為可貴,也正是他赢得世人尊敬的原因之一。

更為難得的是,梅先生一生勤奮好學,不斷追求藝術的進步。他從不滿足于已有的成就,始終保持着對藝術的敬畏之心。這種精神品質,不僅是他個人成就的基礎,更是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工作者努力奮鬥的動力源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