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孩子制定個性化成長方案 這些評語很暖心!

作者:錦觀新聞

成都市教育局昨天下發了《關于做好2023年秋季學期期末及寒假有關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提倡多元評價,不以成績取人,看重學生閃光點,鼓勵教師善于發現學生的天賦,在學生期末評語中,為每一個學生具體描述至少一項閃光點,鼓勵學生發現同伴閃光點。”

“閃閃亮亮的孩子,被發現,溫溫暖暖的評語,被珍視”“一句鼓勵溫暖一生”“暖心評語的背後是溫潤的情懷”……通知一出,在老師和家長的朋友圈引起讨論,大家都表達出對這項要求的支援。

那麼,成都各學校情況如何呢?

今天,我們進行了詳細了解,其實不止期末,在孩子們的日常學習生活中,老師們也常用暖心的評論鼓勵學生,引導他們發現自己的閃光點。

為孩子制定個性化成長方案 這些評語很暖心!
為孩子制定個性化成長方案 這些評語很暖心!
為孩子制定個性化成長方案 這些評語很暖心!
為孩子制定個性化成長方案 這些評語很暖心!

不僅如此,如今學校對學生的評價方式更是多種多樣,包括創新評價方式,用大資料給孩子期末“畫像”的;鼓勵學生自主申報“特色章”,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閃光點;采用積分制度以評估學生表現,分學科設定多元化的積分次元的等。

而不同的評價方式最終目的是發現每一個小朋友的閃光點,更是讓孩子自己發現自己的閃光點,進而更自信、勇敢,促進其全面發展。

資料畫像 積分評估

為孩子制定更個性化的成長方案

“不善言辭性情乖,熱愛閱讀喜獨處”“班級活動中你敢于展示,生活中你是樂于助人的熱心腸”“這學期你的整體表現呈橄榄型,期中狀态非常好”“經過一學期的努力,看到你的書寫進步了”……四川大學附屬實驗國小南區學校會積累孩子們日常資料,看到他們在具體品質和時間上的變化。期末每個家長收到的孩子資料畫像裡的教師評語中,不再隻有分數描述,更多看到性格、品行、習慣乃至各種小小的進步,發現每一個小朋友的閃光點,讓評語不再是“千人一面”的含糊鼓勵。

天府八小則創立“可觸摸”的數智積分評價體系。教師全面采用積分制度以評估學生表現,分學科設定多元化的積分次元,如我會傾聽、我會創作、文明禮儀、積極勞動等,并根據學生表現賦予相應積分;積分以實物小圓片形式呈現,使學生能夠直覺地了解受到激勵的原因,積分卡背面附有唯一二維碼,學生可借助校園内的積分終端,實時積分并檢視成長情況。除教師評價外,學生、家長和校工亦參與其中,教師定期分析積分資料,以學生閃光點為抓手,為每位學生制定個性化成長方案,促進其全面發展。

成都市溫江區光華實驗國小校實行“掌聲鼓勵、掌生谷粒”的評價:編撰使用六色階梯《微光手冊》,分别在土壤紅、麥芽黃、麥苗青、麥葉綠、麥穗金、光芒橙六個階段,從“謙遜品性、飽滿才華、實粒遠播”三方面發掘“實粒少年”閃光點和天賦。采用三三關聯政策,基于德智體美勞五方面的過程性記錄,開展班級、年級、學科共評,教師、學生、家長互評。開放班級、年級、校級三級谷粒倉,兌換“2+5”吉祥物、筆袋、筆記本、書簽、花盆等學校文創獎品,實作願望與夢想,從物質到精神為每個孩子的成長進步賦能。

同伴互評 搭建舞台

通過“評價”為學生未來發展提供指導

利用同伴評價,讓孩子在互評中發現同伴與自己的閃光點也是許多學校的操作模式。

比如青羊區教科院附屬實驗學校成立了幸福成長共同體互評,借助幸福成長共同體小組,鼓勵學生之間互相發現閃光點,多組織評價性的小組活動,讓學生之間互相看到對方的優點并真心贊美。

彭州市北城國小把無紙化測評變項目式學習:國小低段開展無紙化學業測評,并創造性地以學科教師為“主考官”,高年級學生為“小考官”,最大化地讓師生參與改革創新,讓不同層面的學生得到發展和成長。測評前,發出低段學業測評“小考官”的招聘海報,從報名者中進行面試,重點考察低段學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測評現場的組織能力。招聘完成後,學校集中進行崗前教育訓練,持證上崗。測評現場,“小考官”在“主考官”的帶領下,有模有樣、有闆有眼,或嚴肅認真,或循循善誘、或耐心鼓勵,在順利完成測評任務的同時也收獲了滿滿的成長。

簡陽市簡城第一國小則建立低年級學生成果評價機制,鼓勵教師觀察學生日常表現,将課堂參與等納入評價範疇;學生自評與互評結合,培養批判性思維和同理心,教師給予指導確定評價客觀準确;鼓勵家長參與評價,組織家長會共同讨論孩子成長,加強家校聯系;針對學生特點撰寫個性化評價報告,為學生未來發展提供指導。

同時,許多學校也會通過搭建豐富的展示舞台,來為每個孩子找到自己的“擅長”。比如成都資訊工程大學常樂實驗學校堅持以德為先、能力為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評價理念,開展過程性、多元性、多樣态、發展性“四維評價”,以活動為載體發現每個孩子的閃光點,培養樂學、樂思、樂享、樂創的常樂學子;成都市北新實驗國小的各個班主任召集各科任老師、班級同學代表,共同思考每位同學的優點,商讨适合學生的獎項名稱,由班主任為學生寫頒獎詞并且制作個人頒獎海報,讓每一位學生都成為閃耀的“星”。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趙子君 供圖 各學校 視訊 趙子君 責任編輯 何齊鐵 編輯 文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