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遺體被送到火葬場後,真的會被燒成骨灰嗎?原來很多人都想錯了

作者:王醫師健康Talk

大陸有句老話,那就是死者為大,尊重死者與遺體是對生命的敬畏,随着時代的發展,火化成為被廣泛使用的處理遺體的方式。

顧名思義就是用高溫去焚燒遺體,直到剩下灰燼,這種方式是時代演變的結果,還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也能節省土地。

但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在火葬場遺體會經曆幾個階段,雖然最終會被放入焚化爐中火化,但骨頭是很難燒成灰燼。

影視劇中出現的那些将骨灰撒入空中,随風飄散的劇情,其實是錯誤的引導。那真實情況到底是怎樣的呢?

遺體被送到火葬場後,真的會被燒成骨灰嗎?原來很多人都想錯了

一、殡葬文化的發展

由于風俗習慣的不同,在處理屍體時也會有不一樣的方法。

大陸的殡葬文化曆史悠久,過去大部分地區都采用了土葬,有些地區也會将棺木懸挂在懸崖峭壁之上。

火葬其實并不是新時代的産物,大陸在商周時期就有火葬的記錄。

隻不過當時的條件有限,大家也隻能用一些柴火去進行焚燒,無法達到現在的水準。

古時候普通人家大多都是使用土葬,當有人去世之後買一口薄棺直接埋入地下,那些達官顯貴則會給自己建造陵寝。

遺體被送到火葬場後,真的會被燒成骨灰嗎?原來很多人都想錯了

但土葬的占地比較大,而且随着屍體的腐爛,也會給土壤還有水資源造成一定的污染,在腐爛的過程中還會出現許多的病菌。

是以到了現代社會,火葬逐漸取代了土葬,随之也就誕生了許多的殡葬一條龍服務以及火葬場。

這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展現,開始時有人可能無法接受,因為在傳統思想中,人去世之後應入土為安,用烈火焚燒在過去可能是一種酷刑。

随着政策的不斷推進和大家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火葬逐漸被衆人接受,而且很多城鎮都建立起了公墓,這能有效的節約土地。

二、火葬前期準備工作

作為對遺體的一種處理方式,每個人在死後必定會經曆一遭,是以我們有必要去了解一下它的基本流程。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遺體被送進火葬場之後,會排隊進入焚化爐,通過高溫火焰對屍體進行燃燒,結束之後就會剩下一堆灰燼。

所謂的骨灰,其實并非真的将人體焚燒成粉末狀,因為人體骨骼異常堅硬,有很多部位是無法徹底充分燃燒殆盡的。

而且在火葬場,也要經曆幾道固定程式,才能夠順利的進入到焚燒爐中,是以這一工作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簡單。

遺體被送到火葬場後,真的會被燒成骨灰嗎?原來很多人都想錯了

當遺體被送進來之後,從業人員會用消毒液對液體表面進行消毒,這也是為了防止某些傳染疾病。

有些人生前是因為疾病去世,而有的人則是出現了意外,容貌受到了損傷,這時從業人員會對遺體進行适當的容貌修整。

這樣做是為了保留死者最後的體面,也是為了給親人一些心理安慰,以免場面太過于血腥,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做好這些基本的工作之後,遺體會被穿上嶄新的衣物,然後放進一個特定的棺木之中,由從業人員運送到告别大廳。

在這裡親屬們不能與屍體有直接接觸,但大家可以送上鮮花以及哀悼,這就是我們所俗稱的告别儀式了。

親屬們可以在告别儀式上見死者最後一面,有些地區還會在告别大廳中燒香、燒紙等,這也是對逝者的一種哀思。

等到儀式結束之後,從業人員會再次與家屬對遺體進行确認。

并且登記火葬記錄,這時死者生前的姓名,年齡,死因,還有火化時間以及火化爐的編号都要逐一确認。

遺體被送到火葬場後,真的會被燒成骨灰嗎?原來很多人都想錯了

手續辦成之後,遺體就會被從業人員推到火化間等待火化,至此火化前的所有流程也就全都完成了。

三、火化的過程

一些影視劇的劇情顯示,當遺體被送進火化爐之後,四周會出現大火,經過幾個小時的焚燒火化才徹底結束。

這些橋段基本與現實一緻,遺體會被放到火化爐裝置之中,這時機器中的助燃器還有排煙氣道開始工作。

焚化爐中的溫度能夠達到800~1000℃,雖然溫度很高,但遺體的焚燒還是需要借助助燃物,儀器會向遺體噴灑一些柴油或者天然氣液,這能有助于充分燃燒。

這時人體組織還有衣物等會逐漸被燃燒,随後是人體的内髒等,這些全都燒盡之後才開始燃燒骨骼。

人體的骨頭十分堅硬,這需要溫度達到800度以上才能将其燒脆,在這個過程中,焚燒爐中的煙霧會逐一被排出。

在高溫焚燒過幾個小時之後,人體就隻剩下一些碳化物還有無機鹽了,這時骨頭會粉碎,稍微施加外力骨頭就被折斷了。

到了這一步火化的步驟正式完成,最後的遺留物其實并不是真正的骨灰,而是骨頭碎片,而是骨頭的殘渣。

遺體被送到火葬場後,真的會被燒成骨灰嗎?原來很多人都想錯了

這時候這些殘渣還需要從業人員的進一步處理,他們會用錘子将骨頭敲的更碎。

有些做過其他手術的人,可能會殘留一些金屬物品,從業人員會将其全部分離取出。

等骨頭被敲成碎片之後,又用粉碎機将這些碎片研磨成細小的粉末,這就是我們所俗稱的骨灰了。

不過有些地區并不會經曆這一步,而是直接将敲碎的骨頭碎片直接裝入容器中,等待家屬的領取。

骨灰最終會呈現出白色或者灰色,從理論上來講再高的溫度都無法将人體骨骼徹底燒成灰燼,是以需要借助外力來将其變成粉末狀的物質。

遺體被送到火葬場後,真的會被燒成骨灰嗎?原來很多人都想錯了

等到一切工作都完成之後,從業人員會按照家屬的意願,将骨灰放置到相應的骨灰盒中。

當然每種材質的骨灰盒價格也不一樣,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去選擇性購買。

為了友善家屬的領取,也為了防止骨灰拿錯,在骨灰盒上會标有逝者的姓名,年齡以及活化的時間,還有火化爐的編号。

在火葬場有一個專門領取骨灰的房間,這裡燒好的骨灰依次排列開來,家屬根據上面的資訊去認定即可。

拿到骨灰之後家屬就可以将其進行安葬,有的人會留下遺願,将骨灰撒入叢林或者大海,有些甚至會做成飾品等,這就要看自己的選擇了。

遺體被送到火葬場後,真的會被燒成骨灰嗎?原來很多人都想錯了

四、火葬的優勢

作為一種被廣泛使用的殡葬形式,它背後有着濃厚的文化和宗教傳統,并且有一定的曆史淵源。

隻不過在此之前,群衆對它可能存在着一些不準确的認知。

之前的土葬雖然展現出了大家對逝者的尊敬,但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問題,封建迷信便是這類殡葬形式的産物。

有些地區在實行土葬時會進行大操大辦,這就增加了衆人的經濟壓力,而且一些風俗陋習也是以被遺留了下來。

火葬對于屍體的處理更加快速便捷,省去了很多中間環節,骨灰也更容易處理,在埋入地下之後,不會給環境造成太大的污染。

遺體被送到火葬場後,真的會被燒成骨灰嗎?原來很多人都想錯了

随着大陸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多,土地資源變得越發稀缺,有些農村在逝者去世之後,将墳墓直接建立在了良田之中。

在實行了火葬之後,大家會集體進行埋葬,為了更加的規範,有的農村還專門開出一片土地發展成為了墓葬群。

這可以節約大面積的土地,可以讓更多的土地得到高效的利用,也減少了環境污染的現象,燒紙錢等行為也随之減少。

對于之前大家對于火化所存在的誤解和錯誤的認知,相信現在大家都有了一個正确的判斷,是以說千萬不要被一些影視劇的橋段所誤解。

不管是土葬還是火葬,都是殡葬形式的一種,現在我們應該用科學的觀點去看待事物,但我們也要尊重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信仰。

遺體被送到火葬場後,真的會被燒成骨灰嗎?原來很多人都想錯了

骨灰是一個人留在這世間最後的産物,它代表的隻是一種哀思,并沒有其他的含義,對于殡葬改革我們應積極的去面對。

當然在現在依舊有些少數民族延續着自己的喪葬習慣,有些人是不接受火葬的。

相關部門還有人員無權強制逼迫對方去實施,國家也給這類少數民族制定了選擇的權利。

火葬是為了生态文明,也是為了更好的鏟除陋習的存在,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與時俱進,這才能更好地推動時代的發展。

火葬被廣泛推廣,但也不是強制性的,因為國家也意識到,思想的改變需要一些時間。

是以在殡葬方面的政策還是相對比較寬松的,給群衆帶來了更多的選擇機會。

遺體被送到火葬場後,真的會被燒成骨灰嗎?原來很多人都想錯了

結語

想要土葬也不是不可以,但一定是要建立在節約土地的條件下,是以說當下時代土葬并沒有徹底消除,火葬也不是唯一的殡葬形式。

對于生活中各項職業的原理還有流程有一個了解,能為我們消除許多誤會,也能讓人增長見識。

在火化這一問題上,我們應該用尊重和理性的态度去對待。

想看更多精彩内容,請“關注”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