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票數崩跌!青年票動員乏力、侯王郭攜手拔樁,國民黨最怕的兩件事

作者:辣妹曆史

在台灣政局的風雲變幻中,一場引人關注的大選背後湧動着許多複雜的因素。為何“拔樁”行動引起如此大的關切?為何民進黨在年輕選民中的支援出現下滑?讓我們深入剖析這些問題,探尋其中的曆史背景和政治變革。

新舊力量博弈

“大選”話題的中心之一即是如何争取年輕人的支援。柯文哲和侯友宜成功吸引20-29歲年輕選民,形成了“首投族”和青年票的強大支援。相較之下,過去一直是民進黨基本盤的年輕選民出現了明顯的傾斜。為何這種變化會發生,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票數崩跌!青年票動員乏力、侯王郭攜手拔樁,國民黨最怕的兩件事

蔡英文的青年票政策

蔡英文成功之處在于她在青年票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通過成立“1450部隊”、設立青年辦公室、成立“鷹眼部隊”,她巧妙地捕捉并争取了廣大青年選民的心。然而,這種成功模式在今日的政局中已不再适用,原因令人深思。

票數崩跌!青年票動員乏力、侯王郭攜手拔樁,國民黨最怕的兩件事

民進黨的失衡和青年票的流失

時至今日,民進黨試圖複制蔡英文的成功之舉卻遇到了挑戰。過去的“1450”不再起作用,青年辦公室被撤銷,賴清德與蔡英文之間的不協調也在選票中顯現。民進黨在青年票方面的不滿逐漸積累,青年選民的支援度明顯下滑,這成為民進黨選情低迷的一個主要原因。

票數崩跌!青年票動員乏力、侯王郭攜手拔樁,國民黨最怕的兩件事

樁腳拔動和公廟系統之争

此外,對于侯友宜、王金平、郭台銘“拔樁”行動,民進黨顯得無能為力。侯友宜在南部展開拜會,王金平通過在“農田水利會”和社會團體的活動中成功“拔樁”,展現了出色的組織能力。同時,郭台銘在公廟系統的影響力也成為了一項難以忽視的力量。這些動作讓民進黨陷入被動,面對自身基本票源的流失。

票數崩跌!青年票動員乏力、侯王郭攜手拔樁,國民黨最怕的兩件事

結語:

台灣政局的風雲變幻,曆史的印記深深地刻在選票之上。從蔡英文的成功經驗到民進黨的失衡,再到“拔樁”行動的影響,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政治變革從不停歇。面對這一局勢,每一個決策、每一個行動都可能改變台灣的政治格局。讓我們拭目以待,見證這段曆史的發展,同時也思考台灣未來的政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