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價格高昂,安裝麻煩,功能備援,內建竈到底是未來還是鐮刀?

作者:小俊娛樂菌

內建竈,究竟是什麼呢?它是一種将油煙機、瓦斯竈以及廚電(可選擇消毒櫃、洗碗機、蒸烤箱等廚電之一)內建在一起的産品。其最大的賣點展現在兩個方面:卓越的排油煙能力和超高的空間使用率。然而,盡管它具備這些優點,卻始終伴随着使用者的争議和批評。那麼,內建竈究竟是未來替代傳統煙竈的最佳選擇,還是一把專門用來割韭菜的鐮刀呢?讓我們一起來分析。

價格高昂,安裝麻煩,功能備援,內建竈到底是未來還是鐮刀?

首先,讓我們看看一些差評。一位使用者@之我Ge指出:購買一套內建竈的費用,足以購置三套傳統煙竈了!內建竈最大的門檻就在于價格。一套最基礎的入門款內建竈,需要花費七千多元。而旗艦款往往需要一萬五千元左右,高端款更是要超過兩萬元。相比之下,傳統煙竈隻需要三四千元就能購置一套不錯的産品。即便再加上一套蒸烤箱(價值最高的可內建廚電),費用也不會超過六千元。

價格高昂,安裝麻煩,功能備援,內建竈到底是未來還是鐮刀?

@快樂的師太666分享了她的經驗:我家購買了內建竈後又進行了退貨!原因在于安裝,成為非正在裝修使用者的最大阻力。與傳統煙竈不同,內建竈的安裝相當繁瑣。需要對煙道進行改造——封堵頂部排煙口,再在底部重新開孔。如果已經安裝好櫥櫃,情況就更為複雜。內建竈與櫥櫃之間的接縫難以做到“嚴絲合縫”,尤其是如果根據個人身高定制了櫥櫃尺寸,縫隙會更為明顯(內建竈的高度通常統一為80cm)。

價格高昂,安裝麻煩,功能備援,內建竈到底是未來還是鐮刀?

@時光太漫提到了內建竈的“多功能”并不實用的問題。內建竈的另一大賣點在于其多功能性,除了內建了廚電之外,還提供了煙竈關聯、數顯瓦斯竈溫度、定時關火等功能。然而,這些功能看似豐富,實際上卻鮮有實際用途,很多時候處于閑置狀态。長時間的閑置容易導緻這些功能的損壞,盡管現在的內建竈多數是子產品化設計,但在維修方面仍不如傳統煙竈廚電來得友善。

價格高昂,安裝麻煩,功能備援,內建竈到底是未來還是鐮刀?

然而,內建竈的空間使用率卻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亮點。傳統油煙機、瓦斯竈以及嵌入式廚電都需要占據吊櫃或地櫃的空間。而內建竈巧妙地将這三者合而為一,釋放了一個吊櫃和一個地櫃的空間。此外,內建竈的頂部還可以作為置物架使用,而兩側的設計也不影響置物,這在傳統瓦斯竈兩側溫度較高、不宜放置雜物的情況下顯得尤為友善。

價格高昂,安裝麻煩,功能備援,內建竈到底是未來還是鐮刀?

內建竈在油煙機技術上進行了一場革命。傳統油煙機的吸油方式一直是自下而上,無論是頂吸、側吸、頂側雙吸,或是過去的中式、現在的7字,都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将油煙從下往上吸。然而,內建竈的油煙機采用的是下排煙方式,雖然其參數并不高,但排煙效果卻有了顯著提升。具體而言,傳統油煙機的常見風量約為25m³/min,而內建竈的風量則約為20m³/min。參數高意味着更大的吸力,但也伴随着更大的噪音。相比之下,內建竈的噪音較小,且因為吸煙口距離烹饪區較近、排煙口在下方,彌補了吸力較小的不足。

價格高昂,安裝麻煩,功能備援,內建竈到底是未來還是鐮刀?

安全性方面,內建竈因其多功能而更為便利,也更為安全。例如,內建竈的油煙機配備了過熱保護功能,這是傳統油煙機上從未出現過的。當然,有人或許會提到過去的內建竈爆炸問題。老式內建竈采用的是“下吸下排”方式,吸煙口在爐頭下方,容易将火焰也吸入其中。而現在的內建竈則改為了“側吸下排”,使用了類似側吸式油煙機的進風口,避免了爆炸隐患。

價格高昂,安裝麻煩,功能備援,內建竈到底是未來還是鐮刀?

那麼,到底是否應該購買內建竈呢?小淵認為,至少需要滿足三個條件才能考慮入手:①家裡尚未安裝櫥櫃,或櫥櫃的高度為80cm。②對廚電有實際需求,最好是曾使用過某種廚電。③對油煙的要求較高,尤其是在開放式廚房或對油煙較為敏感的情況下。對于開放式廚房來說,內建竈是最為合适的選擇。

價格高昂,安裝麻煩,功能備援,內建竈到底是未來還是鐮刀?

如果存在無法滿足的條件,那麼內建竈對你來說成本效益可能就不高。滿足的條件越多,成本效益越高。當然,最終是否購買一款成本效益較低的産品,還需結合個人的經濟實力來衡量。如果你是一位不在乎成本效益的土豪,那麼可以毫不猶豫地入手內建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