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禁塑令”背後的全産業鍊變局 成本壓力下消費市場有喜有憂

作者:甯波日報
“禁塑令”背後的全産業鍊變局 成本壓力下消費市場有喜有憂

公衆正在使用完全可生物降解的購物袋。

"從今年1月1日起,全國'塑膠限制令'正式更新為'塑膠禁令'。這兩天,客戶每天都催促我們送貨,都指出是完全可生物降解的塑膠袋。訂單現已安排在春節期間。"這幾天,慈溪市達塑膠有限公司的生産工廠中的房間正在滿負荷運轉,總經理陳克傑也特别忙。

安達塑膠的訂單激增是由于該公司在2018年的轉型。随着"限塑令"的不斷更新,陳克傑敏銳地嗅到了生物降解塑膠市場的商機,于是決定推進布局。

令他高興的是,他對行業趨勢的看法是正确的,和達塑膠也迎來了一段快速發展的時期。據初步統計,截至今年1月塑膠,全生物還原塑膠袋的産量可達到100噸。根據目前的訂單,全年産量預計将超過1,200噸,幾乎是上一年的兩倍。"擁有技術、産能、生産資質、提供檢驗報告能力的企業并不多。"陳說。

"禁塑令"的實施不僅改變了消費市場,也改變了和達塑膠等傳統塑膠制造商。生物降解塑膠行業成為新的"風口",生産鍊中的企業正站在新的軌道上。

“禁塑令”背後的全産業鍊變局 成本壓力下消費市場有喜有憂

箱馬新鮮全生物可降解購物袋。

"禁塑"加碼傳統企業遭遇選擇

"根據前一年的市場,現在這個時候是塑膠袋生産的旺季。但今年的訂單大幅下降,許多常客明确表示,他們希望減少傳統塑膠袋的使用。慈溪一位塑膠包裝制品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比如他們不止一家企業,甯波很多傳統塑膠包裝企業或多或少都面臨着訂單縮水的尴尬。

去年1月19日,國家發改委、生态環境部釋出《關于進一步加強塑膠污染治理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底,城市和餐館分開的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等場所應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市場法規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去年9月底,市發改委等10個部門印發《甯波市關于進一步加強塑膠污染治理實施方案》,要求全市周邊建設浙江"重要視窗"示範學生的新目标定位,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膠制品的生産和銷售及使用。

不僅是甯波,到目前為止,北京、上海、海南、江蘇等地也紛紛出台了當地"最嚴格的塑膠限制",其中大部分都以2020年底為最後期限,禁止生産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膠餐具,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塑膠廣泛應用于汽車零部件、家電,包括輕工産品。在"大塑膠行業"中,"塑膠禁令"隻禁止一小部分不可降解的塑膠制品。但"禁塑令"的實施,肯定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傳統塑膠産業的産能。"甯波市塑膠工業協會秘書長餘衛星表示,總的來說,一次性餐盒、吸管和塑膠袋應向可生物降解材料的發展方向發展。

根據前瞻性産業研究院釋出的一項研究,根據歐洲生物塑膠協會的資料,2019年中國生物降解塑膠消費量僅占全國消費量的4.6%,從"塑膠限制令"到"塑膠禁令",促進生物降解塑膠滲透的政策有望進一步加快滲透步伐。

由此可見,生物降解塑膠行業已經成為塑膠領域新的"風口",也将是傳統塑膠包裝企業的一個重要轉型方向。

“禁塑令”背後的全産業鍊變局 成本壓力下消費市場有喜有憂

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正逐漸被其他環保袋所取代。

行業新軌道很多企業搶占先機

面對"禁塑令"的影響,甯波很多塑膠包裝企業也早早瞄準了生物降解塑膠的新機遇,早日布局,現在已經嘗到了甜頭。

甯波佳聯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去年12月,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布了第二批工業産品綠色設計示範企業名單,家居科技成功入選。這與他們專注于可生物降解材料的開發密切相關。自9年前開始深入新材料領域以來,家用科技自主研發、生産、采用環保型全降解生物新材料聚乳酸(PLA)。

據了解,PLA是從木薯、甘薯等非粒植物澱粉中提取的,以乳酸為主要原料聚合而成,原料來源廣泛,可再生資源豐富。在一定條件下,PLA可以完全降解,産生二氧化碳和水,對環境無污染。

但是,普通的PLA産品使用壽命短,導緻生命周期短。對此,HomeLink科技的技術團隊,通過攻擊,使PLA産品的耐熱溫度從55°C提高到100°C及以上,并滿足微波加熱的要求,選用生物基增韌劑,提高PLA的抗沖擊強度約3倍。目前,家聯科技完全降解環保袋已得到箱馬鮮等國内各年齡段一流零售商的青睐。

在甯波常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工廠生産工廠中的房間,66台注塑機正在自動生産刀、叉、勺、杯、盤子和飯盒等一次性廚房用具。據常亞新材料董事長徐建海介紹,憑借常亞新材料的科研團隊,主動借用中科院甯波材料研究所等科研機構,持續力聚乳酸等生物降解材料,每年推出20多種新産品。目前,常亞新材料外貿生産訂單已計劃到今年7月。

甯波百福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在原材料、加工工藝和環保的最終處理等方面參與制定美國三項标準。"我們開發的完全可生物降解的塑膠袋在連續暴露于土壤中的微生物的一個月内成為碎片,肉眼不可見90天,所有水和二氧化碳在180天内。是以在美國市場,這種由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的塑膠袋直接用于堆肥。"程國仁董事長在生産工廠中的房間裡拿着一個剛從流水線烤制好的塑膠袋說。

“禁塑令”背後的全産業鍊變局 成本壓力下消費市場有喜有憂

記者 孫佳麗文/照片

消費市場在成本壓力下喜憂參半

"盡管市場産能加速,但未來生物降解塑膠産能的差距仍然非常大。業内人士表示,目前國内生物降解塑膠主要以PLA、PBAT和PBS項目為主,整體市場佔有率非常低。同時,可生物降解塑膠與正常塑膠的成本差異僅為1-3倍,這明顯制約了生物降解塑膠的快速市場化。

在成本和産能不足的壓力下,如何選擇鹿城的消費市場?

餐飲業處于領先地位。去年12月23日,有記者調查發現,甯波一些連鎖餐飲企業不再提供一次性塑膠吸管,有的用紙吸管代替,有的開始使用可生物降解吸管,有的則用直飲杯蓋代替。

奶茶店、咖啡店等飲料店都是吸管消費量大的。在星巴克浙江邁爾斯學院店,記者一直無法找到塑膠吸管的身影。此外,古代奶茶逐漸用紙吸管取代了塑膠吸管,CoCo奶茶用PLA可生物降解材料吸管和紙吸管取代了吸管。

"禁塑令"後,甯波的大型連鎖超市也嗅到了風的味道。

在華潤萬州印象城店記者發現,收銀機旁邊的塑膠購物袋已被"非食品直接接觸生物降解塑膠購物袋"所取代,不同型号的全生物降解塑膠袋售價從0.2元、0.3元和0.4元到0.6元、0.8元和1元不等。"對于尚未使用的不可降解塑膠袋,我們統一收集并交給總部進行集中處理。超市客服副總經理周丹丹說。

店内每個自動收銀機旁邊,都貼有"環保塑膠袋價格調整"通知,從2021年1月1日起,甯波區域店收銀區售出的箱馬鮮購物袋将全面更新為全生物降解塑膠袋,價格同步調整。店長陳鵬告訴記者,除了購物袋,他們還會吃到一次性勺子、叉子、吸管等全部用可生物降解材料代替的區域。

然而,"塑膠盲點"依然存在,外賣領域是受打擊最嚴重的領域。

1月10日,記者點了一家炸雞(和太亞苑店)買奶茶和炸雞,發現包裝是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膠袋。走進麥當勞(甯波華潤百萬店),外賣視窗還裝滿了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包裹的果汁和咖啡。

"無塑膠"實施多方必須形成聯合力量

雖然生物降解塑膠被認為是行業内新的"風口",但從目前來看,無論是在生産部門還是在消費市場,政策的實施落地并不明确。同時,由于新材料的研發存在一定的壁壘,價格和性能相比傳統塑膠袋沒有優勢。再加上生物降解塑膠制品價格高、需求量大等瓶頸,使很多企業在行業發展初期就起到了"掃蕩球"的作用,如使用"全降解"和"降解"分别指降解率的"标準"和"非标準"塑膠袋産品,給市場監管者提出了困難。

是以,在衛星看來,生物降解塑膠取代傳統塑膠,還存在很多問題,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掃球'之是以存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生産标準、生物降解材料檢驗等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俞衛星表示,生物降解材料的标準參差不齊,不同标準的實施和生物降解材料的生産和制造。此外,由于我國機構的檢測能力有限,其中一家檢測機構甚至計劃在3年後,而長三角地區尚未能夠檢測出可生物降解塑膠的機構。

同時,我市還應加強低成本生物降解材料的研發和生産。"問題的解決首先要從生産源頭上加以解決,如果生産源頭不好,單靠消費達不到'禁塑'的目的。我們現在需要的是塑膠袋的具有成本效益的替代品。"景成便利店老闆吳建國說。

"'無塑膠'是一個好方法。俞炳彥表示,但"禁塑"需要政府、行業協會、企業、服務機構的參與,特别是要發揮企業、政府的協同作用。

陳克傑表示同意。他建議,尋求生物降解塑膠的可持續發展,不能僅僅依靠企業自主創新,還需要政府引導頂層設計,對化合物進行理論研究,開展創新,以加快整個産業鍊的轉型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