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些話費可以退:不做流量“大冤種”

作者:老同學說電腦

很多時候,當我們套餐内部的流量即将消耗完畢之前,營運商會發送短信提醒稱流量不足多少個G。按照工信部的要求,營運商有義務進行這樣的提醒。

不過,很多使用者不滿的是,在流量不足時,營運商會不厭其煩地發資訊提醒,但真等流量用完時,往往是扣了錢才會發來短信提醒。更有甚者,被扣費後直到停機才收到短信(不排除是技術原因)。

這些話費可以退:不做流量“大冤種”

要知道,如果沒有流量包月,或者超出定量之後,額外計費的價格往往比較貴,即便是在一些APP軟體進行充值、購買流量,大多數流量的價格對比開通一進制 1 GB或者一進制 800M 的套餐業務來講,要貴出一大截。

在投訴平台,不乏使用者對于中國移動在流量用超扣費後才會短信提醒的投訴。

這些話費可以退:不做流量“大冤種”
這些話費可以退:不做流量“大冤種”

實際上,在流量使用完之後,沒有及時關閉資料網絡而産生額外的話費,這一部分的錢是可以退回來的。

近日,#原來多花的話費真的可以退#的話題登上微網誌熱搜,引發不少網友讨論。該詞條的導語寫着:充了這麼久的話費,才知道原來話費是可以退的,答應我以後别做大怨種了。

這些話費可以退:不做流量“大冤種”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話費都可以退,此方法主要适合流量套餐超标後,在沒有提醒的情況下被額外扣除的流量費。

該怎麼操作呢?以下方法适合于移動使用者。

首先,得查一下話費賬單,看看自己有沒有額外的上網費,有就全部截圖,比如近一年合計一共需要退費多少錢。

接着,在手機中打開中國移動APP(沒有的先下載下傳,并登入),然後進入 【我的】-【我的投訴】-【自主填寫工單】,點選立即填寫,如圖。

這些話費可以退:不做流量“大冤種”

這些話費可以退:不做流量“大冤種”

然後,找到【個人業務】- 點選下方的【費用疑問】,根據頁面的提示填寫相關資訊。

這些話費可以退:不做流量“大冤種”

将你在哪個月産生了套餐外流量,具體多扣了多少錢之類的資訊在工單裡如實填寫。如果有多個月産生了套餐外流量,多寫幾個工單即可,如圖所示。

這些話費可以退:不做流量“大冤種”

送出工單後,可能很快會有客服來電,一定要及時接(錯過了就打回去轉人工讓他們再受理一次,重新讓專員打來),客服會對多扣的費用進行詳細的陳述,一般到這裡就可以收到退費的短信通知了。

這些話費可以退:不做流量“大冤種”

在和客服溝通的過程中,一個技巧不容忽略——态度強硬、不卑不亢。

根據網友的回報,部分客服會說“這個是你用了我們才扣的,沒有亂扣錢”。此時一定要強調自己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扣錢的,營運商沒有提醒才會将流量用超繼而導緻的額外扣費。

若客服回複“有發短信提醒”,那你可以說“是錢被扣了之後才提醒的,錢已經被扣了再提醒有什麼用呢”。

記住,這不是甩鍋,也不是白嫖,因為這是有相關規定支撐的。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九條規定,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買下或者不買下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

作為消費者,如果買下的僅是 10 元 10GB 的流量包,那麼其和移動公司達到的僅是得到移動公司提供 10GB 流量/月的服務協定。如果流量快用超了,移動公司應履行一個提醒義務。如果因為未發送短信導緻的流量用超,超出的流量是移動公司的強制交易做法。那麼此時移動公司的自動扣費做法就侵權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和平等交易權。使用者維護自己的權益有何不可呢?

若溝通到最後,客服堅持不退款,那就告知對方,隻能繼續向工信部投訴了。

移動使用者可以根據上述方法進行退費申請,暫不知道聯通、電信是否可以通過這種方法退話費,大家也可以試試下載下傳相應的APP摸索,也可以在查詢到話費異常後直接撥打人工客服電話,詢問扣費原因,質疑扣費不合理、不通知的情況,申請退款。如果情況屬實,客服一般會幫忙處理。

流量用超是難免的事情,這并非使用者自己的錯,平台沒有及時發送短信告知或者說沒有自動斷網,反而有未盡提醒義務之嫌。并且有的營運商扣費也比較狠,據部分網友回報,超出不到 1 個G,卻被營運商扣了 60 元。

這些話費可以退:不做流量“大冤種”

這些話費可以退:不做流量“大冤種”

圖源微網誌網友

要知道,相比于居于壟斷地位的網絡服務提供商,消費者才是弱勢,一旦自身權益受侵害更要勇于維權,但也不能為了貪便宜而去惡意申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