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朱書店八萬冊藏書搬“新家”!未來有望再建一家二手書店

作者:周到用戶端
小朱書店八萬冊藏書搬“新家”!未來有望再建一家二手書店

最近受到社會關注的小朱書店,終于傳來了好消息!12月28日,八萬冊藏書和上萬冊報刊雜志已經離開月底即将收回的倉庫進入“新家”,而“新家”是位于松江的一家創意園區,未來這裡将會規劃一家新的二手書店。

視訊加載中...

《上海會客廳》節目

今年12月4日下午,新聞晨報·周到記者突然接到小朱書店店主朱鳳濤的電話。在電話當中,朱鳳濤表示,書店的兩個倉庫在近期先後到期,存書量大約18萬冊,而這些書面臨無處可存的困境,其中一部分書隻能送掉。

小朱書店八萬冊藏書搬“新家”!未來有望再建一家二手書店

倉庫和内的舊書堆積如山

12月1日,在第一個倉庫即将收回之前,通過志願者牽線搭橋,朱鳳濤将10萬冊左右藏書捐獻給了湖南嶽陽,當天,貨車将這些書從申城千裡迢迢運往嶽陽。對于這些藏書,朱鳳濤心裡其實是不舍的,他将這次的捐書稱為“嫁女”:

這一批書都是我多年來收藏積攢下來的。書從上午八點搬運到下午四點左右,裝了滿滿一車,車長12米,一車書重量約25噸,大約有10萬冊左右。

小朱書店八萬冊藏書搬“新家”!未來有望再建一家二手書店

12月1日,朱鳳濤站在将到期倉庫藏書運往湖南嶽陽的貨車前

因為另一個倉庫将于12月31日到期并被收回,朱鳳濤當時心裡非常焦急:“人家是好事成雙,我是困難重重,不知道這次能否過關?”

新聞晨報·周到十多年來一直關注着小朱書店的發展,在對小朱書店情況進行報道之後,迅速引起了社會方方面面的關注。不少市民和網友通過各種管道提供資訊,許多企事業機關也紛紛伸出援手。從12月5日開始,記者與新聞晨報021視訊團隊的同僚忙個不停,除了回複網友資訊外,還要将一些有具體介紹并有合作意願的資訊及時轉發給朱鳳濤。

小朱書店八萬冊藏書搬“新家”!未來有望再建一家二手書店
小朱書店八萬冊藏書搬“新家”!未來有望再建一家二手書店
小朱書店八萬冊藏書搬“新家”!未來有望再建一家二手書店

021視訊微網誌下方,網友紛紛留言伸出援手(部分)

小朱書店八萬冊藏書搬“新家”!未來有望再建一家二手書店

12月9日晚上,朱鳳濤做客新聞綜合頻道新聞夜線節目

松江區一位區上司在關注到小朱書店的情況之後,建議區内有條件的的企業可以騰出一些空間,讓這些舊書得以存放。松江區多家機關與小朱書店進行對接。

其中,最先抛出橄榄枝的“雲堡未來市”是一家位于松江區洞泾鎮的藝術文創園區,以藝術創作、藝術欣賞、藝術消費為主題,今年6月剛剛獲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對于小朱書店,園區給出了最大的誠意,朱鳳濤也去園區現場勘察了三次。

園區方面表示,希望以書為媒,随遇而美。共沐書香,“閱”見最美。希望通過合作,将小朱書店打造成為全國展陳面積最大的二手書店,為深入推進全民閱讀,豐盈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打通“最後一公裡”。

回憶起12月28日一早大家幫忙搬運的情況,朱鳳濤非常感慨:

考慮到早高峰非常擁堵,我和志願者說,早上10點以後開始搬運就可以,結果司機早上9點多就開貨車趕到了。因為倉庫是在小區裡面,而貨車長達七米,無法在小區裡面停放,是以貨車就停在了馬路旁邊。

園區方面昨天安排了五位員工來幫忙搬運。這次搬書也得到社會公益人士的幫助,獅子會來了十位志願者,他們不僅出人出力,還承擔了兩輛貨車的運輸費用,連午飯也是自理的。

小朱書店八萬冊藏書搬“新家”!未來有望再建一家二手書店

12月28日的搬書也得到社會公益愛心人士的幫助

小朱書店八萬冊藏書搬“新家”!未來有望再建一家二手書店
小朱書店八萬冊藏書搬“新家”!未來有望再建一家二手書店
小朱書店八萬冊藏書搬“新家”!未來有望再建一家二手書店

12月28日,大家接力将八萬冊藏書搬到臨時庫房内

據朱鳳濤介紹,第一車書裝完之後,員工和志願者們已經精疲力盡了;是以在裝第二車書時,志願者出錢1200元請了幾位搬運工一道幫助搬運。下午四點之前,倉庫内的八萬多冊藏書與上萬冊的報刊和雜志終于全部裝上了兩輛貨車。

當天下午五點多,滿載着藏書的貨車先後到達園區,園區方面又組織了十幾位員工和志願者一道幫助卸書搬運,大家接力将八萬冊藏書和報刊雜志搬到臨時庫房内。第二車書卸完,此時天色已晚,時間顯示已經是晚上八點。一天的搬運工作量雖然大了些,但是大家沒有怨言。

朱鳳濤告訴記者,之前他在園區遇到了設計師,并做了初步分享和交流。按照設計規劃,書店的面積應該有四五百平方米,有一個樓面的獨立區域來展陳圖書,将計劃設立“上海主題”“紅色主題”“美好生活”等特色分類。過了元旦之後,他會再去園區商量讨論書店的進一步細節。

“沒想到兩扇窗戶關上了(編者按:指兩個倉庫在12月先後到期),現在又為我打開了一窗門!”朱鳳濤高興地說。

對于小朱書店這些藏書後續的情況,我們将跟蹤報道。也歡迎各位讀者在評論當中留言,與我們分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