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生花創作挑戰#
近日,廣東廣州一位60多歲的老伯因未看懂英文辨別而誤入女廁,引發了人們對公共場所衛生間辨別不清的讨論。老伯說,馬桶隻有英文,沒有中文辨別。而商場方面則表示,設計男廁所的LOGO是褲裝加領結,女廁所是裙子,可能會出現辨識不清的情況。這件事暴露出公共浴室辨別存在的問題,引起網友的廣泛關注,紛紛表示現在的浴室辨別實在太難認了,甚至有人建議直接寫男女漢字。
其實,對于廁所辨別不明顯的吐槽,并不是個案。在人民網的“上司留言闆”上,很多網友反映公共浴室辨別不清晰的問題。網友反映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導向位置不标志不好辨認;二是“兩性”指導辨別不明确。這些問題導緻市民在公共場合如廁時,基本靠猜。
針對這一現象,有網友提出質疑:“男女寫起來是那麼難啊?”"在衆多網友的讨論中,有人吐槽現在的衛生間logo太難認了,建議直接寫男女漢字。另一方面,一些人認為在合理的範圍内創新,同樣值得鼓勵。那麼,公共浴室辨別到底該怎麼設定呢?
據了解,公共屬于公共資訊辨別,國家有推薦性的标準,但并沒有強制要求必須統一辨別。目前,北京、南京、廣州等城市已經統一規範了公廁辨別。比如,有的規定導向牌式樣統一為“公共衛生間”的藍底白字和中英文對照,有的規定标準标注方法為“一女人物形象圖”和“衛生間”的中英文文字辨別。
廈門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鄒振東說:“公共廁所辨別看似小事,其實關乎百姓日常生活。”他指出,并不一定要求所有公共浴室的辨別都完全相同、千篇一律。公共場所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和所處的環境,因地制宜地設計和标注衛生間的辨別,但最根本的還是要友善群衆,這就需要在辨別的位置的标注上下一番功夫。
針對公共衛生間辨別的創新和實用問題,鄒振東建議,有關部門可以出台公共衛生間辨別的“負面清單”,說明白哪些辨別不能出現,給公共衛生間辨別設定一個限定底線,同時也給創意一個足夠的空間。這樣,既能保證公共衛生間辨別的實用性,又能将各個場所的特色和創意充分展現出來。
總之,公共廁所辨別問題雖是小事,卻關乎百姓日常生活。在創新與實用的平衡下,有關部門和公共場所要高度重視衛生間辨別的設計和設定,使其更加清晰易懂,友善市民使用。同時,鼓勵創新和個性化辨別設計,使公共浴室辨別兼具實用性和特色性。這樣,不僅可以避免類似誤入異性廁所的尴尬事件,還可以提升公共場所的形象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