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消失的永樂大典:西方打死也不會說的一大奧秘,一冊竟然3200多萬

作者:古軒說史
消失的永樂大典:西方打死也不會說的一大奧秘,一冊竟然3200多萬
消失的永樂大典:西方打死也不會說的一大奧秘,一冊竟然3200多萬

本文陳述内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已贅述該篇文章結尾

文 | 古軒說史

編輯 | 古軒說史

2020年的一場拍賣會上,兩冊《永樂大典》以超812萬歐元的天價成交,折合人民币6400多萬元,這樣的高價讓許多人對《永樂大典》産生了濃厚的興趣。[浮雲]

那麼,這部巨著究竟有什麼内容,才引得西方人如此趨之若鹜?它真的與西方的崛起有關嗎?

為何又曾經在明朝中後期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拍下的這兩冊是正本的嗎?

01

《永樂大典》的編寫

《永樂大典》是中國明朝時期的一部大型類書,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消失的永樂大典:西方打死也不會說的一大奧秘,一冊竟然3200多萬

它的編纂過程嚴謹,參與人數衆多,總計約有四億文字,收錄了七八千種前朝典籍,可謂包羅萬象,卷帙浩繁。

這部由明朝永樂皇帝朱棣下令編纂的書籍,曆時五年,動用了數千名學者和從業人員,彙集了從上古前秦到當代明初的所有文獻典籍,内容涵蓋了天文地理、經史子集、陰陽術數、農工技藝等多個領域。

消失的永樂大典:西方打死也不會說的一大奧秘,一冊竟然3200多萬

《永樂大典》的編纂始于明成祖朱棣即位後,他為了繼承父志,消除“靖難之役”後朝野上下的不平之氣,下旨編纂一部史無前例的類書。

當時的内閣首輔、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缙被任命為總編輯,負責招募人手,整理前朝典籍,着手修書。

消失的永樂大典:西方打死也不會說的一大奧秘,一冊竟然3200多萬

編纂過程中,解缙和姚廣孝等學者通力合作,參考了南京文淵閣中的所有皇家藏書,并在民間搜羅各種書籍。

他們嚴格遵循編纂原則,既要良選,又要盡錄,兼收并取,持經所述,各部官員各司其職,秩序井然。

消失的永樂大典:西方打死也不會說的一大奧秘,一冊竟然3200多萬
經過四年的努力,永樂五年(1407年),《永樂大典》定稿完成,進呈明成祖朱棣,朱棣閱罷,十分滿意,遂親撰序言以記其事,将其命名為《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的完成,标志着中國古代文化的一次大總結和大內建,這部書籍不僅收錄了豐富的知識,而且因其嚴格的編纂原則和精美的裝幀,成為了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

02

亂世中慘遭遺失

朱棣雖然對《永樂大典》的編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他本人對讀書的興趣并不高,是以對大典的翻閱并不多。

消失的永樂大典:西方打死也不會說的一大奧秘,一冊竟然3200多萬

真正對大典感興趣的皇帝是明孝宗朱佑樘和明世宗朱厚熜,尤其是朱厚熜,他對大典的喜愛達到了癡迷的程度,常常手不釋卷,讀到深夜。

嘉靖年間,朱厚熜對大典的儲存極為上心,甚至在大典存放處發生火災時,他第一時間命人去解救,并千叮咛萬囑咐要保護好大典。

消失的永樂大典:西方打死也不會說的一大奧秘,一冊竟然3200多萬
就在這樣的謹慎和小心下,意外還是發生了,嘉靖36年,文淵閣發生大火,雖然大典存放位置距離火源較遠,沒受到任何損傷,但這次意外讓嘉靖極為擔憂,生怕自己鐘愛的《永樂大典》付之一炬。

為了避免大典斷絕,嘉靖第一時間命人抄寫大典的副本,以防出現不測。

消失的永樂大典:西方打死也不會說的一大奧秘,一冊竟然3200多萬

這個重新抄寫的版本,被後世稱之為“嘉靖副本”,之後被放入翰林院中,重錄工程持續了整整五年,一直到嘉靖去世、隆慶帝即位之後,才正式完成。

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永樂大典》的正本後來居然不翼而飛,徹底失蹤了。

後世有人推測,正本可能正靜靜躺在嘉靖帝的永陵中,或許他對此書過于喜愛,才在臨終之際留下讓其陪葬的遺願。

消失的永樂大典:西方打死也不會說的一大奧秘,一冊竟然3200多萬

《永樂大典》副本的命運同樣坎坷,明末戰亂中,大典遺失嚴重,清初隻收集到8000冊。

1860年,英法聯軍攻進北京城之後,大典副本被大量哄搶,丢失嚴重。

消失的永樂大典:西方打死也不會說的一大奧秘,一冊竟然3200多萬

不僅如此,之後看管大典的人還不斷監守自盜,将大典的重要典籍拿去變賣,被發現後就推到洋人身上,說已經被損毀,光緒命人整理的時候,大典已經十不存一。

在經過清末和民國的戰亂之後,大典的丢失、損毀就愈發嚴重了,新中國成立後,大陸政府努力收集,也隻找到了200餘冊。

03

修複瑰寶

《永樂大典》彙聚了大陸珍貴稀有的八九千種典籍,是中華古代文化的珍貴瑰寶。

消失的永樂大典:西方打死也不會說的一大奧秘,一冊竟然3200多萬
這部偉大的巨作在悠久的曆史長河中屢遭毀佚,入藏時遭受了缺失和損壞等問題,面對這一現狀,國家着手考慮重修這套珍貴的文獻。

初于2002年,國家圖書館決定啟動《永樂大典》的保護修複方案。

消失的永樂大典:西方打死也不會說的一大奧秘,一冊竟然3200多萬

緊接着,于2002年8月,國家展開了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修複工程,數年的不懈努力後,修複組于2018年9月終于成功完成修複任務,使得《永樂大典》得以正式展示,部分珍品也得以向廣大百姓開放。

2002年8月,國家開啟了曆史上最大的一次修複工程,經過多年的努力,2018年9月,修複組終于完成修複任務,《永樂大典》開始正式展示,部分珍品得以面向普通百姓。

消失的永樂大典:西方打死也不會說的一大奧秘,一冊竟然3200多萬

修複的順利和廣泛傳播的成功不僅提升了大陸文獻修複事業的國際聲望,同時也豐富了修複隊伍的學術經曆。

在國家高度重視的推動下,《永樂大典》煥然一新,這不僅為該文獻本身的有效保護創造了有力條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一些西方對我們的觊觎心态,這對于我們國家的盛世塑造貢獻了積極有利的條件。

消失的永樂大典:西方打死也不會說的一大奧秘,一冊竟然3200多萬

2020年7月7日,法國巴黎的一場拍賣活動上,一對中國明朝時期的2冊《永樂大典》以813萬歐元的價格成交,折合人民币6490萬元,一冊就要3200多萬元。

幸運的是,這對古籍的買家是中國浙江的一位私人收藏家,這意味着這兩冊珍貴的中國古籍終于“回家”了!

消失的永樂大典:西方打死也不會說的一大奧秘,一冊竟然3200多萬

《永樂大典》是中國古籍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在中國古籍中,它與《四書五經》《四庫全書》《古今圖書內建》并稱為四大巨著。

與其他古籍相比,《永樂大典》的規模更為宏大,内容更為豐富多彩,既有經史子集,也有許多民間醫術、習俗、占蔔算卦等内容,展現了中國古代社會與自然的多方面風貌。

消失的永樂大典:西方打死也不會說的一大奧秘,一冊竟然3200多萬

維亞納大學的教授萊納曾深刻地指出:“中國的知識是歐洲百科的源泉。”

這一言論從側面印證了中華文化對歐洲發展的深遠影響,特别是《永樂大典》這部百科全書,在世界百科全書的發展曆史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早于歐洲的《百科全書》出現了整整三百餘年。

消失的永樂大典:西方打死也不會說的一大奧秘,一冊竟然3200多萬

在當時歐洲的文化發展背景下,編撰一本如此詳盡的《百科全書》在短時間内幾乎是難以企及的任務。

這讓人不禁思考,《永樂大典》的出現是否為歐洲的文化發展提供了某種契機。

萊納教授的觀點,雖然暫時隻能算是推測,但從歐洲文化的發展與《永樂大典》之間呈現出的種種相似性來看,這一推測并非毫無根據。

消失的永樂大典:西方打死也不會說的一大奧秘,一冊竟然3200多萬

盡管存在這些推測,目前并沒有直接證據能夠明确證明《永樂大典》對歐洲文化的直接影響。

無論如何,《永樂大典》的失而複得對大陸乃至全球都是一次巨大的文化損失。期待這部巨作能夠早日複原,再度展現其當年的光輝,為中華文明的傳承和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消失的永樂大典:西方打死也不會說的一大奧秘,一冊竟然3200多萬

其實不隻是這類的書籍,還有一些文物瓷器等也流落在外,有一位華人就蹭前後從國外帶回來了上百件古玩。

04

一位海外華人的瓷器收藏之路

黃金源,一位出生于1938年的順德華僑,是一位愛國的收藏家,他的故事令人敬佩。

黃金源從小對收藏陶瓷和工藝品産生了濃厚的興趣,1991年,他随夫人移居美國舊金山。

消失的永樂大典:西方打死也不會說的一大奧秘,一冊竟然3200多萬

作為一個廣州古玩收藏界有名的收藏家,他在廣州市越秀區一座民宅中開設了自己的私人收藏室“瓦趣軒”,隻有他認為值得深交的人才能進入瓦趣軒一覽真品。

在舊金山生活的日子裡,黃金源開設了一家名為“瓦趣軒”的古玩店,與當地人交流古玩心得。

通過接觸當地古玩市場,黃金源發現不少流通的古玩來自國内,而這些古玩在國内已經很難見到。

消失的永樂大典:西方打死也不會說的一大奧秘,一冊竟然3200多萬

他認為這些瓷器應該回到自己的祖國,是以他決定以自己的力量,将這些漂泊在外的瓷器帶回中國。

黃金源的收藏品豐富多樣,包括茶瓯、茶壺、杯盞、梅瓶、水盂、小碟、大罐等,十幾年間和兒子将200多件瓷器帶回中國。

消失的永樂大典:西方打死也不會說的一大奧秘,一冊竟然3200多萬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一個高81厘米、寬49.5厘米的“青花大将軍罐”,這個罐子又大又沉,父子倆一人抱罐身,一人拿罐蓋,從美國上飛機,一路“負重而來”。

消失的永樂大典:西方打死也不會說的一大奧秘,一冊竟然3200多萬

黃金源的藏品中,有許多都是他在美國以低價購得,然後帶回中國的。

他曾以100美元的價格購買了一個紫定蓮瓣盤,這個盤子在當時可能價值遠高于此,但黃金源憑借他的眼光和果斷,成功地将其帶回中國。

消失的永樂大典:西方打死也不會說的一大奧秘,一冊竟然3200多萬

除了收藏瓷器,黃金源還出版了《瓦趣軒品瓷》一書,書中詳細介紹了他帶回中國的200多件瓷器,并給出了他獨特的鑒定和見解。

如今黃金源已是耄耋之年,他的生活與新中國的曆程緊密相連。

消失的永樂大典:西方打死也不會說的一大奧秘,一冊竟然3200多萬

回顧黃金源的收藏之路,我們可以看到一位海外華人的愛國情懷和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他用他的行動,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文化的魅力,也為保護文化遺産做出了貢獻。#文章首發挑戰賽#

參考來源:

[1]中國新聞網 - 正本消失副本流散《永樂大典》600年風雨飄搖今何在

[2]中國新聞網 - 兩冊《永樂大典》海外拍出812萬歐元!誰買走了它?

[3]新民網 - 兩冊《永樂大典》回家了!中國買家以超估價1200倍的近6500萬元成交

[4]北京日報用戶端 - 《永樂大典》的誕生與流散

[5]中國青年網 - 到國圖看《永樂大典》的前世今生

[6]南方都市報 - 文物是古人留給後人一封無言的信

[7]南方+用戶端 - 這位收藏家早年海外購回的百餘件瓷器,今在廣州古玩城齊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