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馬寺旅遊景點介紹

作者:勤動飯

白馬寺位于河南洛陽城東十二公裡,漢魏洛陽故城西約一公裡,北靠邙山,南望洛水。有“中國第一古刹”、中國佛教“祖庭”“釋源”之稱 ,是全球唯一具有中、印、緬、泰四國文化風情佛殿的國際化廟宇。

白馬寺旅遊景點介紹

白馬寺建立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約兩千年曆史,其修建目的是供養來自西域的高僧攝摩騰、竺法蘭以及他們所帶來的佛經佛像。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原地區後的第一座寺院,“寺”本是漢朝官署的名稱(如鴻胪寺,太仆寺),但自此以後它就成為了中國佛教廟宇的專稱。白馬寺被稱為中國佛教“釋源”,即中國佛教發源地。

白馬寺旅遊景點介紹

總體布局:白馬寺現有建築面積為三萬四千餘平方米,是一個坐北朝南的長方形院落,山門是一座牌坊式的三門洞,山門東西兩側有兩座宋代石馬雕像,大小與真馬相似,但動作神态比真馬溫馴沉靜。進入山門之内,中軸線上由近及遠依次排列着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盧閣,中軸線兩側有門頭堂、祖堂、客堂、齋堂和清涼台上攝摩騰和竺法蘭兩殿及方丈院。建築群規整對稱,是大陸古建築的傳統風格。寺内東南角和西南角有兩座充當鐘樓與鼓樓的二層角樓。

白馬寺旅遊景點介紹

主要建築:

山門與石馬:山門是牌坊式三門洞,正門上方嵌“白馬寺”三字,旁題“司禮監太監黃錦重建”和“嘉靖二十五年冬月吉旦”。山門前有一對石馬,為宋代青石圓雕馬,由德浩和尚所遷,高1.75米,長2.2米。山門東側有一“洛京白馬寺祖庭記”刻碑,相傳為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所書 。

白馬寺旅遊景點介紹

天王殿:北魏時建三門,元代在門内塑四天王像,仍稱“三門”,明代擴建時修建山門,改“三門”為“天王殿”,四天王即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也稱“四大金剛”。

白馬寺旅遊景點介紹

大雄殿:是寺内最大、裝飾最富麗的大殿,曆史上多次遇火,如今看到的為清光緒年間重修建築。殿前有廣闊月台,門庭東側牆内鑲嵌着《摩騰入漢靈異記》刻石,殿台基高一米,大殿為正方形建築,東西面闊五間,殿廣22.8米,進深14.2米。大雄殿後壁及兩山都以梯形青磚、梯形青石和大青磚鑲砌而成,十分少見。

白馬寺旅遊景點介紹

齊雲塔:五代後唐莊宗在白馬寺東面修建“東白馬寺”,由于規模較小,人稱“小寺”。寺前建有五百尺高的九級木佛塔,名為“齊雲”。北宋靖康元年齊雲塔被燒毀。後來金大定十五年在原來齊雲塔舊址上修建高十三層、一百六十尺的方形磚塔,又修建三重護塔牆、兩座焚經台和二十餘座屋宇。

白馬寺旅遊景點介紹

白馬寺緬甸風格佛殿:緬甸人稱之為“摩诃支那帕巴”,意為“大中國塔”,以緬甸仰光瑞大光塔(緬甸大金塔)為原型縮建而成。

白馬寺旅遊景點介紹

總的來說,白馬寺是一個值得一遊的旅遊景點。在這裡,你可以領略到中國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也可以感受到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和曆史底蘊。無論你是佛教信徒還是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遊客,白馬寺都是一個值得一遊的地方。

#頭條創作挑戰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