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2023年最後一個交易日,A股三大指數全線上漲。截至收盤,上證指數上漲0.68%,報2974.93點;深證成指上漲0.89%,報9524.69點;創業闆指數上漲0.63%,報1891.37點。
個股方面,呈現出普漲态勢,兩市超4300隻個股上漲,74隻股票漲停,合計成交額8226億元,混合現實概念對于領漲A股市場起到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12月29日,A股逾4300隻個股上漲,12月28日逾4400隻個股上漲,12月27日,逾3700隻個股上漲。通達信資料顯示,這種連續多日的普漲行情在今年還是頭一次。
超4300股上漲,消費電子闆塊領漲
12月29日開盤後,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闆指數開始震蕩上漲,截至收盤兩市一共4321隻股上漲,其中74隻股票漲停,漲幅超過5%的個股數量達到299隻。
資料來源:同花順
闆塊方面,消費電子爆發,混合現實方向領漲A股市場,漲幅5.47%,闆塊内所有個股均實作上漲,其中聯建股份、易天股份、歌爾股份等收獲漲停闆。
消息面上,根據IDC資料,中國AR市場全年出貨預計24萬台,同比增長133.9%。預計2024年同比增速達101.0%。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預計1Q24蘋果将啟動Vision Pro線下銷售,看好在Vision Pro成熟的硬體助力下,使用者對MR産品體驗回報或将超出市場預期,進而推動零部件創新如矽基OLED、IPD瞳距調節等。預計2024年Meta、Pico及三星等大廠均有望釋出多款VR品牌,推動VR出貨量重回正增長。此外,中金看好AR産品或将成為AI應用落地載體之一,2024年亦有望加速放量。
此外,傳媒、遊戲闆塊快速反彈,恺英網絡、返利科技、風雨築、上海電影、中科雲網等漲停。光伏闆塊持續活躍,清源股份7連闆,尚緯股份、賽伍技術、金辰股份等漲停。
滬指年内跌3.7%,有2885隻個股上漲
12月29日是A股2023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之後,三大股指的年K線形狀均已呈現出來。
上證指數報收于2974.93點,年K線出現陰線。2023年跌幅為3.70%,相較于2022年15.13%的跌幅,實作明顯改善;深證成指報收于9524.69點,跌幅為13.54%,跌幅遠大于上證指數,不過相較于2022年25.85%的跌幅,出現明顯縮窄;創業闆指數報收于1891.37點,年跌幅為19.41%,在三大指數中跌幅最大,不過這一跌幅同樣好于2022年的29.37%。
三大股指之外,科創50指數全年下的11.24%,上證50指數全年下跌11.73%,滬深300指數全年下跌11.38%,中證1000指數全年下跌6.28%。值得一提的是,當各大指數處于不同程度的下跌狀态時,北證50強勢上漲14.92%。
從闆塊方面來看,A股今年是“題材”大年。年初,ChatGPT席卷而來;年中,華為産業鍊強勢歸來;年末,“北交所”頻頻領漲,接連不斷的新概念,先後領跑A股。
北向資金方面,全年呈現淨買入狀态,累計淨買入437億,相比2022年減少了463億。至此,北向資金已經連續10年加倉 A股。
剔除2023年新上市股票,A股共有2885隻股票上漲。其中,漲幅超過30%的有1071隻,漲幅超過50%的有582隻,漲幅超過100%的有180隻。漲幅最大的是凱華材料,全年上漲572.97%。
全年下跌的股票數量則為2430隻,其中,跌幅超過30%的有517隻,跌幅超過50%的有82隻。跌幅最大的是*ST左江,全年下跌77.91%。
2024年機構情緒樂觀
2024年即将到來,機構投資者如何看待來年的A股市場?南都灣财社梳理了部分券商觀點。
中信證券:A股市場,信心重聚
2023年,市場信心恢複滞後于已出現轉折的政策和經濟周期;2024年,市場信心将重聚,投資者行為變化驅動估值修複是A股市場的主旋律,預計上半年彈性更大,下半年震蕩分化,建議堅持“三階段配置政策”,把握從目前第二階段超跌成長向第三階段白馬龍頭的切換時機。
中金公司:A股市場,行則将至
2023年初至今A股市場先揚後抑,整體表現略顯平淡,曆經調整後市場估值逐漸接近曆史偏極端水準,目前資産價格可能已經隐含過于悲觀預期。展望2024年,雖需應對内外部一些中長期問題的顯化,但考慮大陸政策空間大、根基牢、發展潛力夠、較多領域在全球具備競争優勢,基準情形下我們認為對後市表現不必悲觀,市場機會大于風險,重視階段性及結構性配置。
國泰君安:橫盤震蕩枕戈待旦
經濟總體穩步恢複,基建工程與城中村改造有望推動投資改善,制造業出海成為新亮點,消費恢複偏慢仍需支援。宏觀政策積極有為,貨币政策保持寬松,财政政策發力穩增長,産業政策聚焦轉型更新,政策組合拳與協調性有望上升。在經濟恢複與政策積極的推動下,中國股票市場總體保持平穩,無風險利率與風險溢價保持穩定。
申萬宏源:彈簧被壓到極緻就會反彈
市場反彈說明短期和中長期的悲觀預期已經在短期市場中得到了充分反映,高成本效益區域确認。投資者預期顯示,市場總體穩定看國内政策細化落地+經濟企穩回升驗證,而結構上,市場更看好TMT和醫藥生物等成長方向。
春季行情的結構大機率還是“周期搭台,成長唱戲”,周期搭台,更看好供給側收縮邏輯強的周期品(煤炭、銅)。另外,核心資産的順周期屬性越來越強。交易穩增長,核心消費(創新藥)和先進制造(從遠期供需格局改善角度看好新能車)也是抓手。成長唱戲,重點關注有事件性催化的方向,AIPC、MR、華為鍊。
招商證券:滬深300正迎來見底黎明的微光
近期,諸多實物經濟名額轉正,顯示經濟正在好轉。從理性和中長期角度來看,滬深300正迎來見底黎明的微光。科技創新目前成為政策最重要的支援方向;政府财政開支更加有力帶來的機會也值得關注。從近期宏觀變化來看,美聯儲明年走向寬松,外需邊際改善是大機率事件;是以,“科技創新+出口”“科技創新+To G”有望成為明年行業布局的重要線索。行業層面,關注AI科技創新和出口改善疊加的電子、汽車及零部件;政府開支增加和三大工程啟動帶來的計算機、工業金屬、建材、家電等領域的投資機會。
采寫:南都灣财社見習記者 吳鴻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