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正好消息!國産晶片裝置,自給率已達到47%,杜絕卡脖子

作者:網際網路亂侃秀

衆所周知,晶片是非常複雜的産業鍊,晶片制造需要幾百種裝置,幾百種材料,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可以搞定全套産業鍊,是以任何一家晶圓廠,均是整合全球供應鍊,從全球各地采購裝置,材料等,來制造晶片。

但随着中國晶片技術不斷突破,美國害怕了,是以對中國大陸晶片裝置進行圍堵封鎖,并聯手日本、荷蘭,想将中國邏輯晶片鎖死在14nm,DRAM技術鎖死在18nm,NAND技術鎖死在128層。

真正好消息!國産晶片裝置,自給率已達到47%,杜絕卡脖子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怎麼辦呢?當然是加速産業鍊突破,提高半導體裝置的自給率,對國外裝置進行替代,那麼自然而言封鎖就無效了。

是以這幾年,國産半導體裝置不斷突破,而晶圓廠也是不斷的提高自給率,以期減少對美國、日本、荷蘭等國外裝置的依賴。

真正好消息!國産晶片裝置,自給率已達到47%,杜絕卡脖子

如上圖所示,這是2013年至2021年國産半導體裝置的銷售額及國産化率的變化情況,可以看到國産裝置的銷售不斷創新高,而半導體裝置在2021年也達到了18%左右的自給率。

而2022年,專業機構統計的資料顯示,新增的半導體裝置的整體自給率大約在30%左右,創下了新高,那麼2023年,國産半導體裝置自給率又如何呢?

近日,有機構統計了1-11月份國内主要晶圓廠招标資料情況,可以讓我們一看究竟了。

真正好消息!國産晶片裝置,自給率已達到47%,杜絕卡脖子

按照采招網的資料,2023年1-11月份,國内主要晶圓産線合計招标1607項,其中華虹半導體、積塔半導體、中芯國際的招标量位居前三。

而從裝置數量來看,主要晶圓廠的生産線中,合計中标875台裝置,以刻蝕、測試機、氣液系統裝置居多;國産裝置整體中标比例約47%,和2022年的30%相比,再次創下了新高。

而從裝置種類來看,像PECVD、外延、氧化、矽片再生裝置的國産中标比例較高,至于光刻機方面,則中标較少,主要是國外的裝置。

真正好消息!國産晶片裝置,自給率已達到47%,杜絕卡脖子

當然,以上是按照中标裝置數量來計算的,如果按照金額來計算,可能比例會低一些,畢竟目前國産裝置,更多還是中、低端裝置,像一些尖端裝置,目前國産還替代不了,隻能從國外進口,而尖端裝置相對價格更貴一些。

但總的來講,很多領域,我們已經不再擔心卡脖子了,比如外延/氧化裝置、PECVD裝置,矽片再生裝置等,國産率已實作100%。

真正好消息!國産晶片裝置,自給率已達到47%,杜絕卡脖子

上圖國内主要半導體裝置對應的工藝情況,從圖中可以看到,目前國内衆多的半導體裝置還處于28nm階段,部分到了14nm,隻有極少的到了5nm。

可見,雖然半導體裝置的國産替代在加速,但在先進工藝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特别是光刻機,還處于90nm,應該是所有半導體裝置中,最短的那一塊短闆了,還需要加油才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