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星都在用的「折疊屏」,為何沒有成為主流?這三點是關鍵因素

作者:荷包蛋遨遊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升降式攝像頭,曾經風靡一時,各家廠商為了實作100%全面屏,都開始用這個新結構,但隻火了一年左右就集體銷聲匿迹。而一樣新穎的的折疊屏,從它出現到現在五年了,銷量與直闆機比起來很低,市場小衆,各家廠商投入很多精力和金錢在這裡面,為何卻還是沒能成為主流?

明星都在用的「折疊屏」,為何沒有成為主流?這三點是關鍵因素

一、隻選對的,不買貴的

先看這份IDC公布的2023第三季度最新資料,可以很明顯的看到,購買4000元價位以上手機的人群僅有四分之一,最大的消費群體集中在1400—2800元這個區間,占了接近一半,可見價格越高的産品。購買的人也越少,折疊屏明顯是已經脫離大衆的。

明星都在用的「折疊屏」,為何沒有成為主流?這三點是關鍵因素

像現在最便宜的折疊屏摩托羅拉 razr 40Ultra,售價都要4699起步,而更貴的折疊屏已經以萬開頭了,是以折疊屏在這個資料裡的比例會更小。

明星都在用的「折疊屏」,為何沒有成為主流?這三點是關鍵因素

雖然折疊屏今年第三季度出貨量近200萬台,相較去年漲幅翻了一倍,但與同期智能手機5000萬出貨量相比,隻占了0.5%,簡直是小巫見大巫。而且如果有買折疊屏的錢,大部分人肯定更願意去買一台便捷、成熟、各方面都很頂尖的旗艦,而不是一台工藝尚不成熟、成本還翻倍的手機,更别說現在是個消費降級的時代。

明星都在用的「折疊屏」,為何沒有成為主流?這三點是關鍵因素

二、機貴,養機也貴

折疊屏第一個結構特殊,要使用柔性螢幕、特殊的鉸鍊和支撐結構等先進技術來實作折疊功能,這些技術不成熟,研發難度又大,成本自然就高。第二個材料要求高,比如手機折疊的關鍵——鉸鍊,它的好壞直接影響着手機的性能和體驗。

明星都在用的「折疊屏」,為何沒有成為主流?這三點是關鍵因素

手機用着沒事還好說,就怕用着不小心磕着碰着,像之前我用的曲面屏,一不小心屏摔碎了,拿去維修一聽,換個屏要一千多,心跟着屏一起碎了,更不用說折疊屏這複雜程度,一壞肯定比割肉還疼。

明星都在用的「折疊屏」,為何沒有成為主流?這三點是關鍵因素

三、八字隻有一撇,體驗還需加強

現在市面上的折疊手機,特别是國産,很多方面其實相比剛開始已經優化了很多,像大家最關注的重量和折痕,現在最輕的榮耀Magic V2到了214g,比一些直闆手機還輕。

明星都在用的「折疊屏」,為何沒有成為主流?這三點是關鍵因素

而折痕方面,基本上看不出來,但受制于空間的大小和技術的不成熟,配置上很難給你更好的,譬如現在折疊屏裡算得上頂級的OPPO Find N3,折痕已經處理得很好,影像也隻給了你索尼LYT808的傳感器,隻有1/1.43英寸大底,還比不上直闆機的影像。

明星都在用的「折疊屏」,為何沒有成為主流?這三點是關鍵因素

但從整體來看,折疊屏還是大勢向好的,像前面的折疊屏出貨量資料表顯示,折疊屏在2023年的Q3季度出貨量相較之前還是翻了倍的,同比增長率也是正增長。廠商們在折疊屏的體驗上也仍然在不停的優化,随着技術的提升和細節的優化,成本也會不斷下降,折疊屏普及還是有希望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