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看人家!他們怎麼賺錢了?|2023年度故事

作者:36氪

文|董潔 海若鏡 楊逍 徐蔡钰 邱曉芬 習翔宇 王方玉 張子怡 鐘藝璇

編輯|楊軒 喬芊 袁斯來

2023年是期望與失望交織的一年。疫情開放後的這一年,世界沒有如我們所願,瞬間變得水草豐美、遍地牛羊,現實教會了大家“恢複”二字可能伴随的曲折、複雜和漫長。

但36氪不願意止步于抱怨世界和躺平。我們發現,即便在挑戰局面下,在一些特定的領域、産業環節中,依然有人賺錢、賺大錢,或許還會持續賺錢。

賺錢也并不隻是大企業家們的特權。股民、中間商、店長、承包商、員工……我們選取了一些普通人的故事,通過他們的親口講述,來還原一些離我們并不那麼遠的可能性。

機會就像海綿裡的水,努力擠擠總是會有的。即使是對普通人,即使是在2023年。

01

誰在賺錢:拼多多股民

賺多少:2023年收益近2倍,浮600萬

賺錢背景:消費降級也有消費降級的機會,代表公司非拼多多莫屬。2023年,拼多多前三季度總收入逆市同比增長75%,達1588億元;淨利潤也同比增長66.4%。拼多多用一次次的超預期業績表現,讓華爾街的操盤手們也俯首稱臣。過去這一年,拼多多的股價漲幅也超過了73%,在中概股一片蕭瑟之際,走出獨立行情,羨煞衆人。買入拼多多股票的股民們,有人鹹魚翻身,一掃過去兩年的慘痛回憶,甚至有人就此财務自由。

我第一次接觸拼多多是2017年,當時一個朋友讓我幫他刷單(當然這是個很不好的行為,笑),因為之前開過4年淘寶店,是以對這種新電商公司很感興趣,當天晚上就開始查資料,一連研究了好多天,就想看看它跟淘寶有多不一樣。

我當時對拼多多有幾個直覺的感受:對使用者極為友好,app打開速度極快;購物流程特别簡化;不重視搜尋但推薦算法效率高,對中來年人很友好。幾乎所有的設計都在為促進轉化效率努力。

淘寶的誕生,革了實體店的命,我自己淘寶店鋪的貨都是從實體店拿的,但到了2014年,我在淘寶上賣的東西甚至比實體店都貴,那個時間阿裡已經開始扶持天貓了,大力做商業化,我覺得這個動作很危險,也促使我開始買入拼多多的股票。

第一次買是在當年10月份,那個時間拼多多上市不久(2018年7月26日納斯達克上市),股價不到20美金,2019年一整年也都在加倉。2021年最瘋狂的時候,多多漲到了210美金,當時整個人非常興奮,賬戶收益漲了226%,但是我一直沒有抛,後面2年就被反複摩擦。

2021年5月,拼多多一度跌到120美金,因為看好公司我又加了倉,但後來因為中美貿易摩擦和審計合規問題的更新,2022年初多多跌到隻剩20多美金,我非常擔心,當晚選擇賣出30%的倉位。

賣的第二天晚上,多多大幅反彈了70%,一下子到了38美金,我整個人腸子都悔青了,很不甘心。一晚上沒合眼,一直研究各種資料,我當時得出的結論是——拼多多是中概裡少有的高成長股,而且隻在美國上市,沒有回香港,受到的“夾擊”沒有那麼大。是以我在第二天又買回了一些,但總體倉位隻有之前的80%。

現在我拼多多的平均持倉成本在40美金左右,整體投入200多萬,現在浮盈近600萬,5年整體收益在3倍左右,2023年的收益接近2倍。

我個人很認同黃峥的很多言論,比如他說拼團的底層邏輯就是對人際關系的洞察,跟你拼同一件東西的人很可能跟你是同一個階層,是以他會把這個圈層人買過的東西也推薦給你,這是早期拼多多能長出來很重要的原因。

再比如,他提到資産和費用的關系,“在資産的購置上,錯誤的浪費其實是不太會的,最多隻是買貴了一些。而在費用的浪費上,則非常可惡,往往還有負作用”。是以你能看到,拼多多的辦公室很擠,沒有自己的辦公大樓,不搞花裡胡哨投放宣傳,但在可以轉化成資産的東西他們很舍得花錢,比如他們的員工薪酬行業最高。

2023年拼多多市值超過阿裡那天晚上,我其實挺激動的,我跟我老婆說,我沒看錯這家公司。雖然阿裡現在有點牆倒衆人推,但是拼多多确實在電商這條賽道裡殺出了一條血路。

為什麼我一直沒有賣拼多多的股票?它崛起的重要前提是中國制造業的産能過剩,以及商家持續高度内卷化的産業大環境,很顯然,這種環境短期内不會結束,是以拼多多會長久享受這種紅利。

從結果來看,多多以往幾乎每次财報都出人意料,未來它國内電商一年有賺100億美金的能力,而且還處于高速成長中,Temu也在迅速崛起,給他25-30倍的市盈率其實并不誇張。

最關鍵的,我很認可管理層的執行力和效率,也很贊同黃峥的經營哲學。我把市面上關于拼多多和黃峥的文章資料都看了不止一遍,黃峥是段永平的徒弟,早年也跟巴菲特吃過飯,這兩人都是價值投資的堅守者,我個人也很贊同價值投資。

至于什麼時候會賣,可能它價格過高,高于它的實際價值,或者它丢掉自己護城河的時候吧,抑或我發現了比拼多多更好的機會。

(股市有風險,以上言論不代表36氪的看法,也不形成任何股票推薦。)

02

誰在賺錢:“減肥神藥”司美格魯肽進口商

賺多少:淨利潤一個多億

賺錢背景:以司美格魯肽、替爾泊肽為代表的“減肥神藥”,2023年火出醫藥圈。僅2023年前三季度,司美格魯肽就為諾和諾德貢獻了142億美元收入,拉動這家丹麥藥企市值超過LV,成為歐洲市值最高的公司。這款神藥的上遊幾家供應原料藥、注射筆的公司賺得盆滿缽滿,中遊的一些醫藥流通商和賣藥人也撈到了紅利。在GLP-1藥品這樣一個強研發、強監管的賽道中,卻走出了一條消費型醫藥的道路,2023年上演的财富故事着實令人訝異。

我們是香港做跨境藥物流通的一家公司,從2022年年中開始賣司美格魯肽口服片——那種能抑制食欲的“減肥神藥”,2023年4月份到了第一個小高峰,最近八九個月持續火爆,滿負荷銷售。

靠這一個爆品,我賺了1個多億,淨利潤。

幾年前在香港讀書時,我就知道司美格魯肽這款藥,當時也有做保險的朋友代購司美注射劑,賣給高淨值客戶。但因為注射筆全程必須冷鍊運輸,不适合做大批量的跨境物流,再加上内地很快就上市了,價格也不高,是以口服片出來之前,我們冷鍊出貨針劑的量很少。

直到司美格魯肽口服片上市,物流不再是問題;而且在不同國家它的定價不同,有相對便宜版本的藥,這就給了我們囤貨、大規模出貨的機會。

現在司美格魯肽口服片就跟“茅台”似的,每家經銷商都有限制配額,搞定貨源是關鍵。我們公司能做起來,也是因為我能拿到配額。

為什麼能拿到?做得早、關系硬、有牌照、跨境物流和支付能打通、跟大家既往合作愉快等等,很多方面的原因。

在我這裡買藥的客戶,月收入超過2萬塊是肯定的,普遍在5萬元以上,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男性以金融、醫藥、網際網路等行業為主,年紀通常是在三四十歲以上,不少是企業家和投資人——說白了,對身材管理有要求的男性,多數都是場面人。女生的話,範圍就很廣泛,年齡從低到高都有,主要是減肥訴求。

香港可以說是藥物中轉站,我們有跨境醫藥的牌照、進出口資質,可以将跨境藥賣給公司或個人。現在發得比較多的是“個人自用直郵”,這在全世界都合規,隻不過一次發貨量不能太大,而且藥品名錄和實物要對得上。

其實用司美格魯肽口服片,一個月費用也就是1500-2000元左右,這麼牛的減肥産品、這個價格,不比什麼保健品都劃算嗎?關鍵還是我們能拿到貨,賣得便宜,走量。在我這兒,累計付過一萬塊錢以上的客戶,得有五萬多個。

很多買藥客戶是複購,或者是朋友推薦來的,很清楚自己要什麼,5分鐘下單付款,不需要怎麼服務。是以我們公司現在不超過20個人,我自己就是老闆,沒有合夥人。

賣司美格魯肽口服片,能賺到這些錢,完全在預期之中。我23歲時,就把自己做的抗衰保健品品牌賣給了上市公司。2022年,我們賣某流行病特效藥,利潤比賣減肥藥更可觀,也是那時候積累了大量香港和内地的高淨值客戶。

我定義自己不是追風口的人,而是“造風”的人,這股風不是天然就有,其中真正賺到錢的個人也不多。降糖和減重藥圈子裡,影響力很大的垂直媒體“GLP-1減重寶典”,就是我們做的。以前很多人不知道司美格魯肽口服片,因為我們,有貨源、有媒體、有客戶,優質客戶還能裂變,直接閉環,将這個品給做火了。當然前提是這個藥足夠優秀,足夠剛需。

賺到錢之後,當然是繼續創業。我已經在内地做了一個新的醫療健康平台,這個事情馬上要啟動融資,目标就是:打造GLP-1藥物的“超級管道”。

03

誰在賺錢:英偉達晶片貿易中間商

賺多少:4000-5000萬

賺錢背景:通用人工智能是2023年世界級的科技風口,中國科技界也走上了“大煉AI大模型”之路。AI大模型雖然還沒有大面積落地的商業化場景,但是“賣水人”英偉達的晶片變得一“片”難求。其2023年前三個季度總營收雖然隻較2022年同期增長了85.5%,但淨利潤卻同比爆長了491.5%。随着業績暴漲,其股價也從2023年初的約150美元上漲到年末的約500美元。股民、員工、中間商……與英偉達相關的各類人員一齊分享了這場盛宴。

從2022年10月開始,我就經常在不同的群裡看到賣英偉達的高端算力晶片的消息——因為我是做自動駕駛領域獵頭的,會接觸很多算法工程師——他們聲稱有A100、H100的貨源。

2023年4月,就有朋友問要不要一起賣英偉達的硬體。我想着大模型起來之後,英偉達的卡會越來越重要,很有運作空間,就開始做了。現在英偉達的高端顯示卡卡得很緊,我這朋友手上有特殊管道,可以将東西運到國内。

那個時候伺服器沒有那麼貴。A100賣100多萬元一台,我可以在上面加價抽提成,1台機器加1萬元、2萬元。客戶很少1台、2台的下單,最少10台起,有時候一個訂單能有50台左右,理論上算下來能掙個幾十萬。

掙到錢的人,要麼貨源能力強,要麼買家資源豐富。

有一個在海外的朋友掙了至少有4000、5000萬,他人在海外,進貨很友善,手裡的貨價格便宜,就更好成交一些。掙錢最多的,往往也是這批在海外接近貨源的人,還有某些能拿到國企、院校配額的人。

當然也有風險,例如在運輸過程中貨物出現了問題,就需要自己承擔損失。

還有一個朋友掙了100萬左右。他的主業是産品總監,平時很忙。他認識很多AI領域的人,銷路好,比較容易賣出去。不過,百萬對他也不算大錢,他2023年炒股就虧了180萬。

大家基本都是兼職做,靠着自己之前的資源。比如本身就在做雲業務的人,在做銷售和管道時搭着賣伺服器。

我們其實就是“二道販子”,距離貨源越近,中間商加價就越少,賣出去的機率就高。最長整個鍊條能轉個7、8手,最後那個人最多隻能加個幾千塊錢賣。

現在市面上每個月能流通出來的伺服器最多100-200台左右。現貨很少,定貨的話就得至少2個月起步,最快不到8個小時就會被訂走。

談成一個單子挺難的,客戶會比價,都想用更便宜的價格買。伺服器市場價230多萬的時候,還有客戶想170萬拿貨,就很無奈。

中間也很容易跑單。有一次,一位客戶原本要買20台機器,談了很長時間,馬上就要簽合同了,突然反悔說太貴了,不要了。這次之後,我隻和能做決策的人談,如果不行就别聊了。

像A800、H800都是賣整機,運輸還比較麻煩,有很多人是賣4090消費卡(英偉達的消費顯示卡)。被禁之前這個卡正常賣1.7萬、1.8萬元一張,最低1.2萬元就能買到。

有個朋友很幸運,他2023年9月囤了500張4090卡。當時業内覺得A100太貴了,想買4090卡組裝的伺服器。

到10月,4090卡也被禁止在國内銷售了,這個卡瞬間漲到了1.9萬元,最高時漲到了2.4萬元一張。哪怕按照賣單卡5000元的利潤算,他這1個多月也掙250萬元。

但我其實沒有怎麼賺到錢,因為人脈關系不夠廣,做這個事情最主要看人脈和貨源。我認識的都是做自動駕駛的人,想要賣伺服器掙到錢,得重新開辟和維護資源,相當于重新做了一份工作。

現在我每天隻花5%的精力在這上面,但重點會放在思考有什麼資源做創業上,希望也能像大家一樣成為百萬“倒爺”。

04

誰在賺錢:汽車出口“一帶一路”貿易商

賺多少:“最火的時候,一個月利潤1000萬”

賺錢背景:新能源汽車正在改變中國汽車出口的被動局面。2023年,中國乘用車出口372萬輛,正式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國。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達109.1萬輛,同比增長83.5%,高端新能源品牌更是将出口車輛單價從2018年的8.5萬元提升至14.3萬元。過硬的産品力帶來了可觀的溢價,一部分貿易商正通過中國新能源汽車,賺得不菲利潤。

我是汽車貿易商巴一柒,原本在國内做網際網路創業比較成功,已經有了一定的财富積累,偶然間看到新聞,就想着到外網去幹汽車自媒體、車評人,想接車廠的廣告掙錢。

做了一段時間,有了一些粉絲,但發現根本沒有品牌找我投放,不過,有一些來自吉爾吉斯斯坦的網友找到我,說這些車很好,問我能不能找我買車。我對汽車一知半解,對汽車出口更是一竅不通,但找上來的人越來越多,我隐約感覺這是一門不錯的生意,就開始動手找路子。

經過一番搜尋,發現有一條路子是“二手車出口”,就是将已經在國内上牌的車輛銷往海外,隻不過這批車輛的行駛裡程隻有十幾公裡,手續上的“二手車”,實質上就是“新車”。這個政策是2019年才頒布的,當時的二手車出口,交易的都是至少有幾萬行駛裡程的「真」二手車,擁有出口資質的”試點企業“也才十幾家。但到2023年,全國已經有480多家“試點企業”擁有資質,且有消息稱2024年1月份開始,會全面放開該資質。2023年底,全國已經有480多家“試點企業”擁有資質,且有消息稱2024年1月份開始,會全面放開該資質。

在吉爾吉斯斯坦,當地人開的車都非常老舊,像上個世紀的産物。2023年七月份和朋友自駕去比什凱克,我此行原本是要将十幾輛中國車運到俄羅斯去賣,但自己的車子放在比什凱克,當地人就圍過來問東問西,想買下我的個人用車或者試駕,基本就是供不應求的狀态。

印象很深的一筆訂單是3台極氪001,是從我的自媒體号找過來的。這些個人消費者如果想從中國車企直接購買新車,無論是打款流程還是企業内部流程都會非常冗長,這才給了我們這些貿易商機會。并且,非常驚喜的是,他們在确認訂單後,立刻預付了全款,這很大程度減輕了我前期的資金壓力。

很多國内的朋友以為我是加價賣車賺的錢,其實不單純是這樣的,退稅占了我盈利的幾乎一半。像吉國,非常支援新能源汽車的進口,對新能源汽車有惠免政策,一輛國内售價38萬元的車,退稅基本能退4萬多近5萬元。車輛的溢價其實不穩定,2023年5-6月的時候,理想L9在中亞俄羅斯非常火熱,那會兒流通的車不多,是以一輛車至少能加價4萬。簡單的說,5月份賣一輛理想L9至少能掙9萬元。

那段時間,我聽到的賺得最多的貿易商,一個月賣了四五百台車,月盈利達到了一千萬元。當然,這其中也包括燃油車,新能源車大概隻占20%。後來,很多人都知道新能源車火了,很多人也開始搞理想汽車的出口。最火爆的時候,在新疆霍爾果斯口岸,每天都有幾十台理想L9被運出去,甚至有人直接拉300台理想放在口岸那邊等人來買。

後面到了11月份進入淡季,吉爾吉斯斯坦的首都比什凱克、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許多門店都有理想汽車的現車在售,市場上的車子多了,就會打價格戰,溢價高的沒人買,是以生意做到年底,已經很難靠溢價掙錢了,有部分盲目砸錢的貿易商,甚至已經蒙受大量虧損了。

但比較好的趨勢是,中亞這些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态度非常積極,未來中國新能源車往這一帶的出口數量肯定是不斷增長的。我現在就正在莫斯科開拓新的客戶,隻要政策支援新能源汽車,我們就還能賺到錢,還能為中國汽車走向世界出一份力!

05

誰在賺錢:小米之家店長

賺多少:銷量翻倍

賺錢背景:小米在2023年憑借小米14手機的熱銷,打了一場難得的翻身仗。小米2023年Q3結束6個季度以來的低迷狀态,首次實作營收同比增長,經調整淨利潤更是同比大漲183%。而線下一萬多家小米之家門店,也憑借手機、IoT産品的熱銷,賺到了錢。

我是成都萬象城小米之家的店長,我們是四川12月銷量最好的小米之家,我們門店2023年的銷售額同比2022年翻倍了。門店的銷售業績好了,2023年我和門店小夥伴們的收入相比2022年都提升了,門店也能得到更多的小米熱銷機型資源傾斜。

小米2023年銷量翻倍有主觀和客觀兩方面原因。

客觀上,2023年雖然整體消費有下行态勢,但是成都這邊的消費力體感上卻比2022年更強,因為2023年成都針對服裝、餐飲、消費電子行業發放了好幾輪消費券,促進了消費潛力,這給我們的業績帶來了很多的幫助;

主觀因素上,是因為小米産品力上來了。我們門店2023年賣得最好的手機是小米14系列,顧客們對小米14系列的評價是握感好、小米澎湃OS比以前流暢。

還記得在小米14系列開售當晚,原計劃是晚上8點取貨,由于該機型預定顧客很多,取機傳遞時長較久,小米特批所有門店可提前2小時取機。當晚取機現場人非常多,我們還提前和商場借了25個一米攔,規劃了取機通道和傳遞通道,體驗桌長達3-4個小時都擁滿顧客。

商場原計劃晚上10點閉店,我們顧客的手機導完資料都接近淩晨12點了。還記得有顧客說,看到小米2022年股價表現比較一般,拉着家人一起來店裡買了好幾台手機,支援小米度過低谷期。

其實這幾年手機行業出貨量持續下滑,大家的心情都很焦慮緊張,到了2023年,大家更是每天都在絞盡腦汁想怎麼賣貨,2023年的銷售額翻倍離不開我們自己的努力。

我們這個店之前是在樓上,到2021年争取搬遷到了萬象城的二期,是更熱鬧的臨街位置。此外,2023年我們做了很多引流動作,比如各種地推、發傳單、加顧客的微信等等,目的是為了把顧客引導到門店裡。

此外,我們也一直在配合萬象城商場的搶券活動,加入門店社群等等。我們小米之家門店是成都萬象城商城中最積極的手機店,幾乎每周都會做活動溝通,配合度也是最高的。萬象城還有OPPO、榮耀等其他手機門店,我了解了下他們的銷售情況,數小米賣得更好,因為我們的品類更豐富。

除了線下賣貨,我們還和與美團、京東合作了即時零售融合業務,門店線上平台業務的銷售額一直是呈環比提升的情況。2022年我們線上門店家電類下單的顧客同比較多,但是2023年線上平台電暖氣、電鍋一類小家電的顧客明顯增多,這和小米2023年第三季度财報中IoT品類大漲9%也不謀而合。

2023年以來,大部分手機廠商管道端都困在庫存上,但小米的直營店模式下,我們的貨權都在小米這邊,2023年以來小米産品周轉都很快,财報也顯示小米現在的庫存也處在最健康的水準,最艱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

我之前在餐飲行業的時間太久了,疫情期間餐飲行業又比較凋敝,是以想換一個行業,又對于小米的産品比較感興趣,還有很長的門店管理經驗,2021年就加入了小米之家擔任店長。未來我還會繼續做小米,我加入小米之後也有不少餐飲行業的朋友咨詢我怎麼轉行。店長做得好了,還可以繼續往上走,做品類營運管理等等。

06

誰在賺錢:光伏工程承包商

賺多少:簽下2000萬項目合同

賺錢背景:2023是光伏裝機的大年。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資料顯示,2023年1月至10月,國内光伏新增裝機同比增長145%。其中有超過一半是分布式光伏項目,安裝在工商業建築、公共設施和農戶的屋頂上。各地的地方國資、城投平台也是分布式光伏項目投資方中的重要一員。這順應了碳達峰碳中和與鄉村振興等政策方向,受到了各地地方國資的歡迎。

不過,賺錢的環節卻發生了轉移。上遊産能過剩,光伏元件價格年初至今下跌了一半,這一方面大大刺激了下遊裝機需求,利潤也從上遊向下遊轉移——誰能決定采購,誰就能拿到更多收益。

我是做裝配電工程的。以前做傳統裝配電,給小區、企業裝供電系統。2023年開始做光伏項目,比如甲方分包下來一個光伏儲能項目,我就去找廠家采購光伏闆、儲能電池,然後找勞工安裝好。

2023年的生意主要靠光伏項目。目前簽了合同的項目,加起來有2000多萬元。我也怕甲方跑路,是以都接的國企項目,有的還要打給我20%預付款。年底光預付款就收了200萬元。

也是因為房地産行業不行了,我必須要轉型做光伏。2020年,我接了一個小區的配電項目,項目金額2000萬元。以前修一個新小區隻需要一年。這個小區修了三年,還沒有完工。因為房子賣不動了,開發商沒辦法快速周轉,慢慢修。小區不完工,裝配電項目也沒法結束。我現在還沒有收到項目尾款。

其實我在2016年就做過光伏項目,但是幹過一陣就沒再幹了。當時剛好有朋友介紹,一家民營企業在安徽有光伏項目。我接下來了勞務安裝。項目光伏裝機量有25兆瓦(MW)。那時候安裝費高,安裝費九毛錢一瓦,現在隻有兩三毛一瓦。

安裝公司沒什麼技術含量,無非是我把勞工找過來,然後我能把裝置的價格談下來,賺個差價。光伏安裝需要的勞工特别多。一個小區裝配電項目,可能隻要十幾個勞工。一個光伏項目,就要幾百個勞工。勞工到處都是。打電話找些包工頭,一個包工頭帶幾十個老鄉,江蘇的、重慶的、河南的……就這麼串起來了。

做光伏項目最難的也是這點,勞工多了不好管理。有一個包工頭跑路了,勞工沒拿到工資,都來找我。我車子前後的地上,一邊睡兩個勞工,怕我連夜開車跑路。安徽冬天也冷,這麼守了兩天,我叫他們不要在車子邊上睡了,我肯定不跑。

我們打電話給那個包工頭,喊他回來,也報警了,都沒有用。後來還是我向甲方申請,又打了一筆錢,才把勞工工資結清。那以後,我就不做光伏項目了。幾十個勞工堵你,好吓人。

安徽項目沒掙到什麼錢,隻有幾十萬元。光伏項目的費用有兩方面,裝置和勞務。裝置成本占項目金額的60-70%,勞務隻占10-20%。安徽項目的甲方是民營企業,自己采購裝置。安裝公司主要賺裝置差價,隻有勞務就掙不到什麼錢。是以,2016年我就做了三個光伏項目。

接項目就像打牌一樣,靠技術還是靠運氣?其實都有,運氣成分更大。很多人找我聊光伏項目,項目有在越南的、有在迪慶的,但一直沒有合适的契機。

中間這幾年,我都在做傳統裝配電,遇上了房地産行業那一波熱潮。到2019年,能感覺到房地産行業不行了。傳統裝配電項目變少,項目利潤率從30%降到10%。原先在房地産行業的農民工,也都在湧入光伏行業。特别是新疆、内蒙,集中式光伏項目多,勞工很多是原先做建築行業的農民工。前幾年,可能一年有幾個人跟我聊光伏項目。這兩年,每個月都有人找我聊光伏。

2023年,我才開始做光伏項目。剛好有人介紹,認識了一個國企的負責人,聊得比較投機。他們要上馬一大批光伏儲能充電站項目。其實光伏、儲能隻占零頭,主要還是建充電站。我有一個500萬元的充電站項目裡面,光伏隻占10多萬元,儲能占70多萬元。項目的大頭還是建築,充電站是一個個小廣場,要把場站修好。相當于借用光伏、儲能的名義,用充電站取代加油站。

我現在接的光伏儲能項目利潤率在30%。不管是傳統裝配電,還是光伏儲能,安裝公司都是主要掙裝置差價。這是很正常的,我花人力物力去采購、管理,肯定要有利潤。國企願意把采購權給我,也是因為便于管理。他隻用管我一家公司,不然要管無數家公司。其實2016年房地産行業熱潮那會,我做小區裝配電的利潤率也是這樣。

而且國企裡誰會關心自己到底花了多少錢?他們是國家資金,又不追求盈利。他要的是政績,要把項目做漂亮。是以他投入的成本,就比民營的項目要高些。

我明年準備在光伏項目大幹一場,至少要做5000萬元的營收。現在我簽下幾千萬元的合同,已經沒有大的心理波動了。簽了之後,還要付出很多才能把錢收回來,這個過程太漫長了。

我也在想,比我專業技術好的、能力強的肯定大有人在。隻是我運氣好,然後把握住了。經過光伏這波紅利,如果真正掙了錢。那我也想換成每年有穩定收入的資産。至少不用到五六十歲,還為了生活而奔波。

07

誰在賺錢:小程式短劇投流公司和投流手

賺多少:投流手月入20萬

賺錢背景:短劇無疑是2023年的沸騰行業。制作端門檻低、供給多,話語權不高,而在抖音、騰訊等大流量平台掌握“投流秘決”的公司,成了最賺錢的一環。隻是,許多從業者也早早預料到,這可能如同一度火爆的短視訊洗腦廣告一樣,遲早迎來監管,是一波“快錢”。果然,到了年末,小程式短劇被廣電總局猛然按下暫停鍵。真正賺錢的人隐身了,36氪詢問過多位行業人士,得到的都是同一個答案,“最近風聲緊,需要低調,況且圈子那麼小,多說兩句就知道是誰了。”類似情況也發生在遊戲業,雖然2023年也有諸如蛋仔派對這樣的爆款遊戲,但是相關人士都婉拒了36氪,要“低調”。我們隻能轉述一個簡短的、“口口相傳”的賺錢故事。

九州文化,如今提到短劇行業,一家絕對不會被忽略的公司。從網文分銷起家,2021年10月才接觸短劇,短短兩年多時間,九州已經成為具備投流、制作和發行能力的頭部短劇公司。

關于九州的盤子有多大,創始人汪家城曾說,在高峰期,九州每天投放的短劇廣告費,就超過上千萬元。而整個短劇大盤,據行業人士向36氪透露,單日不過在4000-6000萬元左右。

不止于流量生意,九州的野心更在于整個短劇産業鍊。公開資料顯示,九州目前業内合作的制片公司達300餘家。這是什麼概念?汪家城透露過,曾經有一段時間,橫店有50部戲同時開機,有30個都在給九州拍。

一位制片人曾和九州打過交道。他告訴36氪,九州會從早期開始,以提供劇本和部分制作費的形式,買斷版權和投流,最大限度地提高九州爆款率,“制作費一般出10萬以上,根據制作方實力浮動”。

換句話說,隻要把控了源頭,九州的爆款就能不斷地滾動下去。

系統的運轉需要一支龐大的隊伍。另一個制片人告訴36氪,九州内部僅僅是投流手,就有數百人。汪家城說,在投手中,“月收入十萬二十萬的特别多。”

這還不算誇張,九州還透露過一組驚人的資料,2023年前三季度,九州編劇責編人均月薪突破10萬元的,就有34人,其中13人,月薪更是超過了50萬元——遠超一位大廠高管的收入。

過去一直在投流生意裡打轉,汪家城對分銷生意再了解不過,給小程式劇投流,隻不過是換個主角罷了。

還有一段插曲頗為戲谑,在發家之前,九州創始人汪家城一直在做網文分銷,因為缺錢,中途還差點把九州給賣了。

低谷翻盤,人生反轉,九州自己就活成了一部短劇。

08

誰在賺錢:中東創業者

賺多少:利潤破千萬

賺錢背景:當歐美市場仍在高通脹中艱難複蘇之時,友好而富裕的中東市場,成為中國人出海的熱土。曾經保守和封閉的沙特阿拉伯,提出了雄心勃勃的“2030願景”:推動外國投資、提高女性就業率和私營經濟發展等等。截止2023年11月,以美元計,大陸對沙特阿拉伯出口增長達到14.4%。而沙特阿拉伯官方釋出資料顯示,2023年10月,沙特對中國的進口額已經占到整體進口額的20%,位列所有國家第一。敏銳的中國人聞風而動,他們當然不會放過這一難得的紅利。

我是MIONE創始人陳莉娟。以前創業是七分運氣,三分努力,現在可能要五分努力,五分運氣。有沒有運氣不确定,但趨勢很重要,看押得對不對。

我在中東做了快十年的消費電子生意,經曆過特别好的時期,也賺到了第一桶金,改變了我的命運、我的家庭。

這兩年,我一直在思考還能做點什麼,複盤了手上的客戶資源,發現沙特占比七成,是以2023年3月,我決定把公司的營運中心從迪拜搬到了沙特利雅得,算是第二次創業。

現在我的沙特公司主要聚焦消費電子和智能家居,我們也是PHILIPS智能門鎖在沙特的獨家經銷商。截止目前業務開始不到10個月,總營收已超過5000萬,利潤預計能破千萬元。

如果你去過迪拜,再落地利雅得,視覺沖擊會非常大。對比迪拜,利雅得的整體建築普遍偏矮,建築以土黃色為主色,會有種黃沙漫天的感覺;

利雅得和迪拜摩登的現代國際都市感完全不同,它很像高門大戶裡的富商家庭,剛去的人摸不着門道。比如你想在利雅得注冊公司,政府處理完流程可能要花3-6個月,而在迪拜隻要幾個星期,中國會更快。

現在的沙特很像十幾前的中國。從利雅得到吉達,再從吉達到達曼,整個沙特都在推倒重建的過程中,基建需求非常旺盛;在沙特的3000多萬人中,預計有9萬是中國人,這其中有80%的人都是過來搞基建的。

目前利雅得寫字樓租金價格也在飛漲,年初我們看的辦公室隻要500沙币/平方米(約合人民币951元/平方米)的租金,到現在已經漲到1300沙币/平方米(約合2474元/平方米),而且也不是甲級寫字樓,就是很普通的寫字樓。

不過,和早年國内不同的是,沙特本地人很有錢,他們家裡擺着成套的愛馬仕家居産品,普通感冒都會飛到巴黎去治療,平常生活就是到處度假。比如我們一直合作的一個經銷商,老闆是沙特本地人,合作很長時間以來,我從沒見過他真正來過店裡,他大部份時間都在世界上的某個地方度假,而日常生意事務則交給職業經理人打理。

中東對于中國創業者來說确實有門檻。在沙特做生意,日常很難見到本地人。而且,沙特現在正處于改革開放初期,大部份管道的基層員工隻會講阿拉伯語,隻有跟中層、高層打交道,對方才會講英語。

在2021年前,我作為女性不能單獨去沙特,必須有丈夫陪同才可以獲得入境簽,到了當地外出時也需穿好黑袍隻能露出兩隻眼睛。現在開始穿着裙子也可以在利雅得到處行走。我以前的男性客戶他們都不會和我握手(跟宗教信仰有關),他們也不習慣與女性談生意,這兩年逐漸開放一些,會開始直接和我交流。

上個月我們在沙特第三大城市達曼參加建材展會。這是我們第一次在沙特參加展會,達曼展會上80%都是中國企業,隻有20%是本地企業。最初我們預期一般,擔心可能沒有那麼多人過來看展。結果展會效果完全超乎我們想象,有個本地客戶直接下單50套智能門鎖(個人使用),把樣品都買走了,現場接到的訂單有200多萬沙币(約合人民币380萬元)。

有趣的是,沙特是支援一夫多妻制的國家。是以沙特家庭和中國不一樣,大部份中國家庭隻需一套智能門鎖;但是沙特每個家庭至少需要3-5套智能門鎖,他們有大門、主卧室、主會客廳,包括各個妻子之間,都要有各自的門鎖,加上本地人家庭可能手裡也有很多房子,對門鎖的需求比我們預想的大很多。

不過,不了解沙特的人一過來确實心裡會擔心吧,畢竟跟中國差異很大。但是我相信這裡就像當年的中國改革開放一樣,一定會有非常多的機會在改革中孕育誕生。我目前知道在沙特注冊公司的中國企業,年底就會有十幾家,都還在走流程,明年落地的中國企業相信會更多。

中國制造走到今天早已不是低價劣質的代名詞,産品品質好又兼有成本效益,競争優勢非常大。展會上沙特本地企業的産品疊代更新速度特别慢,這對我們中國企業來說是很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