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毒友誼”的傷害,比孩子早戀更可怕

作者:天蓬的媽媽

友情固然重要,但并非所有友情都是真誠、友善的。有時候,孩子可能會遭遇到極端的、甚至是傷害性的友誼。在這種情況下,父母需要及時介入,幫助孩子明辨是非,避免傷害。三個建議,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關注,也可以轉給孩子看一下。

“毒友誼”的傷害,比孩子早戀更可怕

第一,及時判斷“毒友誼”

一旦發現孩子在某段友誼中感到不開心、哭泣或者因為讨好對方而做出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甚至受到嘲笑、輕視、貶低,常常情緒低落,愁眉苦臉,産生了厭惡自己的想法,還會被要求做壞事兒來表示所謂的“忠誠”,如果出現這些問題,很有可能孩子在這段友誼當中受了傷害,父母要多留心觀察,雖然我們無法替代孩子社交,但一定要教孩子識别真假朋友。

“毒友誼”的傷害,比孩子早戀更可怕

第二,不去貼标簽

當孩子遇到不好的朋友時,父母不宜過于幹涉,而是陳述事實,讓孩子學會自主判斷。通過和孩子溝通,讓他關注自己的感受,不要強迫孩子去絕交,而是要和孩子說清利害關系,讓孩子自己感受,進而培養他獨立思考的能力,明辨友誼的真僞。

“毒友誼”的傷害,比孩子早戀更可怕

第三,重視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

“毒友誼”的背後通常隐藏着孩子被忽視的需求。父母要關心孩子的内心感受,解決他們可能出現的問題。想想是不是我們管的太嚴了,陪伴孩子的時間是不是太少了,還是我們的言行舉止,或者周圍的環境,給孩子做出了不好的榜樣,隻有解決了孩子内心深處的問題,他在和朋友交往的時候才會更自信,更獨立,更有原則。

總而言之,父母在引導孩子培養友誼時,要重視孩子的情感體驗,幫助他們學會辨識友誼的真僞。教育孩子明智地選擇朋友,是培養他們獨立人格的重要一環。

#友情教育# #親子關系# #孩子交友#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