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度關鍵詞之“進”:以創新提速更新|産業進化論年終特輯

誰是2023年産業發展中的一匹“快馬”?旅遊業,當之無愧。

過去一年,旅遊業進入複蘇階段,不僅以高增速持續增長,更持續帶動餐飲、零售以及其他多行業發展。

當下的提速,是市場需求下的必然、也是行業積極進取、持續創新的結果。不隻旅遊,文創、餐飲、白酒等行業也在新浪潮下,以自我革新之态,持續攀上一個又一個浪頭,甚至成為“掌舵者”。

然而在經濟浪潮的搏擊中,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接下來,如何保持進擊的勢頭,實作産業更新,也是行業必須思考、迎接的挑戰。從穩到進、到“更進一步”,切勿滿足于當下之績,而需始終握好“創新”這一船槳。

快進▶▷

政策助力,市場持續升溫

今年以來,全國旅遊市場總體呈活躍之态。據文旅部資料,今年前三季度,國内旅遊總人次36.74億,同比增長75.5%,居民國内出遊總花費3.69萬億元,同比增長114.4%。假期期間旅遊業對GDP的綜合貢獻度為4.04%,雖未恢複到2019年的4.56%的比重,但是與2021年的3.96%相比,恢複效果顯著。

春節、“五一”、國慶等節假日資料則更為可觀。以中秋、國慶雙節為例,期間全國國内旅遊出遊人數8.26億人次,較2019年增長4.1%;實作國内旅遊收入7534.3億元,較2019年增長1.5%,成為史上“最熱黃金周”。

年度關鍵詞之“進”:以創新提速更新|産業進化論年終特輯

火爆市場下,旅遊企業也迎來了快速增長的“春天”。今年前三季度,衆信旅遊、嶺南控股等旅行社扭虧為盈,錦江、首旅等酒店集團亦利潤增長顯著。九華旅遊、長白山、黃山旅遊等景區與2019年相比,更實作營收與利潤雙增長。

旅遊市場火熱,是疫情間出遊需求亟須釋放,也是政策助力的結果。今年來,國務院《關于釋放旅遊消費潛力推動旅遊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幹措施》、文化和旅遊部《國内旅遊提升計劃(2023—2025年)》等系列檔案陸續印發,成為助推文旅快速、高品質發展的引擎,也為行業重點領域改革提供方向。

2023年,随着政策放寬、國際航班的增加,出入境遊需求不斷釋放,出入境市場亦呈穩步上升态勢。

出境遊方面,2月6日起,中國試點恢複中國公民出境團隊遊“機+酒”服務,目的地涉及20個國家。此後3月、8月第二批、第三批名單也相繼公布,目前有138個國家和地區恢複了出境團隊遊和“機票+酒店”業務,中國也再次成為國際旅遊重要客源地。

相比之下入境遊雖恢複較緩,但也呈現出極大的潛力。今年11月底,中國對六國免簽政策釋出,相關目的地對到華旅遊的搜尋資料呈現明顯增長。中金測算稱,如果2024年入境遊客消費恢複到2019年的90%,或将額外拉動出口增速1.6個百分點,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0.2個百分點。

進階▶▷

新供給成消費力“引擎”

如何滿足新世代需求、打造獨特旅遊吸引力成為新的挑戰。要“進”,則要“新”——既從需求側發力,聚焦個性化、品質化和多樣性的消費新需求、新動向,也從供給側創新,不斷以新産品、新服務回應市場期待。

今年,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開始探索新産品、新場景、新業态,加快旅遊産業更新。

“旅遊+”的出現,成為快速增長的“拉力器”。2023年以來,全國各地湧現出一批“旅遊+賽事”“旅遊+鄉村”等出遊熱點。前有淄博憑特色燒烤“出圈”,後有“村BA”“村超”依托特色打造文旅品牌,自駕遊、康養遊、智慧遊等也成為熱門。

傳統景區之外,演唱會也成為相關城市旅遊消費的重要“引擎”。以暑期旅遊旺季為例,2023年暑期旅遊演藝在場次、票房收入和觀演人數較去年同期分别增長235.34%、496.20%和717.85%。同程旅行平台門票預訂資料顯示,暑期全國重點景區舉辦的演出演藝,吸引的入園人次同比增長約60%,增幅顯著高于全國景區總體客流量。

年度關鍵詞之“進”:以創新提速更新|産業進化論年終特輯

夜遊經濟興起,則讓旅遊消費在時間、空間實作延伸。從創意夜市、主題市集,到戶外沉浸式舞劇、燈光秀,夜遊與商圈、文化藝術的融合,打造出更多元、綜合的消費體驗,讓熱衷新事物的Z世代成為消費主力。僅從廣東看,資料顯示,2023年上半年廣東省夜間文旅消費支出占全天文旅消費支出的比重為61.62%,夜間文旅消費活力已超過白天。

進擊▶▷

以創新提速産業更新

與文旅相關的系列産業,也在今年爆發出“進”的生機,如文創。根據國家統計局釋出的資料,2023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産業增加值達到51234億元,比上年增長15.5%,占GDP的比重為4.8%。今年來,多地博物館、文化館文創銷售收入實作成倍增長,結合節慶開發的文創産品更成為爆款。京東資料就顯示,近日龍年月曆銷售呈增長态勢,文創月曆尤為明顯,其中2024年書畫版故宮月曆環比增長50%。

再比如餐飲。12月15日,國家統計局釋出11月份國民經濟消費資料。今年1月至11月,全國餐飲收入47485億元,增長19.4%,收入已超2022年。

在節假日出遊需求大漲時,餐飲市場表現尤為突出。今年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商務部重點監測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近兩成,尤其新茶飲格外火爆。如喜茶全國門店銷量迎來爆發式增長,衆多門店銷量環比節前增長500%;另一新茶飲頭部奈雪的茶全國門店合計賣出超1000萬杯茶飲,多地門店環比節前增長超500%,部分城市線上外賣訂單增長超200%。

新需求下提速産業更新的,還有白酒行業。如何滿足并引領創造白酒消費需求,成為疫後白酒企業高品質發展的關鍵。為“圈住”年輕消費群體,話題度高的創新案例頻頻“刷屏”,包括“白酒+飲品”“白酒+甜品”“白酒+n”,從冰激淩、咖啡、巧克力到雞尾酒,茅台、五糧液、洋河、泸州老窖、汾酒、古井貢酒等頭部酒企争先入局。

随着“少喝酒,喝好酒”的觀念深入人心,高端白酒也呈現可觀的增長勢頭。今年前三季度,20家白酒上市公司業績亮眼,實作營收合計3111.62億元,同比增長15.91%;歸母淨利潤合計1189.8億元,同比增長18.92%。利潤增速快于收入增速,實作高品質增長。行業龍頭企業貴州茅台漲價,充分釋放了盈利空間,提振行業信心。

“進”,是當下之态,更是未來之趨。展望2024年,業内專家學者認為,文旅、餐飲等行業“再進一步”,是未來可期,不過,這次要更向前看——如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就指出,從明年開始,“恢複到2019年的某某水準”将成為曆史名詞。釋出旅遊市場資料和主要經濟名額,将可隻做與今天的同比。

南方+記者 葉绮涵 李劼 黃曉韻

【作者】 葉绮涵;李劼;黃曉韻

南方産業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