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醫保費用又漲,引發斷繳潮?别沖動!教你怎麼最省錢地用醫保

近日,網上熱傳一則消息:2022年有4000萬人選擇放棄醫保繳費,這對于那些長期繳費卻鮮少使用醫保的人來說,可能是一個巨大的誘惑,他們可能會覺得連續交了十幾年的醫保,反而覺得自己在虧本。

然而,為何醫保費用會持續上漲?實際上又有多少人真的選擇了斷繳?對于普通群眾來說,我們是否應該接着繳納醫保?面對種種疑問,讓我們梳理并逐一解答。

醫保費用又漲,引發斷繳潮?别沖動!教你怎麼最省錢地用醫保

一、為啥醫保總是在漲價?真的有4000萬人斷繳嗎?

首先,我們要澄清一下關于醫保參保人數減少的問題。近期網絡傳言稱,今年有4000萬人放棄醫保繳費。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根據國家醫保局的資料,2022年大陸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134592萬人;2021年,參保人數136297萬人;總體參保率約為95%。可以看出,2022年參保人數較2021年僅減少了1705萬人,遠低于網傳的4000萬人。是以,斷繳的情況并沒有網絡傳言中那麼嚴重。

那麼,為什麼醫保費用仍舊在上漲呢?

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首先,物價的上漲直接導緻了醫療費用的增加。從2012年到2022年,大陸内消費物價連續十年保持在2%左右的漲幅,而工資水準也在同期上漲了約2.95倍,醫保作為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醫療風險的一個手段,自然需要随着物價、工資的上漲進行調整。

其次,随着社會老齡化和慢性病的增多,醫保支出越來越高。醫保基金需要平衡收入和支出,才能保持可持續運作。

最後,醫保的保障範圍在逐漸擴大,與最初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相比,如今的醫保包含了更多的藥品和治療項目,就需要更多的資金。

醫保費用又漲,引發斷繳潮?别沖動!教你怎麼最省錢地用醫保

二、醫保的重要性及使用技巧

雖然醫保費用确實在上漲,但這并不意味着我們應當放棄醫保。醫保并非投資,而是一項對生命健康進行保障的社會制度。

無論是職工醫保還是城鄉居民醫保,其初衷都是為了減輕公衆在面臨突發疾病時的經濟壓力,讓每一個人都能在病痛來臨時得到及時的救治。

在使用醫保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技巧來更有效地節省花費。

首先,挑選醫保指定的醫療服務機構。所謂的指定醫療服務機構,是和醫保機關簽約并能為參保者提供服務的醫院或診所。

在挑選這些指定機構時,我們需要全面考量諸如醫療機構的級别、醫療品質、服務水準及其地理位置等要素,挑選最适合自己的服務機構。

這不僅使得醫療服務更加友善快捷,還有助于減少治療開銷。

醫保費用又漲,引發斷繳潮?别沖動!教你怎麼最省錢地用醫保

接下來,對于輕微疾病和不适,社群醫院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些小型社群醫院通常具備低起付線、高報帳比例和較少排隊等優點,能夠節約我們大量的時間和費用。

另外,社群醫院的醫生通常也有着豐富的臨床經驗,能為我們提供迅速且有效的醫療服務。

最後,若需跨地域就醫,辦理醫保異地就醫備案絕對是關鍵一環。對于打算離開本地就醫的病患來說,必須提前完成醫保異地就醫的備案工作,以確定能夠獲得醫保的相關待遇。

若未進行備案,可能會面臨報帳比例減少甚至無法報帳的情況。異地就醫的備案可以通過國家醫療保險服務平台或者是參保地的醫保管理機構來完成。

三、沖動斷繳的風險與誤區

面對醫保費用上漲,一些人可能會沖動地選擇斷繳醫保,但這種行為實際上存在着很大的風險。如果在斷繳期間生病或受傷,将無法獲得醫保帶來的經濟援助,造成經濟壓力。

醫保費用又漲,引發斷繳潮?别沖動!教你怎麼最省錢地用醫保

同時,此外,醫保繳費年限對于日後的醫療報帳和退休待遇都有重要影響,斷繳将導緻個人參保年限中斷,可能影響到未來的醫療保障權益。

是以,我們需要理性地看待醫保漲價問題,不被一些網絡言論所誤導。

寫在最後

總結醫保是普通老百姓生活中最經濟,也最實惠的保障。即使在漲價的大潮中,我們依然要了解并堅守醫保的原則。畢竟,誰又能夠保證自己一輩子都不會生病呢?

無論是對于自己,還是對于家人,醫保都是最好的保障。是以,我們應該給予它足夠的重視,合理使用,而非盲目斷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