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敗戰神霍去病:一戰狂殲7萬匈奴,他的人生2000年來無人能及。

作者:古史之韻今談
不敗戰神霍去病:一戰狂殲7萬匈奴,他的人生2000年來無人能及。

在閱讀此文章之前,辛苦您點選一下“關注”和“點贊”,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大家的支援與厚愛。

霍去病,這位天生将才、武将天花闆、不世出的天才将領,他的功績和成就堪稱震撼。若要以誇張的詞彙形容他,實乃不足。他的一生猶如璀璨的星河,光芒四射,永耀千古。

不敗戰神霍去病:一戰狂殲7萬匈奴,他的人生2000年來無人能及。

他被譽為"不敗戰神"的偉大将領,他的戰績和功勳堪稱傳奇。他的一生猶如一部史詩,充滿了榮耀與輝煌。

他年僅24歲,卻早已成就輝煌。小小年紀,便能封狼居胥,傲視群雄,達到武将巅峰。創造了許多令人驚歎的成就。他的軍事才能和勇猛無畏,使他在戰場上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戰績,莫過于一戰狂殲7萬匈奴的壯舉。這一戰不僅彰顯了他的英勇與智慧,更讓世人見識到了漢朝軍隊的強大實力。

2000年來,無人能複制霍去病的人生傳奇。他的輝煌成就,不僅是因為他擁有出色的軍事才能,更是因為他有着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鬥志。在面對強大的敵人時,他從不畏懼,從不退縮,總是勇往直前,為國家的繁榮和民族的尊嚴而戰。

霍去病的名字,已經成為了一個不朽的傳奇。他的故事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為了國家的繁榮和民族的尊嚴而奮鬥。在這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時代,我們更應該銘記霍去病的偉大精神,勇往直前。

01

霍去病私生子出身,深得漢武帝喜愛

霍去病,這位西漢的英勇少年,生于建元元年(前140年),本是平陽侯府中一位女奴衛少兒與平陽縣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霍仲孺任職期滿後,與在長安的衛少兒失去聯絡,留下了年幼的霍去病獨自面對命運。

不敗戰神霍去病:一戰狂殲7萬匈奴,他的人生2000年來無人能及。

霍去病在成長過程中,始終未曾知曉生父之謎,直至他成為威震一方的骠騎将軍,才揭開了這一段塵封的往事,與父親重逢。

時光荏苒,到了建元二年(前139年),霍去病的姨母衛子夫得到了漢武帝劉徹的寵幸。一年多後(建元三年至建元四年,約前138-137年),衛子夫家族飛黃騰達,成為了朝廷新貴。而霍去病的母親衛少兒,曾與曲逆侯陳平的曾孫陳掌有過一段戀情,最終兩人結為連理。

元朔元年(前128年),衛子夫被冊封為皇後,霍去病也是以跻身上流社會,過上了貴族般的生活。這位英勇少年自幼便展現出非凡的騎射技藝。

有一次,衛家人的精心安排,讓年僅十餘歲的霍去病在宴會上表演舞劍。他的英姿勃發,劍舞得如行雲流水,不僅令在場的賓客贊歎不已,更吸引了漢武帝劉徹的目光。

劉徹深深地被霍去病的才華與氣質所吸引,當即提拔他為貼身侍衛長,讓他得以長久地留在宮中。這一決定,不僅改變了霍去病的人生軌迹,也讓他成為了外戚家族中的重要一員。

不敗戰神霍去病:一戰狂殲7萬匈奴,他的人生2000年來無人能及。

在宮中,霍去病不僅盡職盡責地保護劉徹的安全,更展現出了卓越的武藝和軍事才能。他勇猛果敢,善于運用兵法,每次戰鬥都能取得勝利。他的表現讓劉徹對他更加賞識,兩人的關系也越發親近。

在一次讨論兵法的時刻,霍去病說出了那句千古名言:“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這句話表達了他對于兵法的獨特見解,他認為真正的兵法在于随機應變,而不是死闆地遵循古人的教條。

劉徹聽後深表贊同,對霍去病的智慧和見識更是贊賞有加。

02

霍去病初戰匈奴封侯,封狼居胥,一戰封神

元朔六年,正值春風拂面,萬物複蘇的季節。霍去病,年僅十八歲,英姿飒爽,被武帝任命為剽姚校尉,勇猛勁疾,猶如猛虎下山,出征匈奴。

當時,匈奴屢屢侵犯漢朝邊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為了保衛家國,霍去病毅然随大将軍衛青出擊匈奴。衛青受诏後,便授予霍去病壯士之職,期望他能夠大展鴻圖。

不敗戰神霍去病:一戰狂殲7萬匈奴,他的人生2000年來無人能及。

霍去病領命後,他率領八百輕勇騎兵,直搗黃龍,毅然決然地遠離大軍數百裡。他深入敵後,伺機而動,打擊匈奴軍。這是他第一次統兵作戰,然而他卻展現出了超凡的軍事才能和英勇無畏的精神。

經過一場激烈的戰鬥,霍去病一舉斬殺敵人數目超過己方損失的數目,創下了驚人的戰績。他的戰功卓著,其中包括斬殺匈奴的相國、當戶等進階官員,同時還斬殺了匈奴單于伊稚斜的祖父輩籍若侯産,并俘虜了單于的叔父羅姑比。

這場戰鬥結束後,武帝為了表彰霍去病的英勇功績,特地割南陽郡穰縣的廬陽鄉、宛縣的臨駣聚(今河南鄧州西北)為冠軍侯國,封霍去病為冠軍侯。

關于霍去病受封冠軍侯時獲賜的食邑數目,《史記》與《漢書》相差較大,一說一千六百戶,一說二千五百戶。然而無論多少,這都彰顯了霍去病的赫赫戰功和武帝對他的高度贊譽。

霍去病的故事猶如一顆璀璨的星辰,照亮了那個時代的天際。他的勇敢、智謀和忠誠成為了後世的楷模和榜樣。人們稱贊他為“戰神”,他的名字永載史冊,流傳千古。

不敗戰神霍去病:一戰狂殲7萬匈奴,他的人生2000年來無人能及。

在元朔六年的這場戰鬥中,霍去病以他的英勇和智慧書寫了一段傳奇。他成為了一代戰神。

在元狩四年那個春風拂面的季節,漢武帝一聲令下,衛青與風華正茂的霍去病各自統領五萬骁騎,浩浩蕩蕩的大軍背後,是數十萬的步卒緊緊跟随。他們分别從定襄和代郡出發,深入大漠以北,決心将那遊蕩的匈奴主力一舉殲滅。

霍去病率領的五萬鐵騎,猶如猛虎下山,勢不可擋。他以将軍李敢等人為大校,自代郡、右北平郡疾馳而出,向北挺進兩千多裡。

他們翻越了險峻的離侯山,跨過了波濤洶湧的弓闾河,終于與匈奴左賢王的部隊狹路相逢。那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鐵騎如龍,箭雨如蝗,戰鼓震天。

最終,漢軍大獲全勝,俘虜了匈奴的屯頭王、韓王等三位首領以及八十三位将軍、相國、當戶、都尉等要員。

霍去病乘勝追擊,他的鐵騎如狂風般席卷過狼居胥山。在那裡,他舉行了一場莊嚴的祭天封禮,又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禅禮。他們的兵鋒直指北海,那是俄羅斯的貝加爾湖,被譽為“瀚海”。

在戰鬥中,霍去病以智勇雙全著稱。他善于運用地形,靈活布置兵力,以雷霆萬鈞之勢攻打敵人。他的部下們也以一當十,勇猛無比。在這場戰役中,漢軍雖然傷亡慘重,但最終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不敗戰神霍去病:一戰狂殲7萬匈奴,他的人生2000年來無人能及。

此役過後,漢軍斬首七萬四百四十三級,自身雖然也有三成的傷亡(據《史記》記載),但這場輝煌的勝利徹底洗刷了漠南的匈奴勢力。

戰後,匈奴失去了對東北的控制權。霍去病将那裡的烏桓族人遷徙至漢朝的五個邊郡塞外,使他們成為漢朝的偵察兵,密切監視匈奴的動靜。漢朝要求這些部落每年必須進京朝見,并設立了護烏桓校尉一職,確定烏桓無法與匈奴勾結。

當漢軍凱旋歸來時,武帝為表彰霍去病的蓋世功勳,特意再賜給他五千八百戶的食邑。他的部下們也得到了豐厚的賞賜,跟随他出征的右北平太守路博德、北地都尉邢山、複陸支及伊即靬都分别被封為侯爵,就連李敢也一舉獲得了關内侯的頭銜。

此外,武帝還特設了大司馬一職,讓衛青與霍去病兩位英雄同享大司馬的榮譽。從此以後,衛青的權勢逐漸被霍去病的光芒所掩蓋,而霍去病則日益顯貴。

不敗戰神霍去病:一戰狂殲7萬匈奴,他的人生2000年來無人能及。

而霍去病對這些浮名并不在意,在他的心裡隻有消滅匈奴和守衛大漢邊疆的決心。

03

英年早逝,漢武帝悲痛萬分

在元狩六年(前117年),匈奴伊稚斜單于傲然拒絕向漢稱臣,漢武帝震怒之下,再次發動了對匈奴的戰争動員,誓要殲滅單于主力,一雪前恥。

然而,天妒英才,在備戰過程中,那位年僅二十四歲的霍去病,因連年征戰、環境艱苦,不幸染病早逝。也有傳言說,他是因為感染瘟疫而離世。這位英勇的将軍,如流星般劃過天際,瞬間的輝煌照亮了漢朝的天空,卻也留下了無盡的哀傷。

霍去病逝後,武帝感念他的忠誠與英勇,決定讓他與自己一同長眠茂陵。并賜予他一個極富意義的谥号——“景桓”,寓意其武勇如山,威震四方。

武帝悲痛欲絕,他調遣了河西五郡的鐵甲軍,列成陣勢,從長安一直排到了茂陵東的霍去病墓前,以此表達對這位英勇将領的深深哀思。

不敗戰神霍去病:一戰狂殲7萬匈奴,他的人生2000年來無人能及。

此外,武帝還特意下令将霍去病的墳墓修建成祁連山的模樣,以此彰顯他征服匈奴的赫赫戰功。這一舉措,無疑是對霍去病最崇高的敬意和最深切的緬懷。而他留下的輝煌戰績和卓越的軍事才能将永遠銘記在中華民族的曆史中。

《史記》司馬遷曾記載,“骠騎将軍為人少言不洩,有氣敢任。……然少而侍中,貴,不省士。”意思是骠騎将軍霍去病為人寡言少語,不輕易洩露自己的想法,但行事果敢,敢于擔當。他年紀輕輕便成為侍中,地位顯貴,但不曾忽視士兵的疾苦。這種性格和品質使他在戰争中能夠沉着應對,指揮若定,成為一代名将。

總的來說,霍去病的一生雖然短暫,但充滿了戰争與榮譽。他憑借着非凡的軍事才能、無畏的勇氣和堅韌不拔的精神,為漢朝的擴張做出了重大貢獻。

他的戰功不僅彰顯了他的個人才華,也展現了青年的力量和潛力。我們應該學習他勇往直前、不畏艱險的精神品質,同時也應該反思戰争的可怕性,珍惜和平與穩定的生活。

最後辛苦您點選一下“關注”和“點贊”,分享一下您的觀點與想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