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秘中醫 | 陳躍飛:國醫國藥,厚道厚德

作者:日常惡魔
揭秘中醫 | 陳躍飛:國醫國藥,厚道厚德

陳躍飛近照。

紅網時刻新聞通訊員 劉丹 長沙報道

“陳教授,你最近忙不忙啦,我過來看看你。”在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湖南省中醫院)門診二樓内科專家診室,75歲的王娭毑熱情地向中醫内科主任醫師陳躍飛打着招呼。

王娭毑是陳躍飛的老病友,是他的“鐵杆粉絲”。有時不為看病,王娭毑路過醫院時也會來看看他。在陳躍飛的診室裡,這樣來來往往的“粉絲”并不少。2022年,一周看三天半門診的陳躍飛,年門診人次8697,為醫院内科排名第一,位列全院門診人次前五。

從醫40餘年,陳躍飛以精湛的醫術讓無數患者和同行折服。他深耕消化、呼吸、心血管等領域,常用幾副方子,便能為患者化險為夷。

揭秘中醫 | 陳躍飛:國醫國藥,厚道厚德

“當醫生不錯,可以救人”

學醫并不是陳躍飛的初衷,可卻成了他這輩子最重要的轉折點。

陳躍飛出生在湘潭一個國營工廠,自小成績優異。1978年參加聯考後,受到自小出生環境影響,他原本填報的是機械制造方向,但卻陰差陽錯被調劑到了湖南中醫學院(現湖南中醫藥大學)學習中醫。

從機械制造到學醫,反差很大,但是他很快領略到醫學的魅力。

大學期間,陳躍飛碰到一個安化農村的患者,發燒一個月,多處就醫也不見好轉,他大膽出手,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第二天患者的體溫便恢複了正常。“我忽然就覺得,當醫生挺不錯,可以救人。”

師從名醫同樣給陳躍飛的從醫之路留下了深刻的影響。1992年,當了多年基層全科醫生的陳躍飛考取了首屆全國名中醫王行寬教授的碩士研究所學生,專攻消化方向,同時跟随心血管内科專家席樹标教授學習西醫,兩個導師一中一西,讓陳躍飛既領悟了中醫的博大精深,又學習了西醫的精準操作。

導師王行寬教授的一言一行至今讓他記憶猶新。陳躍飛記得,一次跟随老師查房時,看了一例疑難雜症。患者個子很高,四肢修長,出現了心衰,有水腫、出氣不赢症狀,大家左思右想都不知道是什麼疾病,王行寬教授則精準判斷患者為“馬凡綜合征”,并用中西醫結合方式,讓患者病情得到了明顯改善,恢複了工作能力。

“老師的精準診斷得益于他淵博的知識、紮實的理論功底,他看病看得特别仔細”,陳躍飛說,“老師寫脈案也十分講究,辨證論治思路缜密,這點也讓我受益無窮”。

揭秘中醫 | 陳躍飛:國醫國藥,厚道厚德

“隻要能治病的都是好方子”

中醫認為,肺主皮毛,開竅于鼻,如果肺部出了問題,身體就會出現各種症狀。1995年,陳躍飛研究所學生畢業後來到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内科工作,憑借多年的經驗積累和紮實的理論學習,他很快在呼吸領域摸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子。

王嗲嗲今年82歲,40多歲時就患有支氣管擴張,咳血咳痰,上三樓都呼吸困難,後并發慢阻肺。十年前,經陳躍飛診治後,他的咳嗽止住了,氣促也基本緩解,行立自如,不僅平時能自己坐公交來醫院看病,出遠門坐火車坐高鐵都沒問題。

“他是典型的支氣管擴張,病因比較複雜,中醫以急則治其标,緩則治其本的原則”,陳躍飛解釋,“急性期痰熱阻肺,就用咳血方加減,慢性期肺虛痰瘀,則用參蛤散加味,基本可以為他解決問題”。

陳躍飛認為,呼吸系統疾病屬于中醫的肺系病,其特點是有實有虛,風寒暑濕燥火及時邪疫毒皆易犯肺,痰飲瘀濁是其病理産物。在治療病毒感染如禽流感、新冠肺炎等,慢性病如各種原因導緻的咳嗽、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等疾病上,中醫改善症狀快,基本沒有副作用,療效較好。

今年1月,80歲的唐娭毑感染新冠後出現60%面積的白肺,有既往冠心病頻發室性早搏史,在外院ICU住院20天不見好轉,總醫療費用達到25萬元,僅靠鼻飼管和靜脈打點滴補充營養。

結合患者情況,陳躍飛為其開具了銀翹散合生脈飲加減,僅服用6副藥後,唐娭毑已能坐起來吃飯,再吃9副後便出院。患者的頻發室性早搏情況,也被他治好了。

這樣的案例還有不少。在診治疾病的過程中,陳躍飛時刻牢記中醫的治未病理念,包括未病先防、将病即治、已病防變。他擅用經方、時方,并靈活辨證,在他看來,“隻要能治病的都是好方子”。

揭秘中醫 | 陳躍飛:國醫國藥,厚道厚德

“診病追求的是效果而非效率”

中醫治病,強調整體觀念。在中醫理論中,肺系病和脾胃系病是互相影響的,互為病因。在治療消化系統疾病上,陳躍飛也頗有心得。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慢性非特異性腸道發炎性疾病,治愈難度極大,複發率高,具有較高的癌變率。目前,純用西醫治療潰瘍性結腸炎,不僅價格昂貴,療效也得不到保證。陳躍飛認為,要治療此病,中西醫結合效果最佳。

2020年4月,18歲的小肖因潰瘍性結腸炎慕名找到陳躍飛。原來,小肖此前已在其他醫院純西醫治療了一年,但是效果不佳,依然便膿血,一天腹瀉五六次,嚴重影響學習生活。陳躍飛為其開具了桃花湯合連理湯,結合西藥服用。服藥半個月後,小肖症狀明顯好轉,不便膿血,大便次數也有減少。堅持服藥一年後,小肖腸鏡檢查發現,潰瘍已完全修複。

“用中西結合的辦法,難治的潰瘍性結腸炎也可以完全治好,隻是根據患者的情況不同,需要的時間也不同”,陳躍飛解釋,“中藥可以起到溫補脾腎、澀腸止瀉的作用,再結合西藥運用可以修複潰瘍”。

肝硬化腹水是肝髒失代償期的一個典型表現,意味着肝硬化已經到了中晚期。2020年3月,42歲的餘先生因(B肝)肝硬化腹水,血小闆降到了36(正常為100-300),十分危險,他慕名找到陳躍飛求診。根據患者情況,陳躍飛用自拟軟肝健脾湯,并開具抗病毒西藥,治療兩個月後,患者腹水情況消失。最近一次複查,血小闆也達到了正常值。

陳躍飛擅用中藥,也擅用中西結合治療相關疾病。在消化系統疾病上,他尤其擅長慢性胃腸炎、萎縮性胃炎、潰瘍性結腸炎、肝炎肝硬化等疾病診治。他認為,醫者看病應秉着對患者負責的态度,“診病應尋求效果而不是效率”。

揭秘中醫 | 陳躍飛:國醫國藥,厚道厚德

從醫多年,愛好書法的陳躍飛曾寫下八個字,來概括自己對醫者的了解——國醫國藥,厚道厚德。“中醫厚道,中藥厚德;要厚道做人,要厚德做事;厚道以養生,厚德以載物;厚道才能行遠,厚德才能登高。”他如此解釋。

40多年裡,陳躍飛步履不停,潛心鑽研,用實際行動探索和诠釋着這八個字蘊含的職業标準和人生精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