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決定離婚那晚,我發了1條朋友圈,收到28個未接來電”

作者:破局者Breaker

#頭條創作挑戰賽#

女兒:

當我收到你發來的離婚消息,說實話,那一刻還是很錯愕的。

一開始,我還不太信,直到看到你的朋友圈,才知道木已成舟。

當晚,我給你打了28個電話,你都沒有接。

我知道這個時候,你非常需要一個人靜靜。

或者你還覺得爸爸媽媽會是以指責你。

但媽媽想告訴你:“寶貝,我們無比支援你的決定。”

人的一輩子太長了,遇見錯的人遠比孤獨更可怕。

爸爸媽媽辛辛苦苦把你養大,之是以勸你結婚,不是為了讓你嘗盡人間的苦,而是想讓體會屬于自己的幸福。

媽媽一直以為我的寶貝女兒生活得很幸福,隻是沒想到,我女兒也學會了報喜不報憂。

既然現在你已經做出了選擇,媽媽不想追問你為什麼。

你這麼做自然有你的難處和理由。

我隻想借此機會,和你聊聊媽媽的心裡話。

“決定離婚那晚,我發了1條朋友圈,收到28個未接來電”

首先,寶貝,恭喜你。

多少人因為離婚,褪一層皮,傷筋斷骨。

咱們能毫無拖沓地離婚,這其實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你可能覺得,你的離婚會讓父母難堪,這才最後告訴我們。

但其實,媽媽更心疼你在錯誤的關系裡受了這麼久的苦。

再者說,這個時代,離婚并不是一件可恥的事。

相反,它是件超級勇敢的事。

“決定離婚那晚,我發了1條朋友圈,收到28個未接來電”

你知道嗎?

媽媽曾多次在電話裡跟你提起的張阿姨,她的女兒知曉也離婚了。

你和知曉小時候還一起玩過,她也是個乖巧懂事的孩子。

可她沒能遇到對的人,和前夫結婚的五年,倆人有三年都在吵鬧撕扯。

細細算起來,他們也就新婚前兩年過得還行。

後來兒子一出生,一切就變了。

知曉的前夫每天對兒子不管不顧,下班後一心隻想打遊戲,碰到兒子半夜哭鬧,他還不耐煩地吼道:

“怎麼這麼煩,讓不讓人睡覺?”

知曉因為照顧兒子,整個人憔悴了許多,可她前夫啊,卻沒有半分心疼,還各種數落:

“你現在怎麼這麼不注意形象?”

“你頭發掉得到處都是,是不是要秃了?”

這些話啊,說者不知道是不是有心,聽的人啊,難受死了。

知曉也嘗試着與前夫談過、吵過,但那個男人,每次嘴上說注意注意,說完就完了,行動上沒有任何改變。

知曉也是當媽的心,見兒子還小,盡量強忍着不與他計較。

“決定離婚那晚,我發了1條朋友圈,收到28個未接來電”

直到後來發生了一件事。

那天,知曉帶着兒子到商場裡買奶粉,結賬時卻被告知手機裡錢不夠了。

可她記得,卡裡明明還有5萬多,怎麼會突然連1000元都不夠了。

她這不就打電話問前夫麼,剛開始他還支支吾吾的,再三逼問後才說出:

“我投資被騙了。”

5萬塊錢啊,知曉怎麼也沒想到,前夫動用他們共有的積蓄連個招呼都不打,被騙之後還打算一直瞞着她。

那個時候,知曉第一次有了離婚的想法。

她媽媽張阿姨,原本還勸知曉仔細想想,兩口子過日子不容易。

但她看到知曉瘦成那個樣,一股心酸湧上心頭。

她知道,知曉一定過得很辛苦。

可剛當張阿姨贊成了知曉離婚,這面知曉自己卻因為前夫的軟磨硬泡心軟了。

就這樣,這倆人一直糾纏了三年,分分合合好多次,知曉被折騰得差點精神崩潰。

直到去年年初,知曉才終于狠下心和前夫徹底離了。

她拿着離婚證回家的那天,你張阿姨長長舒了一口氣,準備了滿滿一大桌子菜。

她和知曉說:

“這是天大的喜事,今天必須慶祝一下,以後我們好好過自己的日子。”

媽媽很贊成張阿姨的做法,比起和爛人糾纏,爽利離婚才是一大快事。

“決定離婚那晚,我發了1條朋友圈,收到28個未接來電”

一段錯誤的婚姻,如同卡在喉嚨裡的魚刺,強咽下去隻會劃傷自己,快點清理才是真正的解脫。

我們一生中會遇見很多人,誰都沒有火眼金睛能識别妖魔鬼怪,看走眼實屬正常。

是以,遇到錯的人不可怕,怕的是明知錯了卻沒有勇氣離開。

在這一點上,媽媽感到欣慰。

你一直都不是沖動的人,現在做出這樣的決定,想必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爸爸媽媽會無條件支援你,因為:

除了你的幸福,其他的我們都不在乎。

“決定離婚那晚,我發了1條朋友圈,收到28個未接來電”

在以前,媽媽可能會勸你“多忍耐”“多包容”“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家庭”。

但現在,媽媽不會了。

上個月,我在《金牌調解》中,看到了一個女兒。

太無奈太絕望了。

節目裡那個李女士,她也想離婚,但她的媽媽就堅決反對,還說什麼:

“如果你離婚了,咱倆就斷絕母女關系。”

調解員就問李女士的媽媽:

“你有沒有心疼過女兒呢?”

結果這個媽媽根本就沒回答,卻一直說:

“哪有誰家不吵架,忍一忍就過去了。”

“決定離婚那晚,我發了1條朋友圈,收到28個未接來電”

确實,對于媽媽這一代人來說,婚姻,更多是就是将就,就是隐忍。

是以,有時我們也希望你們能一樣,能湊合就不要提分開。

以至于,造成了很多悲劇。

這個李女士不就是這樣嗎?

她丈夫,戀愛那會對她那叫一個體貼入微,結婚後卻一天天疑神疑鬼,讓她做個這,讓她做個那。

李女士回複消息稍慢一點,她丈夫就會大發雷霆,怪她沒把自己放在眼裡;

李女士一旦和男同僚有接觸,她丈夫就會胡亂猜想,質疑她和别人有其他關系。

無論李女士怎麼證明解釋,他就是覺得她“不忠”,這帽子就扣死了。

李女士實在受不了,提了離婚,結果,她丈夫不停地就是打電話。

那會,李女士正開車呢,一直說“稍後回過去”,可他還是不停地撥打電話。

結果,李女士一分神,狠狠地撞上了護欄,活生生撞斷了兩根肋骨。

可已經這樣了,李女士的媽媽仍然不同意女兒離婚,認為女婿沒有犯大錯,是自己女兒太矯情。

最終,李女士在她媽媽和丈夫的雙重折磨下,患上了抑郁症。

“決定離婚那晚,我發了1條朋友圈,收到28個未接來電”

我記得,當時調解員李小芸說:

“最可怕的是,所有人都以‘為你好’的理由勸她不要離婚,可如果這樣繼續下去,她真的還有以後嗎?”

媽媽至今都記得這句話,也就在那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

如果兒女過得不幸福,強求延續隻會把兒女推入更晦暗的深淵。

隻有你覺得好,才是真的為你好!

當時媽媽就暗暗告訴自己,如果有一天我的寶貝女兒想離婚,我絕對不會逼迫你。

但媽媽也知道,我們終究隻是你的父母,無法替你的悲歡買單。

婚姻中的是是非非說不清的。

但你自己感覺幸不幸福,這就是最直接的體驗。

既然你選擇了新的方向,就大膽向前走。

無論未來去向何處,爸爸媽媽都是你最堅實的靠山。

“決定離婚那晚,我發了1條朋友圈,收到28個未接來電”

其實一直以來,我都在思考怎樣做才算是一個好媽媽?

小時候,我以為護你周全就是盡責;

長大之後,我以為看你成家立業就是圓滿。

如今想想,或許都有些片面了,這些隻是完成了世俗意義中的母女緣分。

就像媽媽和外婆之間,雖然沒有轟轟烈烈的吵鬧,也沒有化解不了的隔閡,但總是缺少一種親近感,一切都怎麼說,“止乎禮而藏于心”。

當然,外婆無疑是愛媽媽的,媽媽也愛着外婆,但都隻是自己以為的愛。

外婆當初不讓媽媽去外地讀大學,是擔心媽媽年少懵懂,在外被騙、被欺負。

當初非讓媽媽進機關機關,是希望媽媽捧上鐵飯碗,不求富貴發達,但至少收入穩定。

外婆的良苦用心媽媽都懂,是以盡量遵從外婆的意願。

甚至從未告訴過外婆,我多想去自己喜歡的大學,多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也想告訴她,我挺遺憾的,在機關活生生待了三十年,每一天都在複制昨天。

媽媽時常在想,這或許就是媽媽和外婆沒有那麼親近的原因。

當然,媽媽不是怪罪外婆,也不是故意疏遠,而是早已習慣了這種上下級的母女關系,不再有傾訴的欲望。

是以,你來到媽媽的世界之後,我一直在提醒自己,不要強加自己的意願給你。

“決定離婚那晚,我發了1條朋友圈,收到28個未接來電”

有一天,媽媽買菜回來,看到一位年輕媽媽帶着一個小女兒在樓下踩水。

當時天上還飄着毛毛細雨,我見狀忍不住對年輕媽媽說:

“别讓小女孩淋雨,當心感冒發燒。”

可那個媽媽卻說:

“她喜歡淋雨玩水,難得今天下小雨,玩一下沒關系。”

媽媽本還想勸解兩句,可看着小女孩一邊踩水,一邊樂呵呵地笑,便當即閉上了嘴。

我這才意識到:

現在的很多年輕父母其實更懂愛,他們懂得了解并尊重孩子的想法。

這一點是媽媽所欠缺的。

以前認為幫你做決定、選擇,就是為人父母最好的樣子,如今明白能換位思考的愛才最深沉。

是以,隻要你想明白要離開一段痛苦的婚姻,媽媽百分百支援你。

同為女人,我太明白錯誤的婚姻對一個女人的打擊和磋磨,媽媽打心底裡希望你能幸福。

看到你受的苦,媽媽心疼不已;

隻要你能解脫,我也為你開心。

“決定離婚那晚,我發了1條朋友圈,收到28個未接來電”

總有人問:不知道怎麼跟自己的孩子相處。

現在我發現其實思路很簡單。

是能夠真正了解孩子的痛苦,而不是一句綁架情感的“我是為你好”;

是能真正尊重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别人都這樣,怎麼你是異類”。

真正的父母之愛,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而這種愛意是滋養孩子一生的福田,是孩子一輩子的堅強後盾。

媽媽不敢說自己做得多好,但正在朝着這個方向努力。

“決定離婚那晚,我發了1條朋友圈,收到28個未接來電”

寶貝,未來值得期待,當下暫且當做是放棄。

有句話說得好:

“結婚是為了幸福,離婚也是。”

離婚不是人生晦暗的開始,反而是不幸的終結和重生的起點。

無論你最終的歸宿在哪裡,隻要你是朝幸福出發,爸爸媽媽都會為你開心。

姻緣需要緣分,一段緣分結束了就結束吧,即使沒有新的緣分也無所謂。

隻要爸爸媽媽還在,你永遠是我們的寶貝。

最後,媽媽想對你說:

很遺憾,你之前的苦媽媽沒能陪你一起渡,日後的路希望我們攜手奔赴。

醒了就給媽媽回個資訊,爸爸媽媽已經在去接你的路上,我們一起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