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村民湊70塊錢供他創業,賺百億後開飛機回鄉,給老人們發千萬紅包

作者:我最棒棒棒

前言

一個村民湊了70塊錢,竟成就了一場百億的創業傳奇!如今,他乘坐飛機回到故鄉,慷慨地給老人們發放千萬紅包。這是怎樣的奇迹故事,讓一個小小的湊資行動演變成了億萬财富的創業傳奇?

一. 向鄉鄰村友借路費 湊足西進之資 鄭大清決定去新疆謀生,

離家萬裡踽踽獨行,舉步艱難 1959年,鄭大清出生在一個四川山村的普通農家。兄弟姐妹衆多,生活拮據。小鄭大清雖然無法吃飽穿暖,但性格木讷,心地善良。村裡老人家有事總喜歡找他幫忙,也會給他些好吃的。

村民湊70塊錢供他創業,賺百億後開飛機回鄉,給老人們發千萬紅包

18歲那年,鄭大清參軍入伍。部隊生活雖然枯燥單一,卻也磨砺了他堅韌不拔的性格。三年後退伍歸來,鄭大清向父親表示,想去外地闖蕩見識一下世面。他的父親杜老很支援兒子的想法,覺得好男兒志在四方。

但連火車票都買不起。他向父親借錢,杜老自己也沒幾個錢,于是帶着兒子去鄉裡村友家借路費。

村裡一戶老何家就借給他20塊;老李家湊了30塊;王叔那裡又借來12塊。大家都不富裕,但很樂意掏出自己的幾塊錢來幫助鄭大清這個骨肉皮兒子。

村民湊70塊錢供他創業,賺百億後開飛機回鄉,給老人們發千萬紅包

終于,70塊路費湊足了。鄭大清感激不盡,向父親保證以後發了财一定回來報答。老父親摸着他的頭說:“我不是為了要你回報才幫你,隻希望你能成才造福老百姓。”

二. 艱苦奮鬥 在異鄉落地生根

1965年初春,鄭大清來到陌生的新疆。口袋裡僅剩一角錢,還帶着寒酸的一床被褥。為了省錢他直接睡在了建築工地。白天與工友們一起幹重體力活,晚上大家鋪開稻草席子就地而眠。

工友們沒有多少文化,沒事就打牌賭錢或去找女人。鄭大清卻常常一個人呆着,他不願花錢,也會抽空去舊書攤上淘些書回來看。大家都覺得他太儒儒,不解其樂趣。

村民湊70塊錢供他創業,賺百億後開飛機回鄉,給老人們發千萬紅包

然而鄭大清卻樂在其中。他從小家境貧寒讀不上學,這些年最遺憾的就是認字少、見識淺。現在有空就泡在書裡看,他感覺自己長見識了,就是在苦中作樂。

漸漸,鄭大清勤奮好學的品質被上司發現,他很快當上了工地小組長,工資也比其他工友高了一大截。他開始有條不紊地存錢寄家。而父親也會按他囑咐的,拿一部分錢慢慢還清村裡當初的借款。

三年後,鄭大清終于攢下兩千多塊錢。這個數字對他來說意義非凡,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這讓他對未來充滿信心,覺得可以開始做點自己的事業了。

村民湊70塊錢供他創業,賺百億後開飛機回鄉,給老人們發千萬紅包

三. 百折不回 創業曆程峥嵘歲月

第二年,鄭大清突然向老闆請辭。他找到老家來的幾個工友,說想自己創業當老闆,但需要他們跟随幫忙。大家對鄭大清很佩服,都願意跟着他一塊幹。

于是,鄭大清就這樣帶着十幾個老鄉,在新疆自立門戶創業了。誰知首個承包的工程就被人欺詐,後面的風險投資也全都失敗,一下子他背上了巨額債務,業界都在傳他已經窮途末路了。

但是鄭大清沒有放棄,他不能辜負老同僚和家鄉兄弟們這些年對他的信任。身後還有家室妻女,鄭大清決定咬牙撐下去。為了籌錢還債,他花很長時間住在工地辦公室,條件艱苦得像個難民。

村民湊70塊錢供他創業,賺百億後開飛機回鄉,給老人們發千萬紅包

最苦的時候,他甚至不想活了。鄭大清坐在鐵軌邊傾聽夜晚的火車隆隆駛過,想就這樣一頭紮下去了事。然而他知道自己有要回報的人——老鄉、父母、工友,鄭大清振作起來,重新出去談生意。

在絕境中他孤注一擲,終于和一家大型工廠談成了一單大生意,這成了事業的一個轉折點。鄭大清如獲新生,這才發現生命的意義遠不止眼前的慘淡。他要把這份意志傳遞給身後的人。

四. 企穩商場 感恩圖報情不移

經過風雨飄搖的十幾年,到1995年時,鄭大清在新疆已經成立了自己的大型企業——新疆天地集團,正式跻身萬千富翁之列。當初那個70塊錢都湊不到的窮小子,如今身家數十億元。在這個時刻,鄭大清很沒有現代人的歡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沉甸甸的情懷。

村民湊70塊錢供他創業,賺百億後開飛機回鄉,給老人們發千萬紅包

他時時刻刻都在想念家鄉。想起年少那段舉步維艱的歲月,想起父老鄉親對自己的知遇之恩......如今自己有了成就,是時候回報這些溫暖,延續這份祝福。

2001年,事業有所成就的鄭大清開始回饋家鄉。他先後捐資興建了5所希望國小,還投入3億元在老家辦起了服裝廠,解決不少村民就業問題。) 2003年起,他用了數年時間投資幾個億建設慈母橋。如今家鄉的交通已是森林般的網絡,老百姓的生活明顯改善。

此後每年春節前,鄭大清都會開着卡車裝滿大米、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回老家,逐家逐戶地發給孤寡老人。孩子們也都分到糖果、玩具。現在,他的手機号碼保持了20多年未變,村裡人有需要可以随時撥打。

村民湊70塊錢供他創業,賺百億後開飛機回鄉,給老人們發千萬紅包

五. 駕私人飛機 東歸述說

2019年春節,已經踏入花甲之年的鄭大清開着私人飛機從新疆回到老家——四川南部儀隴縣。為了讓行動不便的老人家也能歡度佳節,他還特意租下幾架直升飛機,帶大家上天去“走一走”。

在村裡,每家每戶都收到了鄭董送來的大件電器——彩電、冰箱、洗衣機等。他還親自包場組織了一場唱戲晚會,請來老藝人表演。最讓鄉親們感動的是,鄭董準備了好幾千萬元現金,要發紅包給每個老人家。

村民湊70塊錢供他創業,賺百億後開飛機回鄉,給老人們發千萬紅包

“我當年是怎麼離開這裡的,你們都還記得吧?70塊錢,湊了我半生的發迹資本......”鄭大清眼圈微紅,他說,我今生最光榮的,不是成功做了億萬富翁,而是回來送你們一個溫暖的年。

六. 引發熱議 知遇之恩情義雙

鄭大清這一系列舉動在網上引發了熱烈讨論,很多人稱贊他是知恩圖報的典範。的确,當年70塊錢改變命運的恩情,過了20多年,鄭大清沒有忘。他始終懷着一顆感恩的心。

但是也有人評論說這是作秀、太假了。但我們不應該過分解讀鄭董的動機,因為這已經超越了利益煽動。一個成功人士回饋老鄰裡,令後人感佩,這樣的正面典型還是應該肯定。

村民湊70塊錢供他創業,賺百億後開飛機回鄉,給老人們發千萬紅包

在這個時代,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如何更成功更富有,卻常常忽視了生命的本真意義。而鄭大清用自己的人生道路,向世人演繹了什麼才是根本。他引以為傲的,不是自己坐擁的财富,而是作為一個普通人的幸福與快樂。 他在乎的,不是物質上怎樣炫耀,而是精神上永恒的情懷。

結語

我們都在奔波努力,渴望成功,渴望能夠闖出一片天地。但回望起點,我們需要時刻記取那些曾幫助過自己的人。鄭大清用真心回報鄉鄰,用橋梁連結家鄉,這才是成功的真谛。你我是否也應秉持這樣一顆感恩的心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