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1年,26歲的她抱着1歲女兒走上刑場,22年後,女兒成國家棟梁

作者:墨知一二

#文章首發挑戰賽#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1941年,26歲的她抱着1歲女兒走上刑場,22年後,女兒成國家棟梁

1941年,我黨同志劉惠馨被特務抓捕,即使受盡酷刑,劉惠馨依舊守口如瓶,堅決不會出賣黨組織。

當特務下令處決劉惠馨時,她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女兒從容走向刑場,劉惠馨犧牲22年後,她女兒是否幸存,如今過得怎麼樣?

1941年,26歲的她抱着1歲女兒走上刑場,22年後,女兒成國家棟梁

擁有相同的信仰

劉惠馨原名劉一清,1915年3月17日出生于江蘇淮安,幼時她在南京讀書,從小天賦異禀又十分好學。

出身于貧苦家庭的她,從小便習慣了質樸的生活。中學與大學時期,劉惠馨永遠都是一身藍色旗袍。

有時前天晚上洗完,第二天不等晾幹,劉惠馨也隻能濕乎乎的穿在身上,因為她僅有這一件像樣的衣服。

1941年,26歲的她抱着1歲女兒走上刑場,22年後,女兒成國家棟梁

出身于貧苦家庭的劉惠馨,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幾乎每個學期劉惠馨都能拿到獎學金,中學畢業後,成績優異的她順利考入南京大學,選擇了機械系專業就讀。

1936年,21歲的馬識途進入南大化學系學習,成為劉惠馨的學弟,兩人不約而同的加入到南京學聯這個革命組織中。

七七事變後,兩人一起參加學聯組織的抗日救亡活動,積極向大衆宣傳抗日知識,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1941年,26歲的她抱着1歲女兒走上刑場,22年後,女兒成國家棟梁

兩人對于抗日做出的努力,黨組織看在眼裡,經過考察後,準許兩人加入中國共産黨。

南京陷落前,他們一起撤退到武漢,在董必武的安排下,他們積極參加我黨教育訓練班,學習遊擊戰知識。

教育訓練結束後,馬識途留在武漢工作,劉惠馨則去到了宜都、宜昌等地工作,兩人迎來了短暫的分别。

1941年,26歲的她抱着1歲女兒走上刑場,22年後,女兒成國家棟梁

帶着女兒走向監獄

1939年5月兩人因公短暫相見,匆匆一别後各自奔赴戰場,劉惠馨回到老家蘇北開展遊擊戰。

同年10月,因工作需要兩人,被組織任命來到宜昌,劉惠馨擔任特委委員、秘書以及婦女部長,馬識途的職位則是特委書記。

從同學一路發展成戰友、夥伴,兩人之間有着相同的信仰,同樣的抱負,在一次次的革命中建立下深厚的情誼,1939年冬天兩人正式結為夫妻。

1941年,26歲的她抱着1歲女兒走上刑場,22年後,女兒成國家棟梁

婚後兩人也是各自忙于工作,為革命事業做貢獻,次年春天,劉惠馨有了身孕。

懷有身孕的劉惠馨依舊奔忙在工作崗位,甚至還擔任着交通員的職責,還要時常去往重慶中共中央南方局彙報工作,1940年12月,劉惠馨生下了一個女兒。

皖南事變爆發後,陳誠帶領國民黨第六戰區,在湖北恩施掀起“反共高潮”。

1941年,26歲的她抱着1歲女兒走上刑場,22年後,女兒成國家棟梁

1941年1月20日,中共鄂西特委書記何功偉遭到叛徒鄭建安出賣,不知行蹤暴露的何功偉,依舊按照原定計劃來到劉惠馨家中。

特務實施抓捕時,誤将劉惠馨鄰居帶走,劉惠馨得知後自覺身份已經暴露,為了保護組織上的機密,她第一時間沒有選擇逃跑,而是燒毀組織上的檔案。

1941年,26歲的她抱着1歲女兒走上刑場,22年後,女兒成國家棟梁

等到檔案處理完畢,劉惠馨來不及撤離,便被特務抓了個正着。

劉惠馨抱着出生不久的女兒,在特務的押送下,從容走向監牢。

特務審訊人員原本以為劉惠馨隻是一個剛剛生産過的婦女,想要從她嘴裡撬出情報并非難事,但他們低估了劉惠馨對于黨組織的衷心,也低估了劉惠馨保家衛國的心。

1941年,26歲的她抱着1歲女兒走上刑場,22年後,女兒成國家棟梁

父女終得團圓

劉惠馨在種種酷刑下,始終沒有向特務吐露一個字,哪怕特務用女兒的生命相威脅,雖然劉惠馨心中在滴血,但也堅決不出賣黨組織。

劉惠馨無時無刻都深深記得黨組織的教誨,身處牢獄之時,面對獄中其他人,她要穩定動搖分子看,鼓舞同志們的意志。

1941年,26歲的她抱着1歲女兒走上刑場,22年後,女兒成國家棟梁

像劉惠馨如此堅定的共産黨員,對于特務來說就失去了用處,是以特務決定槍斃劉惠馨。

劉惠馨抱着女兒從容走向刑場,面對死亡劉惠馨毫不畏懼,唯一放不下的便是懷中的女兒。

特務搶過孩子,丢到旁邊草叢中,對劉惠馨同志實施了槍決。

1941年,26歲的她抱着1歲女兒走上刑場,22年後,女兒成國家棟梁

馬識途得知妻子死訊後痛不欲生,他唯一能做的便是盡全力找到兩人的女兒,好好将孩子撫養成人。

劉惠馨烈士的女兒,當初被特務扔進草叢後,好心人将孩子抱走交到黨組織手中,被一吳姓家庭收養,孩子取名叫做吳翠蘭。

骨肉分離近20年,在組織的幫助下馬識途終于找到了女兒吳翠蘭。

1941年,26歲的她抱着1歲女兒走上刑場,22年後,女兒成國家棟梁

父女相認時,吳翠蘭已經考入北京工業學校機械系(現北京理工大學),與生母劉惠馨同一專業。

1964年,吳翠蘭加入中國共産黨,大學畢業後,加入人民解放軍的隊伍中,為國家的建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母女二人,為祖國和人民,薪火相傳,貢獻力量,令人欽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