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發揮金融科技優勢,聚焦服務小微主業 衆邦銀行:做好數字金融大文章 與民營經濟“共舞”

作者:王琦 785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争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推動大陸金融高品質發展,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

銀行業是大陸金融業的主體。黨的十八大以來,銀行業保持快速發展,金融産品日益豐富,金融服務顯著增強,有力推動了金融強國建設和國民經濟高品質發展。其中,民營銀行作為大陸多層次銀行機構體系的特色化組成部分,在激發民營經濟活力、強化對中小微企業支援力度,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等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成立于2017年的武漢衆邦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衆邦銀行”),是湖北省首家民營銀行,亦是大陸新生代民營銀行代表之一。自組建以來,衆邦銀行便堅守“服務小微大衆的網際網路交易銀行”的戰略定位,充分發揮金融科技服務實體經濟的資源禀賦優勢,持續優化數字金融服務模式,建構全方位數字化供應鍊金融解決方案,服務各類普惠主體茁壯成長,與實體經濟和地方發展同頻共振,有力踐行着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使命。

資料顯示,衆邦銀行成立6年多,95%以上的信貸額度投放給民營、小微等企業。截至11月末,衆邦銀行民營經營主體貸款餘額近240億元,其中,普惠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46億元。

發揮金融科技優勢,聚焦服務小微主業 衆邦銀行:做好數字金融大文章 與民營經濟“共舞”

以供應鍊金融破解小微融資難題,助力民營企業做大做強

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中小微企業為主體的民營經濟,是吸納就業、改善民生、穩定社會、發展經濟、推動創新的基礎力量。今年7月份,中共中央、國務院釋出《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明确要求加強對民營經濟的金融支援力度。

然而,長期以來民營企業都存在“融資難、融資慢、融資貴”的問題。因部分民營企業缺少抵質押物,抗風險能力弱,在融資市場上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同時,大陸金融服務對民營企業特别是中小微企業的“包容性”不夠,存在機制上的缺陷。

在大陸銀行業體系中,民營銀行來自民間、熟悉民企、貼近大衆,與民營企業相伴相生,積極探索服務中小微企業新路徑,是其發展初衷和天然使命。衆邦銀行董事長程峰表示,服務小微企業成長壯大,不僅民營銀行的初心使命,也是民營銀行差異化發展的重要路徑所在,衆邦銀行始終踐行普惠金融使命,護航小微企業行穩緻遠。

在衆邦銀行看來,供應鍊金融是産業融合的最佳結合點,也是高效賦能中小微企業,促進“穩鍊、強鍊、保鍊”的關鍵抓手。早在成立之初,武漢衆邦銀行就把供應鍊金融作為發力小微金融服務的主要着力點,探索打造特色服務模式。

在産品創新方面,為了滿足不同類型民營企業的需求,衆邦銀行以“小而精,簡而美”為目标,創新推出強場景供應鍊金融核心産品“衆鍊貸”,深度融入不同場景為民營企業提供“沉浸式”金融服務。

據了解,“衆鍊貸”以核心企業信用價值向産業鍊上下遊多級傳遞為基本邏輯,将企業采購、倉儲、銷售等經營過程高度數字化,結合政務資料等第三方資料源,形成“邦信、邦采、邦收”及“邦鍊、邦票”五大産品系列,申請、貸前、審批、提款、貸後、還款等全流程線上化辦理,深入産業鍊末端解決融資需求問題。目前,“衆鍊貸”産品在聚焦大商貿、大旅遊、大健康、大建材等四大戰略領域之外,還創新開發多款衍生産品服務農業及其他特色場景。

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下稱“湖北神丹”)是一家融種蛋禽養殖、飼料加工服務于一體的農業産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在日常的運轉中,湖北神丹及其上下遊小微企業和農戶面臨着資金缺口。衆邦銀行深入湖北神丹實地調研走訪後,根據該公司不同階段的融資需求,為其比對了銀行敞口銀承業務、“農鍊貸”和“衆鍊貸-邦E鍊”3種不同的供應鍊金融服務,定制化賦能産業鍊上的衆多中小微企業,已服務湖北神丹14家供應商及其上遊10家包裝及農産品貿易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傳統的供應鍊金融服務更多依賴于核心企業的信用背書,往往僅能覆寫核心企業的一級供應商或經銷商。為了進一步擴大供應鍊金融的覆寫面,衆邦銀行大膽探索新的泛供應鍊模式,推出去核心企業化産品“衆商貸”,通過企業授權實時擷取小微企業稅務、發票、行業評價等“泛供應鍊”經營資料,綜合評估企業資信,建立“多元度審批規則+多因子準入評分模型”授信産品體系,有效提升了服務效率和客戶體驗。目前,“衆商貸”已累計服務小微企業客戶43萬戶。

此外,衆邦銀行依靠金融科技賦能,從底層構架就采用子產品化元件,目前已打造數字化拳頭産品,建成了獲客系統、供應鍊管理系統等一套完整體系,搭建起數字化風控和數智營運平台,一方面降低了供應鍊金融業務的邊際成本,另一方面使供應鍊金融業務得以線上化、批量化開展,增強小微企業信貸可得性,并同時具備了科技輸出能力。

經過多年探索,衆邦銀行持續運用金融科技,創新金融産品和服務模式,打造全方位數字化供應鍊金融解決方案,全面提升供應鍊金融服務的力度與質效,建構供應鍊金融新生态,讓金融活水流向實體經濟“神經末梢”,打通小微企業融資“最後一公裡”。

聚焦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 打造數智化銀行新樣本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确要求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為金融強國之路指明了方向。

對于銀行而言,服務以中小微企業為主的民營經濟,往往面臨着觸達成本高、風險成本高、營運成本高“三高”的挑戰。特别是民營銀行,本身就受制于網點少、規模小的劣勢,更面臨着經濟下行、大行下沉、利差收窄、風險攀升的發展困境。

經過六年經營實踐,衆邦銀行沉澱出了“五化”市場競争戰略,即以差異化目标客群定位、特色化創新産品方案、數智化營銷風控賦能、标準化組織管理、系統化生态協同體系構築長坡厚雪賽道,精準定位小微,打造鮮明特色标簽,将金融産品及服務做到了“小而美”、“精而優”,實作了穩健、可持續、高品質發展。

究其原因,是衆邦銀行在數智化發展道路上的持續深耕。衆邦銀行從成立之日起便堅持以科技立行,将科技創新作為全行發展方略,從系統架構和底層設計着手,不斷鞏固數智化發展根基,“穩态無形”地建構一系列标準化的科技治理機制,“敏态貼身”引領業務發展。

依托原生數字銀行優勢,衆邦銀行在服務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過程中,不斷築牢數智普惠金融底座,通過“數智化雲展業、數智化大資料風控、數智化自主經營”三大數智化手段,精準化解“三高”問題,降低觸達成本、風險識别成本以及綜合營運成本,擴大了普惠金融服務管道和服務半徑,形成一套商業可持續的數智普惠金融發展模式。

例如針對部分小微企業經營不透明、财務報表不規範的情況,衆邦銀行創新應用先進的機器學習、人工智能、雲計算等網際網路技術,自主研發打造了“司南”“天衍”“倚天”“洞見”“衆目”五位一體的大資料風控系統,基于豐富的B、C端交易資料、客戶資料、信用資料,以及快速精準的資料采集能力,全面實作了貸前、貸中、貸後等所有環節的智能化與自動化。

據悉,衆邦銀行的客群涵蓋了16個主要行業和977個子行業,客戶主要集中在小微企業。如“衆商貸”客戶筆均借款27.8萬元,其中提供的最小借款金額為2.6萬元,筆均用款期限為3至4個月,符合小微企業“短小頻急”的用款特征。

程峰表示,衆邦銀行遵循國家政策導向,發揮數字科技優勢,聚焦主業主責,寫好數字金融大文章,力挺民營、小微企業,助力地方經濟高品質發展,為金融強國建設貢獻衆邦力量。

更多内容請下載下傳21财經APP

繼續閱讀