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影帝用一部電影挽救哥們生命,牛

作者:看電影雜志

都說好萊塢名利場鮮有真感情,但這倆漢子卻了合作了10次。

從年少無名到杖朝之年,長達五十年的友誼,見證、親曆那些年好萊塢的變革。

羅伯特·德尼羅,1970年代以來,最具代表性的美國演員之一,他錯過的經典角色與創造的經典角色都不少,這是其偉大的一個奇妙證據。

但是他絕對不能錯過馬丁·斯科塞斯。

因為他們“結合”之後締造的偉大,就不隻是美國電影史的範疇了。

影帝用一部電影挽救哥們生命,牛
影帝用一部電影挽救哥們生命,牛

劃時代的相遇

在[窮街陋巷]上映前,馬丁和羅伯特在各自的職業軌道上已經奮鬥多年。

兩個出生地隔着數個街區的“電影小子”在一個平行世界等待交彙。

然而這個小世界也需要一個契機、一個“媒人”。

馬丁并不知道,有一個潛力演員已經和他的好朋友布萊恩·德·帕爾瑪合作拍攝了多部電影。

當然,這主要是因為大家都還沒啥名氣——無論是商業表現還是藝術水準。

影帝用一部電影挽救哥們生命,牛

[帥氣逃兵](1968)德·帕爾瑪和德尼羅首次合作

但是到了1972年的時候,大家都不算電影菜鳥了,于是帕爾瑪在聚會上将德尼羅介紹給馬丁。

德尼羅對馬丁的長片首作[誰在敲我的門]贊不絕口,因為他在片子裡看到非常熟悉、自然、真實的人和生活。

這時雙方才意識到,他們在16歲時就認識,馬丁所拍的,根本就是德尼羅的生活。

影帝用一部電影挽救哥們生命,牛

[誰在敲我的門]

這種多重情誼的累積,讓德尼羅在[窮街陋巷]中地位特殊,在劇本階段他實際上可以任選角色,包括主角查理,這也是他最初的選擇。

但在另一個好友哈維·凱特爾加入後,馬丁說服德尼羅嘗試一下更癫狂、狠辣的強尼。

影帝用一部電影挽救哥們生命,牛

德尼羅(左)、馬丁(中)、凱特爾(右)

雖然過的是[窮街陋巷]的生活

卻有着改變影史的朝氣蓬勃

德尼羅自然也無從得知這個選擇将為所有人帶來多大的改變。

一個直接影響是[教父2]裡年輕柯裡昂的試鏡。

科波拉作為同一個“電影小子圈”成員,到不用開啥後門,隻要開放一個機會就夠了。

影帝用一部電影挽救哥們生命,牛
影帝用一部電影挽救哥們生命,牛

定義美國人

上世紀70年代對于電影小子們意義非凡,他們各自定義時代,确立自身的作品相繼問世,而這些作品的形态也決定了他們自己走上了哪條道路。

這次合作也有助于我們了解德尼羅的表演雖然強調排練,但這種排練不是為了鎖死台詞,而是為即興和臨場發揮來創造空間。

因為隻有真正了解角色,才能真正像角色說話,在那種狀态下,具體的台詞就退居其次了。

當然,這也有一個前提,你的對手戲演員具備相應素質,否則,念台詞本身都會成為問題。

影帝用一部電影挽救哥們生命,牛

這讓[計程車司機]片中的兩位女演員:

朱迪·福斯特與斯碧爾·謝波德得到了相反的評價。

前者雖然很年輕,但德尼羅很贊賞她,後者更為大牌,卻經常記不住詞。

影帝用一部電影挽救哥們生命,牛

馬丁·斯科塞斯的導演風格一向側重激發像德尼羅這種演員的表演天賦,這是長期合作佳話的基礎

從馬丁的視角出發,這個故事的第一推手還是編劇保羅·施拉德——這個角色本身幾乎脫胎于他個人的經曆,他本人甚至不是電影的第一選擇,他的朋友德帕爾瑪有機會執導。

之後,成為導演的馬丁把這個角色丢進了至愛之城紐約。

德尼羅則賦予它靈魂(大寫的“人”)。

這種合力不會動搖作者論,相反,它擴充了作者論。

至此之後,那一代美國人的樣子,也成為他電影角色的底色之一。

影帝用一部電影挽救哥們生命,牛

這一點,即便從德尼羅變成小李,也不曾改變。

電影中特拉維斯的邪魅一笑成為影史經典時刻,但觀衆恐怕笑不出來。

德尼羅的沉浸式體驗倒是能提供一個更引人一笑的段子。

說一個無名演員在做計程車時,認出了體驗生活的德尼羅,他知道德尼羅剛剛憑借[教父2]拿了影帝,是以吃驚地表示,現在做演員已經這麼難了嗎!

影帝用一部電影挽救哥們生命,牛
影帝用一部電影挽救哥們生命,牛

偉大的前奏

拍攝[紐約,紐約]過程中,馬丁和羅伯特處于截然不同的狀态,[計程車司機]之後的名譽推高了羅伯特的聲望,他正處于蓄勢待發、雄心勃勃的階段。

看看他為這部電影做了什麼?

首先,是學習了幾個月的薩克斯管,并成功掌握。

雖然這不足以讓他獨自完成片中的薩克斯錄制(喬治·奧德是幕後英雄),但在銀幕上,我們能看到德尼羅并不是在瞎比劃。

影帝用一部電影挽救哥們生命,牛

而他更重要的成果是對主題曲的改善意見。

知名百老彙作曲家約翰·坎德和弗雷德·埃布受雇為影片創作音樂。

德尼羅在聽了他們的角色主題曲之後表示,這段音樂不夠強烈,特别是無法在音樂層面與明尼利的角色相“抗衡”,他要求兩位音樂家重寫。

可想而知兩位音樂人的反應(你在教我們做事),但最後結果證明德尼羅是對的。

而這與其說源自他的音樂品味,不如說他對角色有更深刻到位的了解。

這首歌就是同名主題曲《紐約,紐約》。

影帝用一部電影挽救哥們生命,牛

另一方面,馬丁的身體正處于一個麻煩階段。

他小時候的哮喘病誘發了他長期的藥物依賴,一旦超過某個界線,這就意味着毒瘾。

[紐約,紐約]的波折惡化了這種狀況。

先是超支(800萬變成1400萬),之後是關于片長的戰争(日後還要多次發生),最後是票房的極端不佳(票房數字低于預算)。

于是,為了緩解精神壓力帶來的藥物過量一度摧垮了馬丁的身體,他為此住院,前途未蔔。

這時,德尼羅再次出現,帶着他一開始也不感興趣的[憤怒的公牛],告訴馬丁,我們要拍這部電影。

影帝用一部電影挽救哥們生命,牛

也是這部電影,讓馬丁走出了體育電影的空白,以及藥物依賴的沉疴。

于是,一場失敗成了巨大成功的前奏。

而兩人私下的關系,也真正超越了銀幕搭檔,成了不必一起工作也能相處愉快的朋友。

影帝用一部電影挽救哥們生命,牛

非典型成功

在[無間道風雲]之前,馬丁的第一部翻拍電影是[恐怖角],這是一部在馬丁作品中,相對受到低估的作品。

無論是驚悚/恐怖的标簽,還是大量涉及宗教的内容,都局限了它的熱度。

不過,從“M+R”合作的角度,這是一部重要的作品。

在這之後,德尼羅便很少再做如此強度的“方法派”改變了。

影帝用一部電影挽救哥們生命,牛

[恐怖角]的假紋身是馬丁塑造角色心理的細節

飾演善良主角的尼克·諾特身高1米85,塊頭很大,而飾演反派的德尼羅需要在氣勢上壓過“對手”。

是以兩人都經曆了艱苦的健身,諾特的目标是減重,德尼羅的目标則是增重。

德尼羅還到美國南方州遊走,尋覓比對反派的南方口音。

最廣為傳播的自殘式體驗是他花費數千美元矯正了自己的牙齒,這不是向美牙矯正,是以在拍完之後,德尼羅又花了更多的錢矯正回去。

與這些典型的表演方式相比,弄一身“假”紋身就不算啥事了。

影帝用一部電影挽救哥們生命,牛

這部有向希區柯克緻敬意味的驚悚片也是那時馬丁商業成績最好的R級電影,北美8000萬,全球一億美元的成績不算驚人,卻足夠驚喜。

但是馬丁本人對這個故事其實一直比較抗拒,因為他覺得過于單薄,是以當老斯推薦他執導本片時,他并沒有馬上答應。

後來德尼羅加盟,并傾力投入,還吸引來全奧斯卡陣容(主演們生涯中都有提名和獎項),馬丁才決定放手一搏。

影帝用一部電影挽救哥們生命,牛

是時候休息一下了

[好家夥]是前傳,[賭城風雲]是正傳,[愛爾蘭人]是後傳。

這無關黑幫、犯罪的主題,而是圍繞“凡人皆有一死”的自然變化,三部曲如同這個主題的少年、中年和老年。

而從角色出發,那是如[少林足球]般,“都回來了”的感覺。

影帝用一部電影挽救哥們生命,牛

在[賭城風雲]中,馬丁的黑幫離開了最熟悉的小意大利,來到西部的拉斯維加斯,再度以真實人物——星塵賭場的管理者羅森塔爾——為原型,編織犯罪生活的浮華與絕境。

而這個世界不變的“導遊”,依舊是羅伯特·德尼羅。

客觀來說,雖然德尼羅在片中扮演了主角羅思坦,表演上也無懈可擊。

在長達三小時的時間裡,他和喬·佩西的角色擁有極大的台詞自由,很多時候馬丁隻給他們一個情境和時長,剩下的就是他們自己發揮。

影帝用一部電影挽救哥們生命,牛

[賭城風雲]的德尼羅雖然是主角,風頭卻不屬于他

不過德尼羅至少在行頭上過了把瘾

這種自由的副産品當時影史最多"F字頭”的“成就”——多達435次,這個紀錄在18年後,被馬丁的另一部電影[華爾街之狼]打破。

但相比于莎朗·斯通和喬·佩西,德尼羅的角色本身并不算特别出彩,尤其是在[好家夥]不斷累積同類題材絕對經典地位的情況下。

如果将視野放大到七八十年代那些合作,更是如此。

但這也是這個階段德尼羅在馬丁作品裡的更大職責:守護者。

兩個名字的結合就是一種品質和預算的保證。

影帝用一部電影挽救哥們生命,牛

不過德尼羅在這部電影裡享受了曆年來最奢華的服裝待遇,每一條領帶、西服,都有一種老派的張揚。

之後的事業線也不難發現,德尼羅當時已經有意識地考慮轉型和擴充戲路,1999年喜劇式黑幫[老大靠邊閃]就是這種轉變相對穩健的選擇。

是以用[賭城風雲]作為兩人一個階段的結束,并不是令人惋惜的事情。

更不用說,正是由于這暫時的分離,讓德尼羅像當年的帕爾瑪一樣,成為将另一位明星引入馬丁世界的契機。

影帝用一部電影挽救哥們生命,牛
影帝用一部電影挽救哥們生命,牛

最輕松的重聚

酒店廣告宣傳片《選角風雲》是因它意外地促成了一個長久未實作的夢想:

馬丁、德尼羅、李奧納多同台表演,它也成為2023年[花月殺手]再度聯袂的序曲。

影帝用一部電影挽救哥們生命,牛

因為廣告主的背景,它有一點點[賭城風雲]的影子——簡直是完美的銜接,又多了喜劇色彩。

同時,它也告訴不太關注銀幕之外的觀衆,德尼羅和馬丁雖然多年沒有再合作,但兩人的關系從未疏遠和改變,演員本來就無法像幕後(剪輯、攝影、聲效等)那樣,長期穩定。

當然,這次合作的巨大幕後誘因之一則是酒店慷慨的支票。

影帝用一部電影挽救哥們生命,牛

事業有起伏,工作有離合,但50年積累的情誼,讓德尼羅和馬丁是電影圈當之無愧的[好家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