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4年最重要的四件事,請務必做好準備

作者:智先生

這時代留給普通人的機會越來越少了,網上熬的雞湯雖然可以無限量供應,但喝久了容易讓人膩味,沒辦法解決一些現實問題。

但具體的方法論,都有資訊和資金門檻,普通人其實很難接觸到,哪怕真接觸到了,恐怕也會生疑猶豫,賺不到自己認知之外的錢。

這篇文章要聊的一些内容,是我這幾年來的全部所思所悟,有些點我已經達成了,有些仍然在努力靠攏,在這裡分享出來供大家參考。

2024年最重要的四件事,請務必做好準備

一、普通人在正常的認知範疇内,會傾向于選擇最安逸、最省事的大衆路徑,如果這條路徑偶爾有甜頭饋贈,那一定會深陷其中,且越輸越慘,越慘越執着,直到完全出局。

電詐殺豬盤的手段就不多展開了,都是針對人性弱點去打,沒什麼好說的,主要想聊的,是過去二十多年來的社會思潮慣性,它其實是更隐晦的誘導局。

在上升時期,乘着風口吃盡時代紅利的弄潮兒始終是少數,絕大部分人依然充當穩固的基石,或許偶爾也能吃到一些湯渣,隻是到了下行時期,需要承受最猛的毒打。

稍微舉一些例子:

居住行業的上升期,普通人瘋狂湧入,而到飽和時期,則要托住瘋跌的價格,讓大資金順利撤離;

有價證券行業,在牛短熊長的特色機制下,每一輪牛市都能輕松掠奪普通人的财富。

你說自己是老股民,堅持右側交易,低買高賣,會看金叉死叉,定投價投,挑選白馬股,什麼隻要不賣就割不到我等等,這種定向喂食的馴服機制依然能騙到大部分人。

還有更多生意被僞裝成了社會思潮,裹挾群衆前行,你似乎看清了真相,但身邊人沒看清,又或者假裝糊塗,然後推着你繼續前進,冠以家庭、責任、為了家人、穩定、金飯碗等等詞語,讓你進退兩難。

你說要逃避這一切,要潤,但隻要繼續融入社會,要和人打交道,就注定擺脫不了一個個社會思潮陷阱,而且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專屬國情,因為盲進而做出的決策,最終也會因為盲進而承擔後果。

是以真想擺脫社會思潮,規避一些無妄之災,其實也不難,銘記物極必反的規律,基本可以規避絕大部分陷阱了,甚至還能抓住一些新機遇,趨利避害。

如果你不是很了解這點,隻需要記住以下規律:

任何可以悶聲發大财的消息,都不會洩露出去一分一毫,更不會廣而告之;

能賺到錢,但需要付出體力精力和資金成本的消息,會通過付費課程、經銷代理等手段推廣;

既不賺錢,也沒有實際利益,還要承擔代價的消息,一定會拿着喇叭放在你枕頭旁邊天天唠叨,恨不得全天下人都知道;

2024年最重要的四件事,請務必做好準備

總結就是,人潮越洶湧的行業,一些卷得特别厲害的路徑,意味着它的生命周期已經加快走向末端,要麼突然衰落,要麼會面臨大洗牌調整玩法,最終一點點削減權重,比如考研和考公,我直接明說了。

另外,從來沒有亘古不變的經濟定律,周期肯定是會波動變化的,一直遵循過去的路徑會吃大虧。

盲從,人雲亦雲,意味着将财富主權拱手讓出,往往上一個周期帶來的紅利規則已經失效,但賺錢效應深入人心,于是在下一個周期來臨時,許多人之前吃下去的利,最終都要連本帶利吐出來。

善良的人,會通過物極必反的規律明哲保身,以不變應萬變,少做少錯;精明的人,會在下一個周期來臨時揮起鐮刀且毫不手軟,給盲從的「時代眷顧兒」好好上一課。

有人會焦慮,說他沒法判斷什麼時候才是風險,什麼時候才是機遇,萬一踏空了,或者碰到資訊不對稱的局面,自己又該怎麼辦?

這裡引申到第二點,資訊過載。

二、網際網路時代的資訊是不值錢的,但如何精準比對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識,非常難,而且碎片化知識會一點點遮蔽人的思考能力,通過篩選機制壟斷資訊傳播的權利,最後社會迎來一個森嚴的知識分層體系。

短視訊成瘾,這個話題已經陳舊到沒有人再主動提了,可最先受到沖擊的,不是學生族,也不是打工族,而是1-5歲的幼兒年齡層。

工薪階層的父母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手機天然成為了絕佳哄娃神器,是以這個少兒群體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孤僻症、不愛說話和思維遲鈍等等。智力分層其實早就開始了,根本不用等到讀書時期再去比拼,這是一個很悲傷又無法逆轉的事實。

而中國小生和工薪族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壓力實在太大,導緻大腦持續釋放糖皮質激素,會嚴重損傷學習和思考記憶的能力。

是以易成瘾的遊戲和短視訊,天然可以麻痹痛苦神經,忘卻所有煩惱,不用面對現實。于是,你才能看到整天刷抖音的外賣員,或者沉迷派對遊戲的中學生……這已經不是個人自律可以解決的孤立問題了,而是内卷下的社會頑疾。

網際網路的垃圾内容太多了,每天生産的文字音視訊内容達到一個天文數字,真正有價值的内容并不多。感謝AI變革,2023年産出的垃圾文字又是2022年的十倍,你但凡刷一下閱讀軟體,看一些新聞APP,就會懂我說的那種絕望感受了。

垃圾内容的無死角覆寫,新聞資訊的高度集中,注定了大部分人根本沒法抵抗,很容易沉浸其中。

碎片化知識為了降低使用者的認知成本,會簡單化推演,往往隻告訴你表面,不去分析背後的原理和邏輯,是以年輕人隻需要幾十個字的視訊文案就能領略世界真相,洞察這個社會的規律,被灌輸未經考驗的叢林知識,指點江山征戰沙場。

繼續引申一點,那人腦為什麼是用進廢退?

很多人覺得,自己每天經常用腦,有大量的資訊輸入,為什麼感覺腦袋越來越遲鈍,轉不過來,記憶力也大幅衰退?

2024年最重要的四件事,請務必做好準備

因為人生太枯燥了,大腦缺乏新鮮刺激。

你每天高強度刷10個小時視訊,或者打10小時麻将和鬥地主,它們都有一些共同點,比如機制簡單,低門檻,每一局/每一個視訊卻又充滿不确定性,像開盲盒一樣非常容易成瘾。

看似接收資訊,其實是在做認知内的重複機械活動而已,大腦不會增加新的神經元和突觸,久而久之自然就變蠢了,阿爾茲海默症就是這麼來的。

那要怎麼避免大腦變蠢?

不斷接受新刺激,做能燃燒腦細胞的活,才能維持大腦的敏銳性,像讀書學習,戶外活動,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哪怕是打一局高難度的單機遊戲也可以。不是所有遊戲都能叫第九遊戲,有些就是氪金洗錢的玩意。

既然找到症狀了,還是會有人問,自己該如何找到正确的知識途徑,或者如何提煉碎片化知識,形成一套知識體系。

大前提是,首先要接受正規的大學教育,或者已經有相當成熟紮實的母知識體系,專業素養過硬,這樣你才可以随時有參照的根,再去吸收碎片化知識時,不會被牽着鼻子走。

沒上過大學,也沒有過硬知識素養,怎麼辦?隻能通過寫作,沒有更有效的辦法了。

寫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整個過程你要反思複盤,如何才能更精準表達自己的意思,這就是一個學習吸收的過程,才能寫出「月出驚山鳥」,而不是「我天,那裡有好多鳥」。

習慣精準輸出後,你的所思所想可以迅速運用到工作上,無論口頭表達還是文書發言,都很有幫助。但寫作是一件很難速成的事,更考驗總結反思的能力,是以完全沒必要報任何速成課程,你又不是像我一樣依靠文字為生。

上面講的是個體可以做出的一些努力,适當給大家一些心理安慰,但結合整個時代的環境,會越來越冷。

三、未來會是一個高度原子化的大城市社會,人會被切割成一個個原子,再根據自身價值來打标簽,形成一段可量化資料,然後在社會大機器裡運作,每個環節都在評估效率和産出價格,而人性必然是一點點被磨滅和馴服的。

人在飽腹狀态下會十分安逸惬意,也隻有當挨餓的時候,才會努力工作掙一口飯吃,是以任何一個國家的權力機器,都會想辦法合理削減百姓兜裡的金錢。

人們隻有囊中羞澀了,才會在寒冬臘月裡出門打工,燃燒自己的勞動力價值,整個社會才會有拼搏幹勁,有激情活力……這無關什麼制度,而是每個國家的潛規則。

2024年最重要的四件事,請務必做好準備

至于誰能高效從百姓兜裡拿錢,就各憑本事了。

消費陷阱當然是無處不在的,直播間裡的大主播說自己砍成了全網最低價,其實這價格也将傭金算進去,并且還讓供應商配合全平台漲價;

學區房、中産階級雞娃、教培、理财、養生課程、古玩玉石鑽戒等等,總有一款是适合你的,有人說國外月亮好,那裡是高昂的醫療費用、保險、遺産稅和天價人工服務,還有被洗腦的信用卡超前消費……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到最後,大魚也得努力保住自己的财富不被上面挪走,和珅貪了這麼多錢,他真的很驕傲?

這裡還涉及到階級,而階級背後是權力和地位,兩個詞如果合二為一,那就是剝削。

如果未來社會的生産力有極大發展,人人富有,到時候自然會産生新的工具來定義階級差距,隻要有差距,就會有剝削。

為什麼996加班文化如此盛行,因為打勞工不掌握任何生産資料,很難擰成一股繩,精力總是被輕易打散。

白天最精力旺盛的時間段都被消耗完了,那回到家也就沒法正常社交和自我價值提升。想辭職不幹,背後還有一批求職者願意996,而且年輕,學曆高,薪資還低。

每個人的價值觀高度同化,想的是如何削尖腦袋往上鑽,如何把别人踩在腳下,如何割别人韭菜,又如何讓别人成為自己的代價。

四、在可預見的五年内,停滞會是時代的唯一主題色,各行業迎來劇烈的洗牌整合,2023年的消費傾向性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既務實又務虛,實是追求消費層面的成本效益,虛是追求精神層面的泛娛樂化。

這一塊我具體講講。

傳統的一鋪養三代、圈個門面賺錢的好日子已經過去了,現在搞傳統的小生意,虧本機率極高。

除了資本觸手沒有覆寫的偏遠農村地區,絕大多數一二三四線城市單打獨鬥的創業小店,比如餐飲、咖啡店、奶茶店、面包店、藥店和便利店都面臨淘汰出清的結局,一邊被更專業連鎖的品牌搶占市場,一邊被加盟商割韭菜。

2024年最重要的四件事,請務必做好準備

另一個趨勢是,在下行時期,人們會更願意跑線上消費,各電商APP會迎來一輪新增長,尤其是那些擅長搞流量的大平台。

依附于這些線上平台的業務,在未來日子會活得比較好,比如團購、自媒體,旅遊、健康産業,還有中高端的服務業等,哪怕是傳統的線下門店業務,比如裝修、教培、攝影等等,如果能線上上有效獲客,同樣會迎來一段紅利期。

目前的消費群體雖然沒啥錢,但總歸還是要消費的,以前會追求高大上裝點面子的昂貴玩意,現在更願意找平替成本效益商品;奢侈品+溢價行業會進一步被打瘸腿,因為光靠富人的消費能力是撐不起來的。

以此推導,精神娛樂行業會迎來一個超級爆發期,隻要能滿足人的無聊需求、有便捷的傳播管道、且客單價低的娛樂,都會迎來一個紅利時期,像前段時間爆火的微短劇,各平台推廣的免費小說和小程式遊戲等等。

可能有人看出來了,說這不就是碎片化内容麼?确實如此,就好比我們國内的頂尖遊戲人才,文案畫工模組化策劃全都一流,最後卻炮制出換皮氪金的彈窗手遊一樣。

盡管大家會很排斥,但它們的确是下行時期的超級紅利,尤其在AI的加持下更加如虎添翼。

這也是一個線上逐漸替代線下的過程,社會的分工體系也因為網際網路的重塑而更精細化,一點點改變以往的低端就業方式。

對于專精一項或多項的複合型人才,完全可以脫離傳統雇傭制,走一人即公司的超級個體路線,深挖自己的垂直優勢領域,隻要你的護城河夠深,就可以輕松屹立不倒。

普通人說,自己沒有特别優勢的地方,競争力不強,隻想找個能糊口的工作,能将日子安穩過下去就行了。

這思路有很大問題,現在就沒有安穩的草根行業,唯一能做的是先換賽道,别留在原地卷。

2023年有1158萬名大學生畢業,我接觸過大量眼高手低的長衫客了,論技能比不過出來社會好幾年的低學曆勞工,但要的工資卻動不動上萬元,找不到工作就考研考公,總往死裡卷,整個人生的前三十年全被耽誤了。

如果你真不是學霸,也不是拔尖的那塊料,在内卷行業也做不到最前列,看不到希望,那就利索點換一個沒那麼卷的方向。

目前社會各行各業高度細分,雖然競争激烈,但不缺機會。

如果擁有稀缺價值,或者掌握一些資訊管道,你隻需要滿足一部分人群的特定需求就可以了,再通過網際網路放大效益;

如果沒有這種稀缺天賦,但能吃苦,那各種注重硬技術的行業也很吃香,而且易熬出頭,像各種和機械打交道的工種,叉車機床塔吊挖掘機;像服務需求高的工種,廚師理發師汽修美容園藝主持等等……

2024年最重要的四件事,請務必做好準備

隻有視野不被局限,選擇自然就多,越注重硬功夫的職業,越不看文憑,要的是反複實踐,肯下苦功夫而已。

也不要和富人群體比較,沒有可比性。

富人最大的優勢,是生活容錯率高,不管做錯了什麼都能及時彌補,但普通人不容絲毫差錯,既然沒有金錢優勢了,隻能抓住還算年輕的時間視窗盡快轉型了。

如果你隻想躺平,那也沒關系,心态擺正,學會接納自己的平凡。

我們這輩子的一切痛苦,除了身體疾病帶來的生理痛楚,絕大部分都是社會觀念強行灌輸的,是一個個套在脖子上越勒越緊的欲望。

要比拼,要内卷,要炫富,要鄙視,人這輩子如果就追求攀比,那确實挺無趣的。

當你徹底躺平不卷了,會發現神清氣爽,社會很難收割你的剩餘價值,且在目前機制下會過得同樣自由,隻是做出選擇後,就别再後悔了。

已經邁入2024年了,還是少喝點雞湯,少看高談闊論的跨年營銷演講,踏實點找準自己定位,比什麼都強。

2024年最重要的四件事,請務必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