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月6日小寒節氣,小寒傳統習俗吃2食,遵循傳統保健康

作者:峰兒廚房

1月6日小寒節氣,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冬季的第5個節氣,小寒節氣的特點就是寒冷,但是卻還沒有冷到極緻。北方有“小寒勝大寒”說法,說明北方地區小寒節氣比大寒節氣更冷,而南方大部地區,全年最低氣溫仍然會出現在大寒節氣内。飲食方面各地有地域特色,如北京涮羊肉火鍋、天津吃糖炒栗子、烤蕃薯成為小寒時尚。俗語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說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調養身體的做法。今天分享3款小寒節氣傳統2食,遵循傳統保健康。

1月6日小寒節氣,小寒傳統習俗吃2食,遵循傳統保健康

一、火鍋

火鍋是小寒時節最受歡迎的傳統美食,也是我家最喜歡的美食,各種不同的食材,全家圍爐慢慢涮起,溫馨又好吃。吃火鍋除了羊肉火鍋,牛肉火鍋,魚火鍋是我家孩子的最愛。魚含有豐富的營養,益氣血,健腦補脾,開胃又滋補。這樣簡單涮一鍋,不但味道鮮美,連湯都富含鈣質,最适合孩子和老人,秋天吃也不上火。

1月6日小寒節氣,小寒傳統習俗吃2食,遵循傳統保健康

材料:骨頭湯,草魚片,蕃薯澱粉,蛋清,丸子,燕餃,蟹棒,娃娃菜,金針菇,滑子菇,黑豆芽,西蘭花,豆腐。

1月6日小寒節氣,小寒傳統習俗吃2食,遵循傳統保健康

1、大骨泡去血水,提前放入砂鍋,加蔥姜大火燒開,改成小火熬成一鍋乳白色的湯,這樣的湯來制作火鍋,營養好味道鮮美。

1月6日小寒節氣,小寒傳統習俗吃2食,遵循傳統保健康

2、火鍋洗淨,放上升降篦子,加入熬好的大骨湯燒開,加入适量蔥姜蒜。

1月6日小寒節氣,小寒傳統習俗吃2食,遵循傳統保健康

3、金針菇菌菇洗淨,放在盤裡,西蘭花洗淨改刀,撒尿牛肉丸子、燕餃、蟹棒擺盤。

1月6日小寒節氣,小寒傳統習俗吃2食,遵循傳統保健康

4、草魚洗幹淨片成魚片,用蕃薯澱粉和蛋清抓勻,腌漬片刻放入盤中。

1月6日小寒節氣,小寒傳統習俗吃2食,遵循傳統保健康

5、芝麻醬2勺,蚝油2勺,沙茶醬2勺,加入1勺醋,1勺醬油攪拌均勻。再把紅椒切末,蔥切末分别裝入碗中,自制辣椒油也放入小碗,喜歡啥就可以自己往蘸醬裡面添加。

1月6日小寒節氣,小寒傳統習俗吃2食,遵循傳統保健康

6、湯煮開後,把食材放入可升降電火鍋,煮透後,改成小火,吃時候點選升降鍵,這樣吃火鍋,再也不用撈,撈,撈,嫩嫩的魚片也一樣不再需要漏勺,輕松升降真省勁!

1月6日小寒節氣,小寒傳統習俗吃2食,遵循傳統保健康

二、臘八粥

臘八粥就是一種不錯的小寒應季美食,不但可以用到多種食材,喝一碗暖暖和和很舒服,而且補鐵補血很滋潤,很适合小寒時節常喝。粥,其實分為很多種,從口味上分為,原味粥,甜粥,餡粥。原味粥一般都是雜糧粥居多,可以用各種各樣的食材來熬制,也是中老年人最喜歡的粥品之一,健康滋養。原味粥的做法一般是很簡單的,可以用砂鍋做,沒有時間也可以用電鍋來預約,非常受歡迎,一起看看今天這款補血粥吧。

1月6日小寒節氣,小寒傳統習俗吃2食,遵循傳統保健康

食材:紅豆,黑米,大紅棗,豇豆,腰豆,麥米。

1月6日小寒節氣,小寒傳統習俗吃2食,遵循傳統保健康

1、紅豆、花豆、豇豆、紅棗、黑米、麥米基本等量配比,麥米是小麥去掉外皮的小麥仁,它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可以起到調理腸胃,促進消化的作用,很适合熬粥。紅棗補氣血還能抗寒,黑米不但營養高而且香味也很好,不僅可以補養腎氣,還有抵抗寒冷、潤肺生津等作用。

1月6日小寒節氣,小寒傳統習俗吃2食,遵循傳統保健康

2、把所有食材清洗幹淨,放入電鍋中,預約等待,不管是什麼時間都不用親自熬煮,預約上時間,回家就有香濃的粥喝。熬好的粥濃稠好喝,滋補氣血,粗細搭配,很适合當下的季節。

1月6日小寒節氣,小寒傳統習俗吃2食,遵循傳統保健康

看風花雪月,品人間美味!感謝閱讀峰兒廚房的美食分享,喜歡我的文章,請給予點贊、分享、收藏、關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