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羽手下有4大謀士,6大猛将,5個師的兵力,難怪劉備不發兵增援

作者:蜀山史道

前言

在三國演義的戰争烽煙中,關羽的手下可謂是一支強大無比的力量。擁有四大謀士、六大猛将,組成了五個師的兵力,關羽的軍隊威震四方,令人聞風喪膽。這支龐大的軍團的強大之處令人生畏,甚至連劉備都不禁對派遣增援的想法心生猶豫。究竟是哪四位謀士、六位猛将讓關羽的軍隊如此雄厚?他們的戰績和才華又有何等神奇之處?

在這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中,我們将深入探讨關羽手下這支不可忽視的力量,解析其背後的謎團,一同揭開這支軍隊的輝煌曆史。讓我們一同迎着曆史的風塵,探尋關羽手下的這支堪比千軍萬馬的傳奇軍隊。

關羽手下有4大謀士,6大猛将,5個師的兵力,難怪劉備不發兵增援

王甫識人如火眼金睛,關羽不聽從建言後悔莫及

當年,在關羽南征北戰之前,謀士王甫即曾建言關羽,務必将後方交給一個真正值得信任之人。他認為,身為劉備的親信、長期追随的糜芳、傅士仁二人性格太過滑頭狡詐,不能委以重任;而總督潘浚更是嫉妒心極強,利益至上,同樣不能信賴。

王甫此言一出,引起關羽諸多心腹謀士的聯名反對。他們認為,糜芳和傅士仁乃是劉備麾下患難與共的猛将,立下汗馬功勞,又豈是随随便便可以置疑的?此番言論實在太過主觀武斷。然而王甫不以為然,他分析道,二人雖功勳卓著,但性格過于狡黠,日後一旦見勢不妙,勢必臨陣倒戈。此等奸佞小人,甯可用之不足,無可失之又溜。

關羽手下有4大謀士,6大猛将,5個師的兵力,難怪劉備不發兵增援

王甫如此剛正不阿,令在場衆人無話反駁。隻是關羽此時已然處在風頭正勁的年歲,一心想要立功立事,無暇顧及後方安排。他輕蔑地瞥了王甫一眼,便不再理會這番忠谏。王甫此計遂成,不了了之。

如若放任這三人鎮守荊州,勢必禍亂當生。然而關羽當時驕傲自負,對王甫此番忠言置若罔聞。他日荊州淪陷,後悔不已之時,王甫之言昭然若揭,關羽心中亦不免萬分懊惱。眼見這等忠言忠心竟被自己匪夷所思地躲過,他才恍然明白當年王甫識人如火眼金睛,若當初采納計策,或許疆場之局現今已然大為不同。

關羽手下有4大謀士,6大猛将,5個師的兵力,難怪劉備不發兵增援

趙累武略超群,關羽軍事全聽其指揮

另一心腹謀士趙累與衆不同,乍看之下不過是一個糧官,然其謀略遠不止此。當關羽大軍寡不敵衆,節節敗退之時,趙累果斷果決,提出了兩個建議:一面向成都求救,一面從旱路奪回本就在握的荊州地。此後,趙累繼續操持軍機,指揮關羽退歸麥城,力保大軍餘部。

趙累此番突圍之計,讓衆将士們精神為之一振。他們原已準備就此棄城投降,不想趙累提出了一個又一個反敗為勝的大計。此人不同凡響,讓人刮目相看。然而很快,他們便明白趙累此舉絕非浪得虛名。

關羽手下有4大謀士,6大猛将,5個師的兵力,難怪劉備不發兵增援

在麥城屯兵期間,趙累日夜擘劃,布置、排程有條不紊,讓這支殘部依舊凝聚在了一起,沒有四下逃散。他的睿智、果決與魄力,也讓關羽更加信任,軍中大事一切聽其調遣。

可見,當時關羽軍中,趙累乃是主事者。一切軍政大計,包括立足之地的選擇,軍隊的排程布置等等,均是出自趙累之手。關羽對他更是信任有加、委以重托。奈何最終大勢所趨,劉封不出兵支援,這才導緻趙累千算萬算,亦難敵天意之不可違背。

關羽手下有4大謀士,6大猛将,5個師的兵力,難怪劉備不發兵增援

傅士仁等六猛将,足可比肩白門樓之力

既有謀士,更要有猛将。關羽麾下六大猛将,足可比拟當年劉備手下白門樓猛将之力。其中,傅士仁乃追随劉備由北方殺來之勇,曾立下汗馬功勞;富家公子糜芳雖不似傅士仁來曆驚人,卻也是一員猛将。二人雖然性格有些輕佻,但畢竟亦是多年戰場沙場,深得關羽信任。

在圍攻樊城之際,傅士仁與糜芳更是帶領親兵前去試探虛實。他們憑着過人的勇武,竟然突入敵陣深處數十裡,方才安然傳回。此舉讓衆将士刮目相看,更加堅定了戰意。日後投靠東吳,二人又為孫權北伐立下汗馬功勞,可見非池中之物。此等身手、此等勇武,足堪傲視群雄!

關羽手下有4大謀士,6大猛将,5個師的兵力,難怪劉備不發兵增援

此外,關羽的兩名兒子關平、關興此戰中也已成長為炯炯猛将。二人勇猛過人、年少有為,光耀家門。尤其是關興,骁勇善戰,舉止之間已可看出襟懷與氣度非同一般,顯然已是超脫群雄、任重而道遠之人材。後為諸葛亮所賞識,倚為心腹、成就一時之偉。由此足見其過人之處。

至于左右手廖化、周倉兩員大将,更是讓人刮目相看。廖化前期屢建奇功,戰場殺伐果決,讓敵人聞風喪膽。及至關羽退兵之時,他更是奮勇當先,單騎突出重圍。一路殺入曹軍重圍,竟然全身而退、物資充足。其後屢立奇功,終成關羽麾下僅有的成功突圍将領。此人之勇猛果敢,令人匪夷所思、刮目相看!

關羽手下有4大謀士,6大猛将,5個師的兵力,難怪劉備不發兵增援

五個師的兵力,實力絲毫不輸諸侯

據傳當年,在張松的建言下,劉備穩定荊州之地,兵力至少在十餘萬。一道生嶺斷崖之隔,劉關二人各據一方,一荊一蜀,似乎勢均力敵。然劉備西征蜀中期間,已率五萬大軍深入巴蜀之地;其後諸葛亮再引二萬前去增援。那麼,留給關羽調遣的兵力,約莫在五萬之數,折合現代編制約為五個師。

五萬優質軍隊,又有猛将上司,戰力如虎添翼。即便不及曹魏十餘萬大軍,亦足可與之抗衡。更何況,關羽麾下不乏妙計謀士,大大增強了軍隊的作戰與應變能力。正是擁有此等龐大實力,關羽被許多人視作等同諸侯一般的存在;而劉備亦放心讓他坐鎮一方。

關羽手下有4大謀士,6大猛将,5個師的兵力,難怪劉備不發兵增援

結語

當年關羽擁有四大謀士、六大猛将、五個師的兵力,可謂實力雄厚。正是看在眼裡,劉備才沒有出兵救援的必要。是以說,劉備沒有南下增兵關羽,并非不信任關羽,而是對其充滿信心!

至此,我們可以看清曆史真相。這場兄弟阋牆之說,實則累積了太多人心中揣測與猜疑。其實當年劉備放心将關羽單獨鎮守一方,正是信賴之極緻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