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噩耗!杜海濤,猝然離世……

作者:說文大叔
噩耗!杜海濤,猝然離世……

又一條猝死新聞挂上了熱搜。

前不久,工銀瑞信官網釋出公告:

工銀瑞信(國際)董事長、工銀瑞信副總杜海濤去世,現年49歲。

唏噓之餘,不少人也好奇,49歲正當盛年,怎麼就突然離世了呢?到底發生了什麼?

杜海濤作為基金行業的高管,一路拼殺了20年才坐上今天的位置。

噩耗!杜海濤,猝然離世……

金融圈有多卷,大家應該多少有所耳聞,杜海濤生前曾披露過自己的工作情況:

“想做好,很難在生活和工作之間劃清界限。

一年中,我最輕松的隻有12月31号收盤到1月3号。隻有這兩天,才能真正回歸生活。

平時工作日程排得特别滿,我隻有在周末時才能坐在公司,靜下心來,學習新政策、整理團隊周報,梳理投資脈絡,那才是真正屬于我自己的時間。”

他是中國第一代貨币基金經理,也是目前全國投資年限最長的從業者之一。

噩耗!杜海濤,猝然離世……

然而,長年累月的無休工作早已讓他的身體不堪重負,出現了連他自己都沒意識到的風險。

終于,在一次跑步中突發心梗,猝然辭世。

悲劇發生後,“過勞死”這個血淋淋的問題再一次被抛到大衆眼前。

大陸每年猝死的人數高達55萬,相當于每一分鐘就有1人倒下,猝死人數居世界第一。

中國睡眠醫學協會曾釋出過一則調查:90%的猝死都與熬夜有關。

而在這些熬夜的人裡,有30%是為了工作在拼命。

方案沒寫完、PPT沒做完、KPI沒達到……

大家熬夜加班,以犧牲健康的方式來完成工作。

996和007變得越來越普遍。

而這樣做的代價,就是越來越多的人,與死神擦肩而過。

生命的消逝,本是一件讓人惋惜的事情,也值得我們重新反思“高強度加班”是否真的值得:

所有鼓吹以犧牲健康換取成功的工作方式,都是飲鸩止渴,都是隐性謀殺,都該受到重視和抵制。

然而沒過多久,評論區裡的留言,卻開始朝着一個詭異的方向駛去:

“多勞多得,他想要賺那麼多錢,就得付出那麼多代價。”

“為了拿高工資死皮賴臉在那做,死了活該。”

噩耗!杜海濤,猝然離世……

他們覺得杜海濤會猝死,是因為想賺更多錢,“拿命換錢”也是自願的。

他們預設了整件事的合理性,認為這隻是個人的選擇。

甚至有不少人将自己帶入到事情中,在評論區裡感謝老闆的“不殺之恩”:

“我們老闆從來都不會強制我們加班,他對我們真的太好了!”

噩耗!杜海濤,猝然離世……

幾乎沒有人認為,不加班才是自己的合法權益。所有人都在為自己不必成為“過勞死”中的一員而歡呼雀躍。

這一幕真的很讓人費解。

讓我想起了自媒體作者@桌子 說過的一句話:

當人們開始自我“閹割”,把本該屬于自己的權益,當成是資本的恩賜,就已經淪為了資本的奴隸。

噩耗!杜海濤,猝然離世……

玩命加班的人,真的想要加班嗎?

我看未必。

每天定好鬧鐘早早醒來,擠公交擠地鐵,到了公司匆匆咬兩口面包就開始投入工作。

中午趕着十分鐘吃完,還沒來得及休息一會,就又像陀螺一樣轉了起來,直到深夜。

24小時待機,淩晨還在回複工作。

所有的焦慮、着急忙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沒有選擇。

微網誌上曾有一幅名為《人生》的動圖,獲得了上萬點贊。

噩耗!杜海濤,猝然離世……

人生就像一座高山,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就無可選擇地成為了一名攀登者。

讀書、工作、結婚、生子、贍養父母……每向上攀爬一步,身上的擔子就更重一分。

而在這條陡峭山道上費力掙紮的,大多是實力平平的普通人。

為了不被淘汰,為了讓日子繼續過下去,我們不得不被迫加班,拼命賺錢。

曾有一個很火的段子是這樣說的:

“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因為他們會立刻辭職;

但你可以往死裡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房有車有娃的那些。”

字裡行間滿是調侃的味道,也透露出了成年世界最大的悲哀:

每個人都有着不為外人道的壓力和無奈,我們不能辭職,也不敢辭職。

企業老闆們正是看準了我們的這個痛處,才敢明目張膽地将996擺上台面,進行肆無忌憚地剝削和壓榨:

“不加班?可以。

給你的工作就是這麼多,幹不完就卷鋪蓋走人。有的是人想做你這份工作。”

選擇權從來都不在我們手上。

于是,“拿命換錢”看似是自願的,看似是個人的選擇;

可實際上,這個所謂的“選擇”,是别人算計好了才交到你手中的,當你拿到它的時候,已經無路可走,隻有被迫接受。

這個“自由”的選擇,恰恰是最不自由的枷鎖。

噩耗!杜海濤,猝然離世……

更可怕的是,不止是你的老闆在“剝奪”你的選擇權;

你周圍的同僚,也在無形之中壓縮你的生存空間。

企業裡似乎很愛講“多勞多得”,既能起到激勵作用,又有一定的選擇,不失為一種人性化。

可“多勞多得”這個詞本身就是一種陷阱。

自媒體作者@葉橙子 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在一個行業裡,多勞多得有意義的前提是:

工作制度既有一個合理的上限,也有一個合理的下限。

然後允許員工們在這個合理的範圍内,去選擇适合自己的工作強度和報酬。

這樣,才能規避無底線的個人消耗。”

然而,很多老闆隻會告訴你下限在哪裡,卻從來不會給出上限,因為他們巴不得你多幹一點活。

失去了這個上限後,會造成什麼後果呢?

大家會開始以消耗自己為代價,去擷取工作上的認可。

進而産生“内卷”現象。

我舉個例子。

在一個公司中,大家每天工作8小時,所有人的工作時長都是一樣的。

這時有個人跳出來說:“隻要老闆能夠賞識我,給我升職加薪的機會,我願意工作12個小時。”

老闆當然願意賞識這種白幹不賺的。

接着,其他人看到後,為了不落後于他人,紛紛效仿,開始加班。

結果大家都開始了每天12小時的工作量,再次回到了同一條“起跑線”上。

此時,“每天工作12小時”失去了優勢,如果你還想繼續領先其他人,就必須工作15個小時、18個小時、20個小時……

對于其他人而言,如果不想被淘汰,就得緊跟住同僚的步伐,咬緊牙關一步步走向996,再一步步變成007。

噩耗!杜海濤,猝然離世……

沒有人敢從這場競争中停下來。

别人都能工作20小時,自己一旦停下來,退回了8小時工作制,剩下的隻有淘汰。

大家以自降福利的方式去争高低,形成惡性競争,最終工資沒漲,加班時長漲了。

工作強度的标準,也被提到了一個不正常的高度。

“多勞多得”不再是一種鼓勵,而是哄人的幌子。

身處996環境中的每一個人,不會再有“奮鬥自由”。

噩耗!杜海濤,猝然離世……

外有老闆們的剝削,内有同僚之間的競争,久而久之,就會産生一種新的規則:

加班是正常情況,按時下班反而有罪。

就在前不久,上海一名小夥子小江因為把公司告上法庭,而引起了廣泛關注。

小江是位應屆畢業生,畢業後到一家快遞公司上班。

當同僚們都在996時,小江卻是公司裡唯一準時上下班的人。

很快,他被上司約談了。

上司委婉地勸誡他,年輕人應該多奮鬥。

說直白了,就是暗示他應該留下來加班。

小江不聽,仍然到點就走人。幾天後,他收到了辭退通知書,辭退理由是:未達試用期要求。

小江覺得,自己任職期間,公司并沒有對自己提出任何的考核标準,自己在工作上也從沒有出現過什麼錯誤,因為不願意加班,就得被辭退嗎?

一怒之下,小江将公司告上了法庭。

幾天後,法院判決小江勝訴,公司無法證明小江未達到試用期要求,屬于非法辭退,需要向小江支付相應的賠償金。

噩耗!杜海濤,猝然離世……

類似這樣的例子多不勝數,知乎上就曾有網友吐槽過自己的親身經曆:

“每天下班都像做賊一樣。

即使工作已經完成了,但是同僚們不走,我就不敢走,非得在那杵到九點才敢回家。

評判工作積極性的唯一标準,就是比誰下班的晚。

真的很無語。”

當“加班”和“正常上班”劃上了等号,大家到底是自願投入,還是被迫投入,已經無法厘清了。

個人意願的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隻能依附于那些“成功學”,不停告訴自己:

“隻要努力奮鬥,我就能過上好日子,就能讓家人過上好日子。”

事實卻是,在被加倍地剝削過後,好日子不一定能等來,可是身體健康的紅燈卻會提前亮起來。

噩耗!杜海濤,猝然離世……

近些年來,因為加班猝死的新聞越來越多:

2017年9月,江蘇一中年男子加班4個多小時,回家後感覺身體不适,搶救無效而死亡。

2018年10月,一位36歲的爸爸在連續工作了22個月後,猝死在了開會的路上。

……

噩耗!杜海濤,猝然離世……

熬夜、不規律飲食、壓力過大……逾時長加班帶來的惡果正在一點點侵蝕我們的身體,這是一場拿命換錢的無奈搏鬥。

當加班現象變得越來越正常,就不會再有人對它提出質疑和反對。

也不會再有人知道,逾時長的加班,其實是違法的,更不要說無償加班。

被剝削的一切,在成功學的激勵和競争的壓迫下,變得合理了起來。

噩耗!杜海濤,猝然離世……

馬雲說:“996是福報。”

任正非說:“年紀輕輕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數錢,是不可能的。”

聽上去是在鼓勵大家奮鬥,實際隻是模糊了剝削的本質。

财富是靠打勞工創造出來的,而不是壓榨出來的。

我們努力拼搏,是為了讓生活越過越好,而不是被消耗到僅剩空殼,再被無情抛棄,到頭來生活仍舊一團糟。

前進的過程,如果是在沒有任何保障的情況下,以掏空自己、抹殺希望為代價,那麼這樣的奮鬥沒有任何意義,也沒有任何尊嚴。

拒絕成為“奮鬥”的囚徒,拿回我們應得的自由和人生,才有可能真正獲得理想中的生活。

噩耗!杜海濤,猝然離世……

我知道,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們目前無法改變現況,隻能寄希望于法治的完善,希望法律可以壓制住無法拒絕的“自願加班”。

但是我相信,隻要發聲永不停止,這種“拿命換錢”的畸形現象,一定會有被解決的一天。

就像法學教授熊浩說過的那樣:

“微光會吸引微光,微光會照亮微光。我們互相找到,然後一起發光。”

在相聚發光之前,也希望大家能好好愛惜自己的身體。

賺錢固然重要,可健康才是一切财富的根基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